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SIVmac239致恒河猴免疫—神经—内分泌缺陷及免疫Ⅰ干预研究

作 者: 潘菊华
导 师: 王阶;卢耀增
学 校: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猴免疫缺陷病毒 中国恒河猴 免疫 神经 内分泌 自身免疫反应 益气解毒
分类号: R512.9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球和我国的艾滋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从机理研究和临床表现显示,艾滋病是一种复杂的、涉及多系统病变的综合征,其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的综合发病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发挥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是目前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医认为,艾滋病具有外感疫毒之邪、多脏腑受损等特点,毒邪是艾滋病的直接致病原因,元气受损、五脏俱虚是艾滋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治疗以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方法为主。以益气解毒为治则的经验方免疫Ⅰ治疗艾滋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了进一步研究艾滋病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发病机制,并观察免疫Ⅰ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中国恒河猴16只,雄性,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n=4),感染组(n=12)。感染组采用静脉感染SIVmac239建立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感染后2周经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浆SIVRNA确认感染成功。感染后2个月,根据CD3+CD4+绝对计数将感染组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 n=6)和治疗组(Immune I, n=6)。治疗组采用灌胃的方法给予免疫Ⅰ,每天1次,每周6天,给药剂量为0.58g/kg,相当于成人常用量的2.9倍。3月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安乐死后取材。本研究观察指标包括:(1)一般情况,包括体重、食欲、口腔黏膜、腹泻、咳嗽、舌苔、大便、体温、生化指标等;(2)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CD4+、CD3+CD8的绝对计数和CD3+CD4+/CD3+CD8比例;(3)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4+CD25+Foxp3+的比例;(4)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血浆中SIV RNA病毒载量;(5)感染前、感染后2个月、治疗1疗程时,无菌手术取腹股沟淋巴结或腋窝淋巴结活检,判断淋巴结的增生、退变、耗竭程度;(6)HE染色观察胸腺、腹股沟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等免疫系统病理变化;Ki-67免疫组化显示淋巴结新生细胞的数量;(7)HE染色观察延脑、桥脑、中脑、大脑、下丘脑、小脑、胸腰神经节等神经系统病理变化,采用分级方法计算病变积分,并计算各神经核神经细胞总数及有核神经细胞数。(8)HE染色观察垂体、肾上腺、睾丸及副睾、甲状腺、松果体等内分泌系统病理变化。研究结果:(1)中国恒河猴感染SIVmac239后,精神变差、体重下降、食欲降低、口腔黏膜溃疡、口腔黏膜微循环变差、腹泻、咳嗽、发热等并发症,该症状与体征与艾滋病的虚损、虚劳、疫毒基本一致。免疫Ⅰ治疗2个疗程后,体重增加,肺部感染、腹泻、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口腔黏膜微循环改善。SIVmac239感染后ALB、GGT、CHO、HDL升高,免疫Ⅰ治疗2个疗程能明显降低ALB、GGT,但对CHO、HDL无明显影响。(2)感染SIVmac239后CD3+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下降,CD3+CD4+/CD3+CD8+逐渐下降,与人感染HIV后的表现基本一致。免疫Ⅰ治疗2个疗程可以明显升高CD3+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3+CD4+/CD3+CD8+比值。(3)感染SIVmac239后1-2周,SIV RNA病毒载量达到顶峰(107copies/ml左右),4周后达到较稳定的平台期(104~106copies/ml),与HIV病毒在人体内感染复制的过程较为相似。但免疫Ⅰ治疗2个疗程后SIV RNA病毒载量无明显降低。(4)淋巴结活检显示,感染前,淋巴结呈初始状态,未经受抗原刺激,表现为淋巴滤泡中等大小,生发中心不明显。SIVmac239感染后2月,淋巴滤泡增生,呈轻度退变(±~+),无耗竭。生发中心扩大,明区细胞活跃,髓窦内含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感染后5月,淋巴滤泡增生加重,生发中心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局部细胞的退变(±~++),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增生,淋巴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活检淋巴结病变程度相对较轻。(5)试验终末期尸解后淋巴结病理检测发现:正常组轻度退变,2例(±-+),无耗竭。所有感染组恒河猴淋巴结增生(++-+++),3例退变(++-+++),3例耗竭(++~+++)。淋巴结生发中心萎缩甚至消失,副皮质萎缩。微小血管出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引发局部微循环障碍,致部分或全部淋巴结生发中心萎缩及消失。随着淋巴窦道的运行方向,淋巴组织细胞变性、溶解、消失,出现大量空泡,网状结构溶解消失。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恒河猴淋巴结增生(++-+++),退变3例,退变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无耗竭,生发中心明区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少,未见与淋巴窦道运行相关的淋巴组织细胞变性、溶解、消失。(6)淋巴结Ki-67染色显示SIV感染后10个月时生发中心的新生细胞较少,呈散在分布。免疫Ⅰ治疗后,生发中心集中分布了较丰富的Ki-67阳性细胞,新生细胞较多。(7) SIVmac239感染后,胸腺明显萎缩4例,残余2例。胸腺的皮质和髓质萎缩。哈氏小体停止发育,未角化。脾小体萎缩、退变,髓窦内含较多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免疫Ⅰ治疗后,能延缓胸腺和脾脏的病变。(8)中国恒河猴感染SIVmac239后,脊髓、延脑、桥脑、中脑、大脑、小脑、神经节各核团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减少、固缩,出现无核细胞,红染加重,细胞质变性,细胞核、核仁、核仁小体消失,部分染色质呈溶解状。神经细胞轴突变短甚至消失。延脑围管浸润、胶质细胞小结、脱髓鞘改变较严重。舌下神经核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神经节的病变程度与慢性腹泻的发生呈相关性。慢性腹泻的恒河猴神经节病变较未发生慢性腹泻恒河猴明显减轻。免疫Ⅰ治疗后,对神经系统的多个神经核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并能明显提高舌下神经核有核细胞数量,轻度提高迷走神经核和红核的有核神经细胞数量。(9) SIVmac239感染后,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松果体、睾丸及附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垂体嗜酸性细胞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恒河猴大部分肾上腺带状层细胞为蛋白质胞浆,网状层排列不整齐,较多髓质嗜铬细胞排空(4例/6例)。5例模型组恒河猴睾丸生精小管中仅见精原细胞,未见精母细胞和精子,副睾内未见精子,另1例可见少量精子,表现为突出的成精功能障碍。甲状腺腺泡大小不等,胶体着色深浅不一。松果体细胞萎缩,细胞间纤维组织增加,细胞排空明显,分泌功能较差。免疫Ⅰ治疗后,垂体嗜酸性细胞减少的程度较轻,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肾上腺带状层细胞大部分为类固醇胞浆(4例/6例),蛋白质胞浆较少(2例/6例),嗜铬细胞比较饱满;睾丸生精小管中可见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及少量精子,具有部分成精功能。免疫Ⅰ能明显减轻垂体、肾上腺及睾丸的病变程度。结论及意义:中国恒河猴感染SIVmac239后,表现了与人艾滋病较类似的一般状况。CD3+CD4+T淋巴细胞和CD3+CD4+/CD3+CD8+比值逐渐下降。感染后1-2周,SIV RNA达到顶峰,4周后达到较稳定的平台期。感染后淋巴结的增生逐渐加重,免疫复合物沉积,淋巴滤泡的退变与耗竭,淋巴组织的耗竭与髓窦的分布有关。胸腺皮质、髓质萎缩,哈氏小体停止角化。脾小体变小,髓窦内含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脊髓、延脑、桥脑、中脑、大脑、小脑、神经节各核团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减少、固缩,出现无核细胞,红染加重,细胞质变性,细胞核、核仁、核仁小体消失,染色质呈溶解状。神经细胞轴突变短甚至消失,延脑出现围管浸润、胶质细胞小结、脱髓鞘等严重病变。慢性腹泻与恒河猴神经节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垂体和肾上腺分泌功能下降,睾丸生精小管成精功能障碍,松果体和甲状腺功能轻度减退。猴艾滋病综合表现为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缺陷。免疫Ⅰ治疗2个疗程后,能明显改善恒河猴的一般状况,使CD3+CD4+绝对计数、CD3+CD4+/CD3+CD8+比值升高。免疫Ⅰ能改善恒河猴淋巴结、胸腺、脾脏病变,使淋巴结新生细胞增多,可能是通过调节SIV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而发挥作用的。对神经系统的多个神经核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明显提高舌下神经核有核细胞数量,轻度提高迷走神经核和红核的有核神经细胞数量。对内分泌系统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垂体、肾上腺和睾丸。免疫Ⅰ具有较好的调节猴艾滋病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缺陷的作用。本研究从免疫-神经-内分泌多系统缺陷的独特角度探讨恒河猴艾滋病的发病机制,较早提出了SIVmac239感染对恒河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轴具有影响,进一步拓展了艾滋病发病机制的内涵,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本研究免疫Ⅰ组方较新颖,对恒河猴艾滋病具有多系统的调节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11
Abstract  11-18
主要缩写符号说明  18-20
第1章 文献综述  20-38
  综述一 艾滋病引起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病变  20-29
    参考文献  27-29
  综述二 调节性T细胞在HIV研究中的进展  29-38
    参考文献  34-38
第2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  38-42
  1.主要试剂  38-39
  2.缓冲液  39-40
  3.主要仪器设备及其型号  40-41
  4.耗材  41-42
第3章 SIVMAC239所致恒河猴免疫缺陷及免疫Ⅰ保护作用  42-68
  前言  42-44
  材料与方法  44-52
  结果  52-66
  结论  66-68
第4章 SIVMAC239所致恒河猴神经系统损害及免疫Ⅰ保护作用  68-78
  前言  68-69
  材料与方法  69-70
  结果  70-77
  结论  77-78
第5章 SIVMAC239所致恒河猴的内分泌损害及免疫Ⅰ的保护作用  78-88
  前言  78-79
  材料与方法  79-80
  结果  80-86
  结论  86-88
第6章 讨论与总结  88-99
  1. 动物模型和病毒株的选择  88-89
  2. 艾滋病是免疫-神经-内分泌失调的综合征  89-92
  3. 艾滋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92-93
  4. 艾滋病中药研究现状及免疫Ⅰ的药物作用评价  93-95
  5. 特殊病例的讨论  95-97
  6. 总结及启示  97-99
参考文献  99-104
致谢  104-106
个人简历、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106-108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108-116

相似论文

  1.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2.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3.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4. 船用舵机电液伺服单元单神经元PID控制,U666.152
  5.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6. 数字电路内建自测试方法的研究,TN79
  7. 中医舌诊中舌形与齿痕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8. 红外超光谱图像的虚拟探测器研究,TP391.41
  9.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TP391.1
  10.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在平面二级倒立摆中的应用,TP273.4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水厂投药预测控制研究,TP273.1
  12. 视觉伺服四自由度机械臂的研究,TP242.6
  13. 机械臂视觉伺服系统的研究,TP242.6
  14. 压电驱动微工作台的控制与校正技术研究,TP273
  15. 某武器检测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TP183
  16.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17. 原络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18. 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19.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20.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S941.41
  21. HSV-2gD模拟抗原表位P6、HBsAg、IL18重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观察,R39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传染病 > 病毒传染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