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中山公园特色研究

作 者: 王冬青
导 师: 刘晓明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中山公园 特色 社会 文化 园林 文物
分类号: TU98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9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山公园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公园,大规模地兴建于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亦有当时更名和后来新建的中山公园。中山公园既是市民的游憩空间,又是政府对民众进行政治教育的场所。早期的中山公园在孙中山三民主义旗帜下,以西洋的风景园林论和中国造园论为指导进行全面实践。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风景园林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最重要的空间。依然保存下来的众多中山公园往往是所在城市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公园。它是社会记忆和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城市近一个世纪的记忆,它不仅是娱乐休闲公园,而且是国家权力空间化与意识形态的载体。中山公园对中国近代公园有着特殊意义。长期以来对中山公园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论文从中山公园的特色角度切入,对中山公园的社会文化特色、园林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物特色进行系统地考察、探索和研究。论文的研究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并对27座规模大小不一的各类中山公园进行考察,采取实测、摄影、访谈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加以归纳分析,支撑研究的结果。论文首先从中山公园的产生、类型和分布状况进行梳理和归纳,阐述其意义和价值,建立起研究的背景平台。继而从社会的变迁、功能的变迁和文化的变迁来研究中山公园的社会文化特色;从园林风格、园林要素、地域性和纪念性表达来研究中山公园的园林艺术特色;从中山公园的场景变化,保护和改造来研究中山公园的文物价值特色。最后对中山公园的改造、保护和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的结论是:中山公园是孙中山思想传播的载体,是国民党进行孙中山崇拜的图腾。中山公园建设拉开了中国大规模建设现代公园的序幕,是民主政治在艺术上的体现;中山公园受中西文化碰撞的影响,呈现中西合璧和地域性的风格,代表了中国公园最高的艺术水平。公园内的纪念性建筑价值意义在于它们的纪念功能,以及所形成的整体布局体现的文化内涵。公园的山水地形受到中国传统掇山理水理念的影响。公园的植物配置,引进了草坪和若干外国树种,亦有纪念意义;当代许多中山公园丧失了在城市公园中的唯一性地位,结合城市发展而进行的改造,有成功亦有失败,总之是改造有余,保护不足;中山公园,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符号,已成为具有文物价值的价值符号。中山公园应整体地申请国家级保护文物单位。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10
1.绪论  10-26
  1.1 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10-14
    1.1.1 研究的缘起  10-12
    1.1.2 研究目的  12-13
    1.1.3 研究意义  13-14
  1.2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14-16
    1.2.1 国际公园学术议题的走向  14
    1.2.2 国内公园学术研究评析  14-16
  1.3 相关理论与思潮的探讨  16-19
    1.3.1 空间生产方式研究  16-17
    1.3.2 园林美学理论  17-18
    1.3.3 环境美学理论  18-19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9-22
    1.4.1 概念释义  19
    1.4.2 研究范围  19-20
    1.4.3 研究课题与研究内容  20-22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22-26
    1.5.1 研究方法  22-24
    1.5.2 研究框架  24-26
2.中山公园概论  26-44
  2.1 城市公园的兴起  26-34
    2.1.1 公园的定义  26
    2.1.2 西方城市公园的兴起  26-29
    2.1.3 中国城市公园的兴起  29-33
    2.1.4 中山公园的产生  33-34
  2.2 中山公园的类型  34-37
    2.2.1 中国城市公园的分类  34-35
    2.2.2 中山公园分类  35-37
  2.3 中山公园的分布  37-40
    2.3.1 在大陆  37-39
    2.3.2 在台湾  39
    2.3.3 在海外  39-40
  2.4 中山公园的意义  40-42
    2.4.1 中山精神的标举  40
    2.4.2 中山公园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  40-41
    2.4.3 中山公园是中国近代公园史的活体标本  41-42
    2.4.4 中山公园体现城市文化和时代风貌  42
  2.5 小结  42-44
3.中山公园的社会文化特色  44-64
  3.1 社会的变迁  44-52
    3.1.1 全国中山公园建设运动  44-45
    3.1.2 抗战时期  45-47
    3.1.3 1949年到改革开放  47-49
    3.1.4 80年代和90年代  49-50
    3.1.5 新世纪的改造  50-51
    3.1.6 小结  51-52
  3.2 功能的变迁  52-57
    3.2.1 社会空间  52
    3.2.2 空间功能  52-54
    3.2.3 时代功能  54-57
  3.3 文化的变迁  57-62
    3.3.1 三民主义的影响  57-59
    3.3.2 公园命名的内涵  59-61
    3.3.3 城市文化的记录  61-62
  3.4 小结  62-64
4.中山公园的园林艺术特色  64-102
  4.1 风格多样  64-72
    4.1.1 西式风格  64-65
    4.1.2 中式风格  65-67
    4.1.3 中西结合  67-72
  4.2 园林要素  72-94
    4.2.1 纪念性建筑  72-84
    4.2.2 山水地形  84-87
    4.2.3 植物配置  87-92
    4.2.4 动物园  92-93
    4.2.5 小结  93-94
  4.3 地方主义的彰显  94-98
    4.3.1 地方风格的概念  94
    4.3.2 案例分析  94-98
  4.4 纪念性表达  98-101
    4.4.1 纪念性布局  98-99
    4.4.2 纪念性空间  99-101
    4.4.3 日常场景的纪念  101
  4.5 小结  101-102
5.中山公园的文物价值特色  102-134
  5.1 中山公园的场景变化  102-113
    5.1.1 中国近代化与中山公园  102
    5.1.2 中山公园与公共空间  102-103
    5.1.3 中山公园的现状解析  103-110
    5.1.4 公园管理的关键问题  110-113
  5.2 中山公园的改造  113-125
    5.2.1 改造的原因  113-114
    5.2.2 改造的特点  114-115
    5.2.3 改造的途径  115-118
    5.2.4 案例分析  118-122
    5.2.5 对中山公园改造的思考  122-125
  5.3 中山公园的保护  125-131
    5.3.1 保护的意义  125-126
    5.3.2 保护的层次  126-129
    5.3.3 保护的对策  129-131
  5.4 小结  131-134
6.中山公园实例研究  134-162
  6.1 祭典空间的改造和建立  134-140
    6.1.1 祭典空间的改造——北京中山公园  134-137
    6.1.2 祭典空间的建立——中山陵和孙中山故居公园  137-140
  6.2 私家园林与殖民地风格园林的改造  140-151
    6.2.1 私家花园的西化——武汉中山公园  140-144
    6.2.2 英式花园的遗韵——上海中山公园  144-148
    6.2.3 德国林场的改造——青岛中山公园  148-151
  6.3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江阴中山公园  151-154
  6.4 新建设的中山公园  154-159
    6.4.1 澳门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154-158
    6.4.2 中山市孙文纪念公园  158-159
  6.5 小结  159-162
7.结论  162-168
  7.1 二十一世纪中山公园发展趋势  162-165
    7.1.1 加强孙中山纪念的公共空间  162
    7.1.2 成为当代城市文化中的景观象征  162-163
    7.1.3 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163-164
    7.1.4 加强公园管理  164-165
  7.2 研究成果与限制  165-166
    7.2.1 研究成果  165-166
    7.2.2 研究的限制  166
    7.2.3 后续研究方向  166
  7.3 结语  166-168
附录A:中山公园建立年代表  168-170
附录B:中山公园改造情况表  170-172
附录C:部分中山公园平面图  172-192
参考文献  192-198
图表索引  198-212
个人简介  212-214
导师简介  214-216
成果目录清单  216-218
致谢  218

相似论文

  1.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2.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3.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4.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5.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6.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7.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8.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9.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10.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11.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1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3.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4.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5.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6.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7.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F127
  18.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9.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0.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21.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园林规划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