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遗传及SSR标记与蛋白质表达分析

作 者: 张俊杰
导 师: 孙万仓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抗寒性 遗传 SSR标记 蛋白质
分类号: S565.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rapa, L.,var.biennis,f.winterness)具有优异的抗寒性,既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又是冬、春季覆盖作物,在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本研究利用白菜型冬油菜超强抗寒性品种陇油6号和抗寒性较弱品种天油8号进行正反交得到F1代以及F2代。以F2代两群体为基础研究群体,对白菜型冬油菜的抗寒性的遗传、抗寒性相关的SSR分子标记以及不同抗寒品种的蛋白质表达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陇油6号和天油8号F2代植株的抗寒与不抗寒分离比例进行统计,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率用卡方适合性进行测验,确定分离比率。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是受两对主基因所控制的,用R1和R2表示,这两对基因作用于同一性状,其效应是累加的,等位基因间无显隐性关系;用抗寒性弱的亲本做母本,分析比例有一定偏离。正反交分离比不同,说明白菜型油菜的抗寒性遗传除受细胞核基因控制外,还与细胞质遗传有关。2.利用SSR分子标记引物对陇油6号和天油8号的508个F2代植株分析结果,获得了7个与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Rf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应用Mapdraw软件构建了遗传图谱。7个标记与抗寒连锁程度由近及远分别是:BRMS-050、Ol12-A04、BRMS-042-2、BRMS-036、Ra3-D02b、Na10-C06、Ra3-D04,连锁距离分别为:4.09 cM、5.83 cM、9.49 cM、12.73 cM、12.96 cM、16.88 cM、24.61 cM,其中,标记BRMS-050、Ol12-A04距抗寒性Rf的遗传距离较近,这些标记可以作为白菜型冬油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参考依据。3.对冬油菜亲本材料陇油6号、天油8号进行蛋白质双向电泳(2-DE)分析,在1000μg/IPG胶条的上样量条件下,超强抗寒性品种陇油6号和弱抗寒性品种天油8号分别检测到有效蛋白点1207和1053个。以天油8号蛋白质胶为参照胶,陇油6号与之比较,差异蛋白点有76个,其中49个蛋白点表达量上调,21个蛋白点表达量下调,新增的蛋白点5个,减少的蛋白点1个。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的抗寒性与某些蛋白质的表达量有关,抗寒性强的品种蛋白质表达量高于抗寒性弱得品种,陇油6号的强抗寒性还与特异蛋白的表达有关。

全文目录


摘要  2-3
Summary  3-8
第一章 文献综述  8-19
  1. 我国及世界油菜生产概况  8-9
    1.1 油菜生产和分布概况  8
    1.2 油菜分类  8-9
  2. 白菜型冬油菜研究  9
    2.1 白菜型油菜分类  9
    2.2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研究  9
  3.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9-12
    3.1 细胞膜系统  10
    3.2 细胞酶系统  10-11
    3.3 植物激素  11
    3.4 与植物抗寒性有关的可溶性物质  11-12
  4.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菜育种上的应用  12-15
    4.1 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4.2 遗传图谱研究  13-14
    4.3 亲缘关系研究  14
    4.4 种子纯度检验  14
    4.5 基因定位  14-15
  5. 植物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15-16
    5.1 蛋白质组的简介  15
    5.2 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15-16
  6.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9
    6.1 冬油菜研究的意义  16-17
    6.2 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设计  17-19
第二章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遗传分析  19-22
  1. 材料与方法  19
    1.1 实验材料  19
    1.2 试验方法  19
  2. 结果与分析  19-20
    2.1 供试材料及其抗寒特性  19-20
    2.2 抗寒性遗传分析  20
  3. 小结与讨论  20-22
第三章 白菜型油菜抗寒性的SSR 标记  22-41
  1. 试验设计  22
    1.1 实验材料  22
    1.2 基础群体构建  22
  2. 实验方法  22-26
    2.1 DNA 的提取  22-23
    2.2 DNA 纯度鉴定  23
    2.3 抗寒基因池和不抗寒基因池的构建  23
    2.4 SSR 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23-25
    2.5 扩增产物的检测  25
    2.6 SSR 引物筛选  25
    2.7 遗传距离的计算及作图  25-26
  3. 结果与分析  26-40
    3.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26
    3.2 SSR 扩增产物的检测  26-27
    3.3 SSR 引物的筛选  27-30
    3.4 SSR 引物在两亲本及两池间的扩增  30-31
    3.5 SSR 引物在F_2 群体中的扩增  31-38
    3.6 连锁性分析  38-40
  4. 结论与讨论  40-41
第四章 白菜型油菜蛋白质差异表达研究  41-50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45
    1.1 实验材料  41
    1.2 电泳储液及溶液配方  41-44
    1.3 蛋白质粗提物的制备  44
    1.4 蛋白质提取  44
    1.5 蛋白质定量  44
    1.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D SDS-PAGE)  44
    1.7 双向凝胶电泳(2-DE)  44-45
  2. 结果与分析  45-48
    2.1 蛋白质浓度  45
    2.2 上样量比较  45-46
    2.3 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油菜叶片蛋白质的效果  46-47
    2.4 2-DE 电泳结果  47-48
  3. 结论与讨论  48-50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0-52
  1. 研究背景  50
  2. 本研究结果  50-51
  3. 后续工作  51
  4. 展望  51-52
致谢  52-53
参考文献  53-59
作者简介  59-60
导师简介  60-61

相似论文

  1.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2.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3.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4.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疾病相关miRNA挖掘方法的研究,R341
  5. 基于串核的蛋白质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实现,TP301.6
  6.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7.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8.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S435.112.1
  9. 利用RNAi提高烟草对病毒的抗性及岷江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构建,S435.72
  10.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11.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12.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1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14. 部队人员网上训练与考核系统的开发,TP311.52
  15. 基于并行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TP18
  16. 基于神经网络的牡蛎呈味肽制备及呈味特性研究,TS254.4
  17. 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S433
  18.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19.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的磷酸蛋白质组学研究,S562
  20.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21. rd29A驱动RdreBlBI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油料作物 > 油菜籽(芸薹)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