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企业民主参与动力研究

作 者: 詹婧
导 师: 杨河清
学 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专 业: 劳动经济学
关键词: 劳动关系 企业民主参与 动力 劳资双赢
分类号: F272.9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0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化过程中,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协调是保证社会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目前的快速转型期,关注劳动关系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民主参与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修正与改善劳动关系的过程,一方面,民主参与是微观组织劳动关系协调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以民主参与为特征的劳资合作也是劳动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以企业民主参与的动力问题为研究对象,在追求劳资双赢的前提下,剖析影响企业民主参与建立、运行和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方式。文章从劳资合作的理念出发,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民主参与发展和完善的动力,包括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并旨在通过这些分析寻找到提高劳资双方参与积极性和参与收益的途径,从而进一步增进劳资双方的福利。总的来看,全文的研究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回顾和整理了支撑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重要理论。虽然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理论并不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研究中占主流地位,但事实上,仍然有很多学科和理论从自身发展的角度为企业民主参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有些直接与企业民主有关,有些从其他角度出发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重要的理论包括经济民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正义与自由福利观。本章重点对这些理论及其对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支撑作用做了梳理和介绍,希望首先从理论支撑的角度建立企业民主参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部分从系统研究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促进企业民主参与发展完善的外部动力体系。文章在借鉴前人从非经济学角度研究企业民主参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劳动关系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这一基本假设出发,建立了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外部动力系统,包括促进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经济力、政治力、社会力、组织力和劳动关系力等。之后,文章对外部动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各外部动力要素之间的协同与分化关系,并指出,企业民主参与外部动力的作用将通过与内部动力之间的互动来实现。最后,本章还对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阻力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从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分析了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文章从劳资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最根本需求入手,根据经济学研究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剖析了促进企业民主参与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源。分析指出,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根源性动力来源于企业和员工双方的成本收益判断和相应的行为,因此在实践中,要着力提高双方在民主参与中的收益,降低其成本,提高劳资双方对企业民主参与的认可度和积极性。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全文理论分析的核心,两部分内容各自独立却又紧密相关。研究认为,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外部动力属于促进性动力,这些动力作用的发挥能够为企业民主参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内部动力属于根源性动力,它来自于劳资双方对于各自在民主参与中成本收益大小的判断,只有当双方都认为能够通过民主参与获益时,真正的具有生命力的参与活动才能够蓬勃开展。第四部分是历史分析,通过对中国企业民主参与发展历史的梳理和总结,归纳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动力特征。文章将中国企业民主参与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重要阶段,对每一阶段民主参与的发展状况、特征、主要表现以及实现的目标等问题进行了相对全面的考察和叙述;在梳理历史的基础上,研究所进行的更有意义的工作在于,以民主参与发展的动力为“纲”,对每一阶段进行了有目的的剖析,探析各个阶段中国企业民主参与兴盛的动力、发展不畅的阻力,并分析各阶段动力和阻力的根本来源、作用方式、发挥程度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民主参与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存在一个主导性动力,可能是政府主导、可能是环境所迫、也可能是劳资双方的自发行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主导动力,其作用的发挥都需要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的充分结合;同时,企业民主参与作为基层民主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中国经济政治环境的发展以及劳动关系的演变,甚至可以说,其发展的动力蕴藏于中国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第五部分是比较研究,文章对典型国家企业民主参与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归纳和介绍,阐述了各个国家企业民主参与发展不同表现背后的不同动力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类似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体制并未造就类似的劳动关系表现和企业民主参与特征,不同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契合本国特征的独特的民主参与形态。虽然企业民主参与的表现形式各异,但是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曾经经历过民主参与的蓬勃和兴盛,仍然可以据此归纳出这些发展动力中的共同特征。研究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政治民主的波及和影响、工人和工人组织的争取、政党和政府为了实现自身目的的有意推动等都是具有共性的动力。第六部分是实证分析,文章对67家企业的调研结果使研究结论更加丰富。调查发现,中国企业民主参与的建制和执行状况并不乐观,企业采用的民主参与制度相对单调,员工对参与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偏低,访谈中很多员工对民主参与表现出的漠然和消极态度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一点;此外,文章着重分析了影响员工对于企业民主参与执行状况判断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员工的年龄、学历、岗位、工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管理风格,工资待遇、培训时间、建议提出和采纳数以及建议受重视程度等因素对员工的判断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这些实证结论基础上,文章针对中国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主要包括将民主参与作为一个系统加以改进、关注企业民主参与“制度束”的完善和发展、建立和完善员工参与渠道、从双方主体需求的角度考虑民主参与制度的创新、重树劳资双方的民主参与观念、改善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劳动力市场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在内的民主参与大环境等。建立和完善员工参与渠道、重树民主参与观念、将民主参与作为一个系统加以改进、从双方主体需求的角度考虑民主参与制度的创新等。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20
1 导论  20-60
  1.1 研究背景  22-25
    1.1.1 理论意义  22-24
    1.1.2 实践意义  24-25
  1.2 研究对象及视角  25-31
    1.2.1 企业民主参与的涵义  26-28
    1.2.2 动力问题  28-30
    1.2.3 基于劳资双赢的经济学研究视角  30-31
  1.3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31-55
    1.3.1 国外的研究进展  31-47
    1.3.2 我国对于企业民主参与的研究现状  47-55
  1.4 研究的技术路径与方法  55-56
  1.5 可能的创新点  56-60
2 企业民主参与存在和发展的理论说明  60-73
  2.1 经济民主理论  60-63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63-64
  2.3 人力资本理论  64-66
  2.4 行为科学理论  66-69
  2.5 社会正义与自由福利观  69-71
  2.6 小结  71-73
3 企业民主参与的外部动力——促进性动力  73-108
  3.1 外部动力的要素分析  73-94
    3.1.1 企业民主参与的经济推动力  74-77
    3.1.2 企业民主参与的政治推动力  77-81
    3.1.3 企业民主参与的社会推动力  81-85
    3.1.4 企业民主参与的组织力  85-89
    3.1.5 企业民主参与的劳动关系动力  89-94
  3.2 外部动力束的作用机理  94-99
    3.2.1 外部动力的协同与分化  95-97
    3.2.2 外部动力的作用方式——内外部动力之间的互动  97-99
  3.3 企业民主参与的外部阻力  99-107
    3.3.1 外部阻力的因素分析  100-105
    3.3.2 外部阻力的作用机理  105-107
  3.4 小结  107-108
4 企业民主参与的内部动力——根源性动力  108-156
  4.1 企业民主参与的内部动力源  108-118
    4.1.1 企业民主参与的主体  108-113
    4.1.2 企业民主参与的主体意识和行为  113-118
  4.2 参与主体对民主参与成本收益的判断  118-140
    4.2.1 员工的成本收益比较  120-127
    4.2.2 企业的成本收益比较  127-138
    4.2.3 企业民主参与的内部动力——基于现实的考量  138-140
  4.3 企业与员工在民主参与中的博弈  140-148
    4.3.1 劳资双方的参与博弈  141-145
    4.3.2 民主参与博弈过程中需要重点讨论的几个问题  145-148
  4.4 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内生阻力——集体决策的陷阱  148-154
    4.4.1 企业民主参与发展内生阻力的理论解析  148-153
    4.4.2 内生性阻力能否克服?  153-154
  4.5 小结  154-156
5 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历史变迁中的动力解析  156-211
  5.1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环境的演变  156-166
    5.1.1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  156-158
    5.1.2 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变迁及转型期的新特征  158-166
  5.2 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制度的演变及各时期的动力分析  166-189
    5.2.1 我国企业民主参与的历史变迁  166-184
    5.2.2 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发展各阶段的动力特征与规律  184-189
  5.3 转型期中国企业民主参与变迁的动力分析  189-209
    5.3.1 转型期中国企业民主参与的现状及问题  189-201
    5.3.2 转型期中国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变迁的动力与方式  201-205
    5.3.3 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变迁的主要阻力及其内涵  205-209
  5.4 小结  209-211
6 西方国家企业民主参与的发展经验和动力比较  211-244
  6.1 西方国家企业民主参与的源起和发展  211-217
    6.1.1 民主的起源和西方国家工业民主的形成  211-213
    6.1.2 西方国家企业民主参与的发展和特点  213-215
    6.1.3 西方国家企业民主参与的全球化背景  215-217
  6.2 典型国家的企业民主参与制度比较  217-232
    6.2.1 美国模式  217-223
    6.2.2 德国模式  223-226
    6.2.3 西欧模式  226-228
    6.2.4 日本模式  228-231
    6.2.5 前南斯拉夫工人自治模式的探索与失败  231-232
  6.3 西方国家企业民主参与发展的动力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232-242
    6.3.1 西方国家企业民主参与的动力特点和规律  232-237
    6.3.2 对我国员工民主参与发展动力的启示  237-242
  6.4 小结  242-244
7 完善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动力机制的若干问题与改进策略——基于67家企业的实证支持  244-292
  7.1 实证研究设计  244-247
    7.1.1 实证研究的思路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44-245
    7.1.2 样本来源与调查方法设计  245-247
  7.2 问卷分析  247-286
    7.2.1 基本项目分析  247-254
    7.2.2 企业问卷分析  254-258
    7.2.3 员工问卷分析  258-286
  7.3 讨论和结论  286-292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292-296
参考文献  296-306
附A:企业调查问卷  306-309
附B:员工调查问卷  309-313
附C:访谈提纲  313-315
致谢  315-317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17-318
详细摘要  318-327

相似论文

  1. 含苯并噁唑新型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O633.5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玻璃钢在高温高压水中分解回收的研究,TQ320.1
  3. 我国典型低挥发分煤热解成分的定量分析,TQ530.2
  4.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5. 船用蒸汽动力装置调节/保护多目标控制问题研究,U664.11
  6. 二次风射流对102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空气动力场的研究,TK229.66
  7. 周向浓淡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TK223.23
  8. 电动车用轴径向—轴向磁通复合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TM341
  9. 基于物理模型的真实感流体实时仿真技术,TP391.41
  10.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22
  11. 月球车建模分析及滑转量估计研究,TP242
  12. 双足机器人快速步行动力学研究,TP242.6
  13. 准四足被动行走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研究,TP242.6
  14. 电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特性分析与控制,TP242.2
  15.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与高原适配技术探索研究,U469.7
  16. 基于时程分析法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稳定性分析,TV642.2
  17. 三种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研究,TQ461
  18.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19.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20. 消癌平制剂及其绿原酸单体的药动学研究与质量控制,R285
  21. 铜渣焙烧改性的实验研究,X758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 企业行政管理 > 民主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