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的同种证候及疾病趋势诱导形成实验研究

作 者: 梁静涛
导 师: 刘福友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
关键词: 气虚血瘀证 MCAO SD大鼠 子代
分类号: R277.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获取气虚血瘀证MCAO(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的子代,探讨该子代大鼠较正常同龄SD大鼠是否更具形成气虚血瘀证候的趋势;并进一步研究该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证候造模后,与正常同龄SD大鼠对比,有无形成缺血性卒中前病理生理状态的趋势。方法:实验一:采用对SD大鼠进行气虚血瘀证候造模及MCAO卒中造模后,雌雄交配的方法,获取其子代大鼠,再次进行证候造模(证候子代组10只),与同样进行证候造模的正常同龄SD大鼠(证候对照组10只)及无干预因素参与的正常同龄SD大鼠(空白对照组10只)比较,观察其能量代谢指标(乳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变化水平,并比较三组动物气虚证候、血瘀证候评分及旷场分析、攀网实验、体重等相关动物行为学指标的变化,予以中药“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干预,观察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二:将获取的前述气虚血瘀证MCAO子代大鼠,进行证候造模处理(证候子代组10只),与同样进行证候造模处理的正常同龄SD大鼠(证候对照组10只)及无干预因素参与的正常同龄SD大鼠(空白对照组10只)比较,观察其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CD62P水平及颈内动脉起始处血管内皮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一:造模后,能量代谢指标评价:证候子代组各项能量代谢指标水平均高于其余两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水平也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气虚、血瘀证候评分及动物行为学指标评价:治疗干预前,证候子代组与其余两组相比,各项指标评价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气虚证候、血瘀证候表现较其余两组明显;证候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气虚证候、血瘀证候表现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各项指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证候子代组及证候对照组各项评分均有改善,证候子代组与其余两组评价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候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血瘀证指标、攀网实验指标评价结果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气虚证指标、旷场分析及体重指标上,其结果已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二:证候造模后,证候子代组与其余两组相比,血流变指标、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CD62P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血液流变学呈明显高粘状态,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CD62P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证候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结果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黏度呈轻度增高,但其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CD62P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证候子代组颈内动脉起始处HE染色可见明显内皮细胞水肿及损伤,均较其余两组有明显改变,证候对照组可见内皮细胞水肿,但程度轻微,不如证候子代组变化明显,空白对照组内皮病理切片未见异常。结论:1.获取的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及正常同龄SD大鼠都能够在证候造模因素的干预下形成明确的气虚血瘀证候;且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与正常同龄SD大鼠相比,在气虚血瘀证候造模的诱导下,更易产生更为明显的气虚血瘀证证候表现。2.证候造模因素的干预能使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及正常同龄大鼠均产生血液高粘滞综合征,并可引起大鼠颈内动脉内皮细胞产生水肿、破坏等病理改变,但血小板功能的活化仅在证候子代组中被观察到,证候对照组无此类改变。且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与正常同龄大鼠相比,在气虚血瘀证候造模的诱导下,能够产生更为明显的血液高粘滞综合征及颈内动脉内皮细胞水肿、损伤等病理改变,并且具有肯定的更易形成血栓的趋势。

全文目录


缩略词表  5-6
中文摘要  6-9
Abstract  9-13
实验一  13-50
  前言  13-19
  材料及方法  19-27
    1. 研究材料  19-20
    2. 研究方法  20-27
  结果  27-35
    1. 气虚血瘀证MCAO亲代模型评价  27-28
    2. 气虚血瘀证MCAO子代模型评价  28-35
  讨论  35-44
  小结  44
  参考文献  44-50
实验二  50-73
  前言  50-51
  材料及方法  51-57
    1. 研究材料  51
    2. 研究方法  51-57
  结果  57-63
    1. 血液流变学  57-59
    2.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P选择素(Ps)水平  59-60
    3. 颈内动脉血管内皮病理学观察  60-63
    4. 血栓形成趋势符合结果  63
  讨论  63-70
  小结  70
  参考文献  70-73
全文总结  73-75
全文结论  75-76
创新点及应用价值  76-77
问题与展望  77-78
附:实验照片  78-80
致谢  80-81
综述  81-94
  参考文献  89-94
附件一  94-95

相似论文

  1. 不同属种肉类对大鼠生长、消化代谢及抗氧化性的影响,S865.12
  2. 大鼠肝癌演进中三种生化因子及相关药物干预的研究,R735.7
  3.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体内IL-33表达的影响,R562.25
  4. 大鼠配对前经历吗啡成瘾与戒断对子代掠食行为的影响,R749.6
  5. 运动训练强度及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机制和功能影响的研究,R743.3
  6. 延迟亚低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的作用以及对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观察,R743.3
  7. 茶多糖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的干预作用及机理研究,R285.5
  8. 活血定痛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R259
  9. 欣怡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R259
  10. 益肺灵方干预治疗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R259
  11.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兼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观察,R259
  12. 李超代数的p-包络及环面秩,O152.5
  13. n+2-维n-Lie代数的分类,O152.5
  14. 孕酮对成年神经发生和脑缺血后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741
  15. 瘦素影响SD大鼠移植颗粒脂肪成活率的实验研究,R622
  16. 零中心的5维3-Lie代数,O152.5
  17. 一类5维3-Lie代数的导子代数,O152.5
  18. 一类3-Lie代数的导子代数结构,O152.5
  19. 神经免疫调节与神经损伤相关信号研究,R741
  20. VRAC通道在大鼠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作用和机制,R363
  21. 益气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衰临床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其他学科 >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