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示踪研究

作 者: 陈瀛
导 师: 李子荣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示踪 磁共振成像 骨修复 股骨头坏死 细胞诱导
分类号: R681.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2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ur head,ONF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多数进展至股骨头塌陷从而继发骨关节炎,多数需行人工关节置换。目前ONFH的早期治疗的重点在于保存股骨头,防止塌陷。股骨头的保存治疗方法很多,但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近年来,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也用于治疗ONFH。MSCs移植后在体内的转归与作用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为监测活体内移植细胞的分布、增殖、迁移等,传统方法都需要在离体状态下进行组织学检查,难以准确地观察植入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无法对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做出客观评价,从而极大的阻碍了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上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分子影像学概念的产生,人类开始能够在细胞分子水平评价活体组织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如利用MRI来监测移植细胞,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无创地进行多次重复检测。为能在MRI上区分移植细胞和靶组织细胞,需要对移植细胞进行移植前标记。目前广泛使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标记移植细胞。SPIO是一种纳米级粒子,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SPIO即使在较弱的磁场中也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性,而外磁场撤消后磁性也迅速消失,即具有所谓的超顺磁性,可以使MRI的靶区信号均明显降低,产生负性对比剂的效应,从而经SPIO标记的移植细胞团也就可因含SPIO颗粒而显示为低信号,这样就间接反映了移植细胞的分布和聚集情况。目前应用SPIO进行细胞的体内示踪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研究,在骨骼系统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实验采用SPIO进行标记细胞的体外实验及模拟股骨头坏死区移植细胞的体内示踪,旨在明确SPIO体外标记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适当条件,以及经MRI体外成像的特征和可成像的最低标记细胞量等;利用MRI进行移植细胞的示踪,结合组织学观察移植细胞在股骨头内的存活及转归;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及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的能力。从而为细胞移植的转归与作用机制研究打下工作基础,为临床应用骨髓基质细胞治疗骨坏死找到一定的理论依据。实验方法:试验分两部分。①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SPIO)体外标记MSCs:抽取狗的双侧髂骨骨髓,行梯度离心及贴壁细胞分离法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按不同SPIO浓度设定实验组,观察不同实验组之间标记率的差异性、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MRI成像的特征和条件等,找到合适的标记条件。观察标记后细胞的远期增殖情况以及SPIO在细胞内的存留稳定性。②细胞的股骨头坏死区内移植及示踪: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同时抽取狗双侧髂骨骨髓,行梯度离心及贴壁细胞分离法分离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2周后,骨坏死区病灶刮除,将体外标记了SPIO的MSCs与脱抗原小牛松质骨复合,植入骨坏死区,另一侧单纯植入脱抗原小牛松质骨作为对照,术后定期行活体MRI检测,观察不同时间段SPIO的体内成像特点,并取材行组织学对照。利用显微镜、组织化学法及透射电镜等观察SPIO的体外标记情况。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含铁颗粒的细胞在体内的分布、转归等情况。行HE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MSCs在体内的成骨效果。实验结果:①SPIO可以很好的标记MSCs,并长期存留,适当浓度下对细胞活性无影响,一定数量时体外可被MRI所检测。②SPIO标记细胞体内移植侧MRI检测可见明显低密度灶,3个月仍然可被检测到。③股骨头缺损内发现大量SPIO阳性细胞,新骨形成越活跃的地方,SPIO阳性细胞数目越多,很多骨陷窝及骨小梁表面细胞SPIO呈阳性。④MSCs移植侧成骨程度强于对照侧。实验侧的成骨量、骨基质矿化的程度、骨成熟度高于对照侧,含有更加丰富的梭形间充质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SPIO是良好的细胞示踪剂,MRI体内活体示踪成为可能。移植的骨髓细胞能在股骨头内成活,并能停留在骨缺损部位生长增殖。MSCs能分化成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参与成骨,能促进骨坏死和骨缺损的修复。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8
目录  8-9
前言  9-11
第一部分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SPIO标记研究  11-22
  1 材料和方法  11-15
  2 结果  15-17
  3 讨论  17-21
  4 结论  21-22
第二部分 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内SPIO标记及成骨性研究  22-33
  1 材料和方法  22-25
  2 结果  25-26
  3 讨论  26-32
  4 结论  32-33
结束语  33-34
参考文献  34-38
附图  38-51
文献综述  51-63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63-64
简历  64-65
致谢  65-66

相似论文

  1. MR导向冷冻消融兔坐骨神经的影像与病理对照实验研究,R445.2
  2. 背景抑制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DWIBS)与hPET/CT临床价值对比研究,R445.2
  3. 3.0T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特发性癫痫的研究,R445.2
  4. MRS联合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R737.25
  5. 应用脂肪干细胞与丝素蛋白和壳聚糖支架材料共同构建细胞—支架复合物的实验研究,R329
  6. 不同方法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心梗面积的影响,R542.22
  7. 超声评价不同途径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R542.22
  8. 犬股骨头坏死区在不同应力刺激下骨重建时BMP-2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R687.3
  9. 复合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ACECM)取向支架修复羊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687.4
  10. 颅脑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嗅球MR体积测量与嗅觉功能相关性研究,R651.1
  11. MR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应用的可行性分析,R651.1
  12. 健康国人嗅觉相关中枢结构MRI体积与年龄及嗅觉功能相关性研究,R445.2
  13. 3.0T BOLD MR技术对大鼠急性单侧输尿管梗阻肾损害的研究,R693.2
  14.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及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的研究,R741
  15. 3.0T高场磁共振对中央型肺癌的初步研究,R734.2
  16. MR弥散加权成像在股骨头坏死的应用价值研究,R681.8
  17. 磁共振弥散加权及动态增强成像量化分析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445.2
  18. MRI在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原性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445.2
  19. STIR-FLAIR与T2W-SPIR序列在眼眶病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R777
  20.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737.25
  21. 两种新型磁共振造影剂的合成和结构表征,R9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骨骼疾病 > 下肢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