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五类虫茶形态学分析及三叶虫茶主要成分的稳定性研究

作 者: 张钰
导 师: 文礼章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虫茶 形态学 有效成分 质量控制
分类号: S899.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虫茶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它由鳞翅目昆虫幼虫取食植物后所产的排泄物制作而成。为了更好的控制虫茶产品质量,本研究系统的进行了虫茶形态学异同点分析、三叶虫茶产品质量稳定性研究及三叶海棠与三叶虫茶有效成分含量对比,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形态学分析方法,从虫茶颗粒长短径、内外部颜色、横纹路、茶汤性质等方面对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5省区虫茶进行异同点比对,从抽样虫茶结果分析,每省区虫茶的大小均随着昆虫龄期的增大而加长加宽,广西省区虫茶的基本形状为短圆柱形,颗粒表面较光滑,没有明显的主纹路,其余四省区虫茶基本形状均为长圆柱形,颗粒表面较粗糙,有明显的纹路将虫茶分为2-4节不等。各省区虫茶颗粒颜色深浅排序依次是: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此研究为从表观形状鉴定中国虫茶的种类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虫茶产业规范性发展,对虫茶品质的鉴定起到引导性作用。(2)选取不同部位、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年份的三叶海棠分别喂食米缟螟幼虫,收集三叶虫茶,对三叶虫茶中茶多酚、氨基酸、矿物质钙和铁这4种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检测。经数据分析后发现,该4种成分在三叶虫茶中的含量均较为稳定,即喂食各类不同处理的三叶海棠叶后均能使三叶虫茶中4种有效成分保持一定的含量。另外,该研究提出使三叶虫茶发挥最佳营养价值的三叶海棠制作方法,建议采摘三叶海棠时以选择嫩叶为主,适当搭配老叶,采摘后的三叶海棠在进行三叶虫茶大规模生产时可将其直接喂食米缟螟幼虫,而农户家自产三叶虫茶时可继续按照当地习俗用沸水漂煮后再喂食米缟螟幼虫,三叶海棠采摘后时间存放的长短对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没有影响。(3)在前一部分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三叶虫茶与三叶海棠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叶海棠中这4种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三叶虫茶,但优势并不明显,说明米缟螟幼虫取食三叶海棠叶后产生的排泄物中,所含上述4种有效成份的含量与其食物中相同成分的含量有密切的相关性,这为保持三叶虫茶中相关有效化学成分含量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即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排泄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19
  1 前言  10-17
    1.1 中国虫茶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10-12
      1.1.1 中国虫茶的由来  10
      1.1.2 中国虫茶的分类  10-11
      1.1.3 中国虫茶的制作  11
      1.1.4 中国虫茶的保健功效  11-12
    1.2 三叶虫茶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12-15
      1.2.1 三叶虫茶的概述  12
      1.2.2 三叶虫茶的功能成分分析  12-13
      1.2.3 三叶虫茶的安全性评价  13
      1.2.4 三叶虫茶的药效研究  13-14
      1.2.5 三叶虫茶的开发前景  14-15
    1.3 产三叶虫茶植物——三叶海棠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15
    1.4 产三叶虫茶昆虫——米缟螟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15-16
    1.5 三叶虫茶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16-17
      1.5.1 三叶虫茶中所含有效成分——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16
      1.5.2 三叶虫茶中所含有效成分——矿物质钙的研究进展  16-17
      1.5.3 三叶虫茶中所含有效成分——矿物质铁的研究进展  17
      1.5.4 三叶虫茶中所含有效成分——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17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19
第二章 我国五省区虫茶形态学分析  19-28
  1 对象与方法  19-20
    1.1. 仪器  19
    1.2 对象  19
    1.3 方法  19-20
  2 结果与分析  20-27
    2.1 五省区虫茶颗粒形状对比  20
    2.2 五省区虫茶颗粒大小对比  20-22
    2.3 五省区各龄期虫茶颗粒横纹路对比  22-23
    2.4 五省区各龄期虫茶颗粒颜色对比  23-26
      2.4.1 贵州省各龄期虫茶颗粒颜色  23
      2.4.2 云南省各龄期虫茶颗粒颜色  23-24
      2.4.3 四川省各龄期虫茶颗粒颜色  24
      2.4.4 湖南省各龄期虫茶颗粒颜色  24-25
      2.4.5 广西省各龄期虫茶颗粒颜色  25
      2.4.6 各省区虫茶颗粒内外部颜色综合分析  25-26
    2.5 五省区虫茶茶汤性质分析  26-27
  3 讨论  27-28
第三章 三叶虫茶有效成分稳定性分析  28-46
  1 材料与方法  28-35
    1.1 供试食物  28
    1.2 供试昆虫  28-29
    1.3 试验仪器  29
    1.4 试验试剂及配置  29-31
      1.4.1 试剂  29-30
      1.4.2 试剂的配置  30-31
    1.5 方法  31-35
      1.5.1 含水量的测定  31-32
      1.5.2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32-33
      1.5.3 矿物质钙含量的测定  33
      1.5.4 矿物质铁含量的测定  33-34
      1.5.5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34-35
      1.5.6 数据统计方法  35
  2 结果与分析  35-44
    2.1 三叶虫茶含水量  35-36
    2.2 三叶虫茶茶多酚含量  36-38
    2.3 三叶虫茶钙含量  38-40
    2.4 三叶虫茶铁含量  40-42
    2.5 三叶虫茶游离氨基酸总量  42-44
  3 小结与讨论  44-46
第四章 三叶海棠与三叶虫茶主要有效成分对比  46-51
  1 材料与方法  46
  2 结果与分析  46-50
    2.1 含水量的测定  46-47
    2.2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47-48
    2.3 矿物质钙含量的测定  48
    2.4 矿物质铁含量的测定  48-49
    2.5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49-50
  3 小结与讨论  50-51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53
参考文献  53-58
附录1  58-74
附录2  74-77
附图  77-79
致谢  79-80
作者简况  80

相似论文

  1. 舌体特征的提取及融合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2. 医学超声图像的三维可视化研究,TP391.41
  3. 基于数学形态学分析的激光散斑特性研究,O29
  4. 低温胁迫对荷那龙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S917.4
  5.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6. 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研究,R29
  7. 基于区域分割的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算法研究,TP751
  8. 基于核方法的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算法研究,TP751
  9. H化工企业冷却循环质量控制,F426.7
  10.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11. 北部湾口四种中上层鱼类耳石形态学、分布、生物学及资源评估,S932.4
  1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血管管径自动测量技术,R310
  13. 绿豆中清热解毒成分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TQ461
  14. 天山雪莲指纹图谱及总黄酮提取物研究,R284.1
  15.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对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损伤的保护作用,R96
  16. 蚁群算法及其在气象卫星云图分割中的应用,TP391.41
  17. 植入早期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及Galectin-3、整合素α4表达的研究,R321
  18.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矿区房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TP751
  19. 基于形态学策略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研究,TP751
  20. 斑翅蝗科蝗虫血细胞形态比较学研究,S433.2
  21. 基于Otsu算法与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养蜂、益虫饲养 > 益虫饲养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