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猴头菌菌株鉴定与主要性状评价研究

作 者: 杨爽
导 师: 张小平;王波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猴头菌 菌株鉴定 ISSR分析 出菇试验
分类号: S6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多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属菌株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组织恢复、增强细胞活力等诸多功能。在我国,栽培和发酵工业上应用的猴头菌属菌株已达几十种。随着猴头菌产业的良好发展,生产上迫切需求选育出更优良、更高产的猴头菌新品种。同样在育种方面寻找到快速鉴别新型菌株的技术,减少出菇试验的鉴定工作量、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也已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近些年来,多种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技术开始在食用菌的菌株鉴定上进行应用,分子标记是一类稳定、简便、迅速的现代技术,对食用菌菌株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本试验以来自全国14个地方的54个栽培猴头菌菌株和采自川西高原的11个野生猴头菌菌株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了拮抗反应、ISSR遗传分析以及农艺性状的测定,并对部分优选的栽培菌株和野生菌株进行菌丝生理特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来对猴头菌菌株进行鉴定及主要性状评价。1.对54个栽培猴头菌菌株和采自川西高原的11个野生猴头菌菌株做拮抗试验,两两组合。利用菌株之间的拮抗反应,观察猴头菌菌株的形态特征,判定不同类型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因为猴头菌属菌株之间营养菌丝融合有不亲和性,所以通过拮抗线的宽度、颜色等特征进行判断,可以辅助进行鉴定菌株亲缘关系远近。结果表明:拮抗反应能够区别一定数量的菌株,但鉴别时容易产生一些主观的判断失误。2.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技术,利用8个引物对供试的65株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运用NTSYSpc2.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结果显示各个菌株在图谱上都存在丰富表达,同时呈现出较强的特异性,并且菌株的差异程度各不相同。通过对亲缘关系树状图分析,得出各菌株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选用8个ISSR引物能将所有供试菌株相互区分开,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444~0.950,在相似系数0.675时,66个菌株聚为4类。说明菌株在DNA水平上具有比较显著的遗传变异。为猴头菌种资源保藏、产权的保护以及新菌种的开发奠定了理论依据。3.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ITS4-ITS5扩增,测序结果通过在GenBank中已知的猴头菌属的种进行Blast序列比对,得到同源序列较高的ITS序列,并以猴头菌属其它种作为参照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7个菌株的ITS序列与EU784264.1 Hericium erinaceum、AY534589.1 Hericium erinaceum等在同一个进化支上,可确定7个菌株均是Hericium erinaceum。4.对供试的65株菌进行栽培出菇试验,对猴头菌子实体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包括形态特征(子实体颜色、菌球直径、菌刺长度、菌刺朝向、基部有无膨大和有无分枝)以及菌株产量。结果表明:54个栽培猴头菌菌株全部出菇,11个野生猴头菌菌株能够出菇但产量偏低,65个菌株均能够进入到农艺性状考察阶段。63号野生菌株的平均产量达到160.53 g,高于很多栽培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5.对筛选出的部分栽培菌株和野生菌株进行菌丝生理特性测定,其中包括在不同温度下,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结果显示在5℃时,所有供试菌株全部停止生长;在40℃时,所有供试菌株全部停止生长,甚至死亡。猴头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2.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其基因分型的研究,R52
  3. 海洋细菌HZ105和ZC1产琼胶酶的研究,Q93
  4. 杀线虫真菌的筛选及菌株DF09002的鉴定、发酵优化与产酶特性研究,S476.12
  5. 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聚磷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研究,X172
  6. 南海珊瑚礁样品中菌株分离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研究,Q936
  7. 湖北省及江苏南部桂花品种资源调查及部分品种ISSR分析,S685.13
  8. 猴头菌的液态、固态发酵工艺及其多糖含量的测定,S646
  9. 吉兰泰盐湖中度嗜盐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Q938.8
  10. 固态发酵法制取麦麸膳食纤维技术研究,TS210.9
  11. 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TQ920
  12. 福建柑橘种质资源ISSR分子评价,S666.6
  13. ISSR分子标记在姬菇杂交菌株鉴定中的应用,S646.1
  14. 基于SSR、ISSR和RAPD对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651
  15. 抑制稗草微生物菌株A的鉴定及机理研究,S482.4
  16. 两株芴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X172
  17. 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肉桂酰胺的生物合成及菌种鉴定,TQ920
  18. 猴头菌属的系统分类及栽培猴头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S646
  19. 红掌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及10个红掌品种ISSR分析,S682.14
  20. 石栎属植物上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和齿裂菌属与皮下盘菌属的ISSR分析,Q949.328.5
  21. 牛皮杜鹃遗传多样性的研究,S567.1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菌类(食用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