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国际外包的成因及效应研究

作 者: 李玉红
导 师: 张玉柯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世界经济
关键词: 国际分工 国际外包 技术创新 制度变迁
分类号: F746.1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81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参与到同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越来越多的产品由多个国家或者多个企业共同制造,企业的生产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国际贸易模式也呈现戏剧性的变化,中间投入品贸易、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和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原因。国际外包是一国的企业或其它机构把过去自行从事的某些生产环节、区段、工序以及生产性服务活动,转移给国外的独立外部企业来承担。国际外包与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中间投入品贸易、服务贸易,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国际外包现象涉及许多产业,如手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以及信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等等。国外媒体、政界、学者十分关注国际外包现象。研究表明,国际外包使得参与国际外包国家的国民福利与收入分配以及世界贸易的性质、规模等都受到重要影响。国际外包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的前沿问题之一。我国当前经济开放崛起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和国际外包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在全球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抓住了机遇,积极承接制造业的国际转移,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外包已成为中国企业寻求海外发展,实现战略转型和经营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客观理性地分析研究国际外包,认真学习别国的经验,把握国际外包的新动态,探讨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外包模式获得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和成功经验,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本章简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国际外包的相关概念及测度。主要研究国际外包的定义、类型、测度方法。本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外包的相关概念,对国际外包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国际外包的不同类型,试图为研究国际外包现象提供一个较准确的概念基础。论文比较了国际外包不同的测度方法,以期研究国际外包的发展趋势。从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国际制造外包的扩展过程。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国际服务外包开始兴起。通过观察国际外包在不同产业的表现,论文为讨论当代国际外包发展的广泛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第三章,国际外包的成因分析。由于技术创新,特定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在空间上具有可分离性。对于特定产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不同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从而使生产成本存在巨大差异,这是国际外包产生的根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发达国家的企业把其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然而,当这些环节由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生产时,对生产活动的协调和组织就会产生国际贸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面临以下问题:自己生产还是“外包”;如果选择外包方式,国内外包还是国际外包?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生产成本与贸易成本的相对大小将决定国际外包决策。如果国际外包产生的贸易成本小于企业内部生产的总成本,企业就会选择国际外包。相反,如果国际外包产生的贸易成本大于企业内部生产的总成本,企业就会选择其他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当其它条件不变时,贸易成本越低,国际外包越有可能发展;反之,贸易成本越高,国际外包越有可能受到阻碍。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强度成反向变动。本文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两方面分析当代国际外包快速发展的根源。运输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大幅度降低了远距离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贸易自由化、鼓励开放的制度变迁,大幅度降低关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导致贸易成本降低。为了降低成本,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国际外包,在全球配置生产环节及服务活动。第四章,国际外包的效应分析。本章分析了国际外包的贸易既得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及工资效应。与标准贸易模型相比,由于国际外包将国际分工的对象由最终品层次扩展到中间投入品层次,使贸易利益的范围扩大,参与国际外包的国家有可能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其政策含义:由于国际外包使贸易利益的范围得到扩展,所以随着这一现象的发展,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可以产生比标准贸易模型预测的更大的利益。国际外包也是技术落后国家从技术先进国家获得技术的渠道之一。国际外包技术溢出的渠道主要有三个:示范效应,员工的培训与流动效应,联系效应。通过技术溢出,国际外包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和管理技能不断提高,帮助发展中国家内生化的增长道路。与标准贸易模型不同,关于国际外包对工资影响的理论分析缺乏简单一致的结论。本文建立一个包括技术创新、国际外包在内的南北动态模型,尝试在统一框架中解释分析国际外包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市场的影响。国际外包对工资的影响可能依赖于参与外包的各国的要素禀赋、产出模式、具体的国际外包情况以及该国在特定生产环节的要素密集度等因素。第五章,中国承接国际外包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章描述了中国承接国际外包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存在的问题。中国在参与国际制造外包表现出色,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虽然我国参与国际服务外包已取得初步成绩,然而现实发展水平无论与中国参与国际制造外包相比较,还是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比较成功的印度等国比较,都存在相对不足。中国在经济管制、行业协会、人才培养、优惠措施等方面政策调整滞后,制约了国际外包的发展。第六章,政策与建议。在第五章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外‘包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建议。中国不仅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成为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之一,还要抓住机遇,发展成为服务业大国,成为国际服务外包中心,增强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中国应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促进国内制造业升级、国内服务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与中国扩大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结合起来。针对承接国际外包的经济属性以及我国这一领域发展现状和问题,从减少管制扭曲、培育市场力量、兼顾溢出效应、着眼国际竞争等多方位角度考虑,论文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章首先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旨在提出国际外包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6
第1章 导论  16-45
  1.1 问题的提出  16-22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2-36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22-33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33-35
    1.2.3 评述  35-36
  1.3 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目的  36-40
    1.3.1 理论意义  36-39
    1.3.2 实践意义  39-40
    1.3.3 研究目的  40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40-41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  41-42
  1.6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42-45
    1.6.1 论文的难点  42
    1.6.2 论文的创新点  42-45
第2章 国际外包的概念及测度  45-80
  2.1 国际外包的概念、类型及性质  45-55
    2.1.1 外包的概念与类型  45-48
    2.1.2 国际外包的概念及类型  48-51
    2.1.3 国际外包的性质  51-55
  2.2 国际外包的测度  55-62
    2.2.1 国际制造外包的测度  55-58
    2.2.2 国际服务外包的测度  58-62
  2.3 国际外包的发展趋势与产业分布  62-80
    2.3.1 国际外包的发展趋势  62-67
    2.3.2 国际外包的地区分布  67-73
    2.3.3 国际外包的产业分布  73-80
第3章 国际外包的成因分析  80-134
  3.1 技术进步是国际外包的技术基础  80-83
    3.1.1 技术进步与多环节产业的发展  80-81
    3.1.2 技术进步与生产环节的可分性  81-82
    3.1.3 信息技术与国际服务外包  82-83
  3.2 中间投入品的比较优势与国际外包  83-90
    3.2.1 中间投入品的比较优势  85-87
    3.2.2 生产成本与国际外包  87-90
  3.3 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  90-101
    3.3.1 贸易成本及其构成  91-94
    3.3.2 贸易成本对国际外包的影响  94-96
    3.3.3 生产成本、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的决策  96-98
    3.3.4 贸易成本下降的放大效应  98-100
    3.3.5 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的地区分布  100-101
  3.4 技术进步、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  101-116
    3.4.1 运输技术进步与国际外包  102-110
    3.4.2 信息技术进步与国际外包  110-116
  3.5 制度变迁、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  116-134
    3.5.1 经济全球化下的制度变迁  117-124
    3.5.2 贸易政策的制度变迁  124-127
    3.5.3 规制政策的制度变迁  127-134
第4章 国际外包的效应分析  134-181
  4.1 国际外包与贸易既得  134-143
    4.1.1 传统的H-O模型  135-136
    4.1.2 扩展的H-O模型  136-137
    4.1.3 模型分析  137-143
  4.2 国际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143-155
    4.2.1 开放经济下的技术溢出效应  144-147
    4.2.2 国际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  147-154
    4.2.3 结论  154-155
  4.3 国际外包的工资效应  155-181
    4.3.1 引言  156-157
    4.3.2 基本假设  157-159
    4.3.3 基本模型  159-169
    4.3.4 比较稳定分析  169-177
    4.3.5 结论  177-181
第5章 中国承接国际外包的现状及问题  181-208
  5.1 中国承接国际外包的现状  181-196
    5.1.1 中国承接国际制造外包的现状  181-188
    5.1.2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  188-196
  5.2 中国承接国际外包存在的问题  196-208
    5.2.1 中国承接国际制造外包存在的问题  196-200
    5.2.2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200-208
第6章 政策与建议  208-228
  6.1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208-212
    6.1.1 服务外包现行国家的发展战略  208-211
    6.1.2 中国的发展战略  211-212
  6.2 提高中国比较优势的政策  212-217
    6.2.1 提高人力资本  213-216
    6.2.2 加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研究与开发  216-217
    6.2.3 加快中国企业改革  217
  6.3 降低贸易成本的政策  217-224
    6.3.1 加强电信、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218-219
    6.3.2 放松规制  219-220
    6.3.3 制定促进国际外包的优惠政策  220-222
    6.3.4 加强贸易便利化措施  222
    6.3.5 制定并完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222-224
  6.4 其他相关政策  224-228
    6.4.1 健全、完善与国际外包相关的统计工作  224-226
    6.4.2 建立为国际外包服务的行业协会  226-228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228-232
  7.1 主要结论  228-230
  7.2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230-232
    7.2.1 研究的局限性  231
    7.2.2 未来的研究方向  231-232
参考文献  232-247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47-249
致谢  249-251

相似论文

  1.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2.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F272
  3.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4.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变迁的探析,D630.3
  5. 金融支持影响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F124.3;F224
  6. 企业所有权结构、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F224;F273.1
  7.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G647.38
  8.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经济政策支撑,X196
  9. 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研究,F426.471
  10. 武汉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F273.1
  11.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F224
  1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224.32
  13. 典型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特征研究,F124.3
  14. 基于区域创新环境的工业企业区际转移技术创新研究,F425
  15.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F205
  16.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品创新过程与方法研究,F273.1
  17. 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期技术创新风险控制与防范,F276.44
  18.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F326.3
  19. 产品开发流程与职能结构动态适配模式的研究,F224
  20. 基于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实证研究,F224
  21. 应用于中国当代宗教领域的胶合木建筑设计初探,TU366.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国际贸易 > 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 > 特种贸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