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盐铁论》研究

作 者: 王永
导 师: 赵逵夫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盐铁论》 桓宽 文学贤良 大夫 论辩 创作模式 版本 学术思想 文体结构 文学思想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盐铁论》论辩式的文本结构世界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民族、文学等多方面的思想文化资源与价值,是一部研究西汉社会思想学术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乃至民族、历史观演进与文学创作嬗变的重要典籍。本文从考察汉代学术思想与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与透析,力图较为清晰地揭示出《盐铁论》的创作模式、成书、著作目的与明清以来的主要版本传承谱系,其兼汇百家的思想构成特色与其反映汉代社会现状的思想认识价值。同时从文体学的视角出发,透视其文本的结构特色及其所呈现的赋体、戏剧与小说化特征,并进而结合其文本语言与零星呈现的文学思想,以期尽可能揭示出本书自在与潜在的多元文化价值。全文由这样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章是探究《盐铁论》的创作模式、成书时间与版本谱系等问题。从《盐铁论》现存文本与《汉书》所载以及明清以来前辈学者的相关考辨可知,《盐铁论》这部大致成书于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前后的著作,由于受到盐铁会议原始“议文”的影响与制约,大致呈现出了一种史料的直接称引与作者的文学加工相结合的独特政论散文创作模式,作者力图通过本书的创作实现其“成一家之法”的创作期许,不仅决定了本书后半部分并不存在所谓“臆造”的问题,而且决定了作者将本书取名为“盐铁论”,正是想以见微知著的方式通过推衍盐铁之议而表现其对汉代政治的系统化个人认识。本书自明清以来主要形成了三大版本传承谱系。第二章是梳理《盐铁论》与汉代中前期学术思想发展之关系。西汉前期学术思想的发展体现在从汉宫楚声的弥漫到黄老之学的流行,从独尊儒术的提倡到儒学主流意识化完成的不断嬗变之上。与这种学术思想变化相适应,西汉前期出现的散文著作如《淮南子》、《春秋繁露》等大致都呈现出了一种在学术思想的层面上杂取百家,折衷诸子而建构实用性政治理论的特征,这种著述中的时代特点不仅深刻影响了《盐铁论》学术思想的取向,而且使后者兼有了体现百家学术思想并兴的终结与开启汉代儒学经学化历程的双重性质。第三章是辨析盐铁会议之性质及《盐铁论》的思想价值。从昭帝朝激烈的内朝与外朝之争与盐铁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看,盐铁会议具有全面讨论自武帝以来政治、经济等“民所疾苦,教化之要”问题与体现内朝与外朝之争的现实政治斗争的双重性质,而反映后者的性质要比前者更为明显。从盐铁之议中辩论双方人物身份与思想考察,前人评析本次会议反映儒法之争性质的结论是难以成立的。《盐铁论》不仅蕴涵了儒家与法家两种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了道家、阴阳家乃至《管子》的思想,从而呈现出了汲取、整合、兼汇百家学术的思想构成特征。大夫与文学贤良的会议论辩,还隐约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奢侈、迷信与厚葬之风盛行,吏制腐败,普通民众生活艰辛的社会现状,具有思想认识上的价值。第四章是文体学视角下的《盐铁论》透视。《盐铁论》全书采用相与往复的论辩结构模式,不仅淋漓地表现出论辩散文逻辑睿智的论辩艺术,而且还体现出了说理散文在结构模式、写作手法与叙述语言上突出的赋体文学特征。其注重表现人物思想、展示矛盾冲突,通过刻画细节、描写心理来渲染论辩气氛、演绎论辩过程的纯文学化写作手法,又使文本具有了明显的戏剧与小说化的文体特征。第五章是分析《盐铁论》的文学语言特色与文学思想。《盐铁论》语言上具有情感化与形象化相结合,书面化的对话语言与生活俗语相结合的特征。本书零星反映出的诸如“文繁质衰”、“道古以害今”、“世殊而事异”、“歌期中节,论务事实”等崇尚实用的文学思想,也局部反映了汉代学者对文学的基本认识。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2
前言  12-20
第一章 《盐铁论》创作模式、成书时间与版本传承谱系  20-57
  第一节 盐铁会议之“议文”与《盐铁论》的创作模式  20-32
    一、盐铁会议之“议文”与桓宽的“推衍”、“增广”  20-22
    二、《盐铁论》的创作模式  22-32
  第二节 《盐铁论》的成书时间与作者之著作目的  32-52
    一、《盐铁论》的成书时间  32-41
    二、《盐铁论》后半部分并非作者臆造  41-46
    三、《盐铁论》之名义与作者之著作目的  46-52
  第三节 《盐铁论》版本传承谱系辨略  52-57
    一、《盐铁论》早期版本问题  52-53
    二、明清时期主要版本及其传承谱系辨略  53-57
第二章 《盐铁论》与汉代中前期学术思想发展之关系  57-82
  第一节《盐铁论》成书之前的汉代学术思想特征  57-69
    一、从黄老之学到独尊儒术  57-63
    二、《淮南子》、《春秋繁露》的学术思想特征及其对《盐铁论》之影响  63-69
  第二节《盐铁论》与百家并兴学术风气的终结  69-82
    一、《盐铁论》的基本学术思想特征  70-71
    二、百家并兴学术风气的终结  71-77
    三、《盐铁论》对汉代经学发展的影响  77-82
第三章 盐铁会议的性质及《盐铁论》思想价值辨析  82-154
  第一节 盐铁之争性质的再认识  82-97
    一、昭帝朝之内朝与外朝之争  83-89
    二、盐铁会议召开的社会背景  89-92
    三、盐铁会议的性质  92-97
  第二节 儒法之争辨析  97-115
    一、盐铁之议辩论双方人物身份与思想述略  98-105
    二、儒法之争说不能成立的原因  105-115
  第三节 《盐铁论》兼汇百家之思想体系论略  115-142
    一、对儒家思想的承继——以民族观与历史观为例  115-127
    二、对法家思想的通变  127-131
    三、对道家与阴阳家思想的汲取  131-137
    四、对《管子》思想的发挥  137-142
  第四节《盐铁论》所反映的汉代社会现状的思想认识价值  142-154
    一、对上层社会奢侈之风的曲折反映  143-146
    二、对吏制腐败与官吏昏庸专权的针砭  146-148
    三、对上层社会迷信与厚葬风气的批判  148-150
    四、对普通民众艰辛生活的隐约表现  150-154
第四章 文体学视角下的《盐铁论》透视  154-196
  第一节《盐铁论》的文本结构与论辩特色  154-162
    一、《盐铁论》的文本结构特色  154-159
    二、“二论相订”的论辩艺术  159-162
  第二节《盐铁论》的赋体化特征  162-173
    一、两方辩论方式与汉赋结构模式  164-166
    二、《盐铁论》铺陈排比的赋体写作特色  166-169
    三、“铺采摛文”的语言骈俪化倾向  169-173
  第三节《盐铁论》的戏剧化因素  173-185
    一、《盐铁论》文本结构模式与戏剧的内在相似性  175-176
    二、表现激烈矛盾冲突的戏剧内在特征  176-178
    三、“科白中叙事”的潜在戏剧因素  178-180
    四、人物设计上的戏剧化特征  180-183
    五、《盐铁论》戏曲因素被制约发展之原因初探  183-185
  第四节《盐铁论》的小说化特色  185-196
    一、以对话方式通过展现人物思想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小说化手法  186-191
    二、细节刻画、心理描写与小说化特征  191-193
    三、《盐铁论》的其他小说化特色  193-196
第五章 《盐铁论》的文学语言特色与文学思想  196-211
  第一节 《盐铁论》的文学语言特色  196-202
    一、语言的情感化与形象化特色  196-201
    二、书面化的对话语言与生活俗语的巧妙结合  201-202
  第二节 《盐铁论》文学思想发微  202-211
    一、“文繁质衰”的文学观  203-205
    二、“道古以害今”与“世殊而事异”的文学思想  205-207
    三、“歌期中节,论务事实”的文学思想  207-209
    四、崇尚实用的文学思想  209-211
结语  211-214
主要参考文献  214-218
后记  218

相似论文

  1. 许心如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R259
  2.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3.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4.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5. 周耀庭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R249.2
  6. 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R249.2
  7. 温振英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小儿腹泻病用药规律研究,R249.2
  8.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9. 危北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胃肠复元法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治疗作用的探讨,R249.2
  10. 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R249.2
  11.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R249.2
  12. 张炳厚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地龟汤类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研究,R249.2
  13. 柯微君辨治血液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ITP用药规律研究,R249
  14. 何干之学术思想研究,D092
  15. 郁仁存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R249
  16.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17. 陈彤云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粉刺理法方药的研究,R249.2
  18. 墨家文献流变考,B224
  19. 明太祖“圣谕六言”演绎文本研究,K248
  20. 今本《竹书纪年》版本研究,G256
  21. 莫扎特《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演奏版本比较研究,J624.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