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研究

作 者: 傅为忠
导 师: 杨善林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能力 合作机制 政策体系 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
分类号: F279.2;F2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6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全球一体化的浪潮更加汹涌澎湃。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使得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繁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如何有效地利用创新资源为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服务,使其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在区域经济与管理的学术领域内,从区域创新和集群创新视角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颇为丰富,但将二者统一起来,系统地对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进行探讨的研究还不多见,在这一范畴还缺乏相应统一的理论指导。要加快创新进程,优化创新资源,提升区域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就必须对这类问题做出回答。基于以上目的,本文利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采取了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的结构、自主创新能力合作机制以及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并以安徽区域集群式创新现状为实证研究,力图为区域集群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有关文献综述,阐述了区域创新和集群创新的相关概念、基本特征及构成要素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的框架思路,对体系的各个构成要素——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创新投融资体系及科技服务体系、环境支撑体系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并提出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与共享机制。(2)对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将其划分为集群的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投入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环境支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五个部分,并对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对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与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对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技术创新分工程度和市场竞争程度这两个主要因素进行组合,对集群企业之间技术创新合作的特点以及促进技术创新合作的思路进行了矩阵分析。(4)对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的政策要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创新投入政策,税收与金融政策,创新人才政策要素,创新成果转化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以及科技服务政策。并以区域集群自主创新的各个环节为载体,说明了各类政策的作用机制。(5)对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进行了分析,从主导产业创新能力、集群式创新成果、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知识产出和区域R&D投入等方面对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措施建议。上述研究结论丰富了区域集群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可以指导区域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并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创新政策提供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致谢  12-19
第一章 绪论  19-24
  1.1 选题背景  19-20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0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0-21
    1.3.1 研究内容  20-21
    1.3.2 研究方法  21
  1.4 本文创新点  21-24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4-34
  2.1 区域创新研究综述  24-27
    2.1.1 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概念  24-25
    2.1.2 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特点及类型  25-26
    2.1.3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26-27
    2.1.4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27
  2.2 集群创新研究综述  27-31
    2.2.1 集群创新的相关概念  27-29
    2.2.2 集群创新的特征  29
    2.2.3 集群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29-31
  2.3 政府关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研究概述  31-33
    2.3.1 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  31-32
    2.3.2 政府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  32-33
  2.4 本章小结  33-34
第三章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34-42
  3.1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构成  34-36
  3.2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36-39
    3.2.1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体系  36
    3.2.2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知识创新体系  36-37
    3.2.3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37
    3.2.4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环境支撑体系  37
    3.2.5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科技人才支撑体系  37-38
    3.2.6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科技投融资体系  38
    3.2.7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科技服务体系  38-39
  3.3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各要素关系分析  39-41
    3.3.1 各构成要素的关系  39
    3.3.2 各要素之间的互动  39-41
  3.4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42-50
  4.1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内涵  42
  4.2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构成  42-44
    4.2.1 区域集群的自我发展能力  42-43
    4.2.2 区域集群的创新投入能力  43
    4.2.3 区域集群的成果转化能力  43-44
    4.2.4 区域集群的环境支撑能力  44
    4.2.5 区域集群的创新产出能力  44
  4.3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要素分析  44-48
    4.3.1 集群自我发展能力的要素分析  44-45
    4.3.2 集群创新投入能力的要素分析  45-46
    4.3.3 集群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的要素分析  46
    4.3.4 集群环境支撑能力的要素分析  46-47
    4.3.5 集群创新产出能力的要素分析  47-48
  4.4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48-49
  4.5 本章小结  49-50
第五章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的合作机制研究  50-60
  5.1 区域集群内企业创新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50
  5.2 区域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分析  50-54
    5.2.1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一般分析  51
    5.2.2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合作动力的因素  51-53
    5.2.3 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矩阵分析  53-54
  5.3 区域集群内企业创新合作的博弈分析  54-58
    5.3.1 两家企业创新的非合作性博弈分析  54-56
    5.3.2 n 家区域集群内企业创新的非合作博弈分析  56-58
    5.3.3 两种博弈均衡解的分析  58
  5.4 本章小结  58-60
第六章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  60-71
  6.1 区域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动力机制分析  60-63
    6.1.1 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60-61
    6.1.2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动力的因素  61-63
  6.2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分析  63-70
    6.2.1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构成  64
    6.2.2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政策体系要素分析  64-67
    6.2.3 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67-70
  6.3 本章小结  70-71
第七章 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实证研究  71-117
  7.1 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概况  71
  7.2 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实证分析  71-85
    7.2.1 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71-80
    7.2.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80-81
    7.2.3 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措施  81-85
  7.3 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85-116
    7.3.1 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85-96
    7.3.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96-97
    7.3.3 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97-112
    7.3.4 提高安徽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措施  112-116
  7.4 本章小结  116-117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117-121
  8.1 主要结论与研究成果  117-119
  8.2 研究不足  119-120
  8.3 未来研究展望  120-121
参考文献  121-12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129-133

相似论文

  1. 日本区域环境外交研究,X321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府际合作研究,F127
  3. 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体系构建研究,F323.6
  4. 民间合会的合作机制探讨,F224
  5. 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体系构建研究,F323.89
  6. 我国跨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630
  7. 利益、制度、观念,D822.3
  8. 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政策认知评价及其优化对策研究,F279.27
  9. 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F273.1;F224
  10. 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机制研究,F416.2
  11. 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若干问题研究,D924.392;D925.2
  12. 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研究,D618
  13. 青岛市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G647.38
  14. 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F426.63
  15.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合作机制研究,F592.7
  16.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F426.4;F224
  17.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F426.4
  18. 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F425;F224
  19. 西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F273.1
  20. 基于多层网络的集群核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F273.1
  21.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研究,F276.4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