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源流理论视阈下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

作 者: 阮蓁蓁
导 师: 张亲培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终结 多源流理论 中国
分类号: D03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29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公共政策终结是指由于公共政策的失效或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被政府终结的活动,它是政策过程的一个阶段,是一种常态现象。传统政策终结的研究多半从政策终结个案出发总结终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是一种事后的政策研究,对具体政策终结的发生能够起到解释作用,但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作为一个政策过程的政策终结现象是如何发生的,也没能够对何时可能发生政策终结提出预测。本文从多源流理论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公共政策终结过程,并构建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框架来进一步解释中国政策终结的逻辑过程。从政策终结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出发,探讨了中国公共政策终结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变量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公共政策终结是政策系统中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在机会之窗开启之时发生正耦合的结果。由于在三条源流中同时存在支持政策终结和反对政策终结的力量,且这些力量在终结过程中进行博弈和斗争影响了政策终结的正常发生。因此,在对无效、过时的政策进行终结的过程中,权威决策者需要采取各种策略来消弭终结反对者的各种抵制行动,从而提高三源流正耦合的几率。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8
绪论  8-35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8-14
  二、相关文献分析  14-31
  三、论文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31-32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32-35
第一章 理论基础  35-60
  一、政策终结理论  35-47
    (一) 核心概念  35-39
    (二) 政策终结的原因  39-41
    (三) 政策终结的类型  41-43
    (四) 政策终结的障碍  43-45
    (五) 政策终结的策略  45-47
  二、多源流理论  47-60
    (一) 核心概念  48-52
    (二) 多源流理论的内容  52-60
第二章 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框架之建构  60-84
  一、政策终结的影响因素分析  60-75
    (一) 政策内在属性因素  62-68
    (二) 政策外在环境因素  68-75
  二、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框架构建  75-84
    (一) 问题源流  76-78
    (二) 政策源流  78-80
    (三) 政治源流  80-82
    (四) 机会之窗与耦合  82
    (五) 终结的结果  82-84
第三章 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的多源流构成  84-111
  一、中国公共政策终结过程中的问题源流  84-92
    (一) 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政策  84-87
    (二) 已经结束历史使命的政策  87-88
    (三) 公共性衰减或缺失的政策  88-91
    (四) 低效或无效的政策  91-92
  二、中国公共政策终结过程中的政策源流  92-100
    (一) 政策终结中的参与者  93-97
    (二) 政策终结的方案  97-100
  三、中国公共政策终结过程中的政治源流  100-111
    (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101-102
    (二) 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和执政能力  102-104
    (三) 民意表达  104-107
    (四) 利益集团间的斗争  107-111
第四章 中国公共政策终结过程中的多源流耦合  111-138
  一、耦合的指向  111-116
    (一) 正耦合  112-114
    (二) 负耦合  114-116
  二、耦合的时间点——机会之窗的开启  116-121
    (一) 可预期的机会之窗  116-119
    (二) 不可预期的机会之窗  119-121
  三、耦合的推动者——政策企业家  121-131
    (一) 国家政治领导人  122-124
    (二) 普通官员  124-125
    (三) 政府智囊机构的研究人员  125-127
    (四) 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  127-129
    (五) 学者、律师以及其他专业人士  129-131
  四、推动耦合的方式  131-138
    (一) 控制政策议程  132-133
    (二) 推动政策渐进改革  133-134
    (三) 向权力部门提交议案  134-135
    (四) “上书”决策层  135-136
    (五) 借助公众压力  136-138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中国食品免检政策的终结  138-156
  一、中国食品免检政策的发展历程  138-140
    (一) 产品免检政策的初步建立  139
    (二) 产品免检政策的调整和统一  139-140
  二、食品免检政策从问题源流中凸显  140-143
    (一) 食品免检政策的负面效应  141-142
    (二) 食品免检政策的制度缺陷  142-143
  三、食品免检政策终结过程中的政策源流  143-146
    (一) 废除食品免检政策  143-145
    (二) 保留食品免检政策  145-146
  四、食品免检政策终结过程中的政治源流  146-147
    (一) 国民情绪的压力  146-147
    (二)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147
  五、食品免检政策终结过程中多源流的正耦合  147-156
    (一) 多源流耦合的机会之窗  147-149
    (二) 多源流耦合的推动者  149-152
    (三) 推动耦合的方式  152-153
    (四) 耦合的结果  153-156
第六章 推动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选择  156-168
  一、抓住问题源流,确定政策终结的对象  156-159
    (一) 公开评估结果,提出政策终结依据  156-157
    (二) 健全信息反馈机制,设立常规终结议程  157-158
    (三) 正确选择终结对象,减少终结的代价  158-159
  二、梳理政策源流,选择恰当的终结方式  159-161
    (一) 辨明终结的支持和反对力量  159
    (二) 根据终结的阻力,确定政策终结方式  159-161
  三、借助政治源流,营造有利的政策终结氛围  161-165
    (一) 充分发挥政治领导人的领导力  161-162
    (二) 有效引导和重视公共舆论  162-163
    (三) 重新调整利益结构  163-165
  四、把握机会之窗,促进多源流的正耦合  165-168
    (一) 选择恰当的政策终结时机  165-166
    (二) 重视政策企业家的作用  166-168
结论  168-170
参考文献  170-185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185-186
后记  186-187
中文摘要  187-190
ABSTRACT  190-192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3.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4.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5.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6.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7.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8.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9.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11.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12.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3. 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B82-058
  1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6. 公共政策执行再生性梗阻与症解研究,D035
  17.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18.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问题研究,D630
  19.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20.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21.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国家理论 > 国家行政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