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研究

作 者: 王喜文
导 师: 陈清
学 校: 南方医科大学
专 业: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关键词: 结核病 预防控制 综合评价 特尔菲法 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 秩和比法
分类号: R5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由于20多年前世界许多地区政策上的忽视,致使结核病防制系统遭到破坏甚至消失;艾滋病的流行使结核分枝杆菌(tuberculosis,简称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双重感染者急剧增加;结核菌的耐药性,特别是多重耐药性结核菌的迅速增长与流行;发展中国家人口剧增,疫情由高发区向低发区扩散,使得肺结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复燃。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疫情又重新抬头,以美国为代表的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的发达国家疫情停止下降甚至回升,许多结核病疫情正在得到控制的发展中国家疫情进一步加重或重新失去控制。鉴于全球结核病疫情的严重态势,世界卫生组织在1993年4月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结核病疫情也引起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严重关切,许多国家重新修改和完善了本国的结核病控制规划,近几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结核病控制已取得巨大成效。为了继续巩固和提高来之不易的结核病防制成果,及时发现结核病防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结核病防制规划的整体实施,就应该及时对结核病防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在国外,有些组织或国家从事过一些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的研究工作,如结核病监测研究委员会和国际结核病监测中心以及日本等国,在研讨有效的评价指标方面作出了重要突破和贡献。但是,当今已被公认具有重要价值的某些指标,在付诸实施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综合评价的研究工作难以推广运用。目前我国较少学者开展此方面的研究,且多数是某项工作质量的单方面的评价,没有对结核病防制这个有机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多个方面同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不能反映结防机构结核病防制效果的全貌。因此,可以说结核病防制工作综合评价问题,迄今仍处于探索、改进的过程中。有关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的文献寥寥无几,至今为止,尚无公认的、确实可循的先例,这是综合评价在医学领域中的一个空缺。同时也为从事结核病防制及科研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新课题。目的:探索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体系,以期客观、全面及科学地综合评价各级结核病防制机构的结核病防制效果,为决策者制定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以使得结核病防制规划的实施日趋完善。(1)建立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全面、客观地评价结核病防制工作,及时总结结核病防制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2)探索适合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的数理统计方法,使得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易于理解,易于操作,评价的结果公正合理,能够被广大结防工作者所接受。(3)将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数理统计方法及SAS计算程序相结合,用于结防机构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工作实践中,以检验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头脑风暴法建立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条目池。(2)采用特尔菲法建立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选择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和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 RSR)相结合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结核病防制效果的综合评价。(4)编制TOPSIS法和RSR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数理统计方法的SAS计算程序。(5)将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用于对广西2005年14个地市结防机构结核病防制效果进行横向比较的综合评价;对百色市2005年至2010年结核病防制效果进行纵向比较的综合评价。结果:1.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编制通过采用头脑风暴法对省、市、县三级结核病防制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行政人员进行评价指标的征集,得到9类38个评价指标。通过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结核病防制、监控与评价、效果考核、项目实施等方面的文献,得到10类62个评价指标。将头脑见暴法和文献研究法两法所获得的评价指标进行归类和合并,最终得到10类67个评价指标,形成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条目池的10类指标包括:政府承诺、病人发现、病人治疗管理、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结核病信息管理、抗结核药物的供应与管理、健康促进、培训、督导和疫情。(2)特尔菲法第一轮函询结果:①专家的积极性系数:本轮发出咨询问卷共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为100%,即专家积极性系数为100%。②专家的权威程度:本轮调查中40位专家67个评价指标的权威系数均数介于0.631-0.846之间,所有指标的权威系数均值为0.745。③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此轮函询中40位专家对67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值介于1.675-4.550之间,重要性评分均值大于4的的评价指标有18个;满分率介于0-57.5%之间,满分率大于20%的有19个,其中包括18个重要性评分均值大于4的评价指标。④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本轮函询中40位专家对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分的总协调系数为0.528,经卡方检验,χ2=1393.000,P=0.000,可认为专家们的意见具有一致性。专家们对67个评价指标变异系数的范围介于0.111至0.392。(3)特尔菲法第二轮函询结果:①专家的积极系数:本轮发出咨询问卷共40份,回收有效问卷39份,回收率为97.5%,即专家积极性系数为97.5%。②专家的权威程度:本轮调查中39位专家对各评价指标的权威系数的均数介于0.800-0.863之间,所有指标的权威系数均数为0.835。③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此轮函询中39位专家对18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值介于3.615-4.692之间,重要性评分均值大于4的的评价指标有8个;满分频率介于12.8%-69.2%之间,满分率大于20%的有11个,其中包括8个重要性评分均值大于4的评价指标。④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本轮函询39位专家对18个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分的总协调系数为0.220,经卡方检验,χ2=145.840,P=0.000,可认为专家的意见具有一致性。专家们对这18个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分的变异系数范围介于0.100至0.235。(4)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根据两轮特尔菲法专家咨询结果,并结合结核病防制效果评价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人员决定选取在两轮函询询中重要性评分均在4分以上且在结核病工作实践中容易获取的评价指标组成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包括:政府承诺经费到位率、人员配备率、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任务完成率、总体到位率、治愈率、新涂阴患者完成治疗率、痰涂片合格率、督导工作完成率共8个指标。2.选择TOPSIS法和RSR法相结合作为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的数理统计方法,并对整个计算过程编写SAS计算程序。(1) TOPSIS法对样本无特殊要求,信息利用充分,结果量化准确直观,用原始数据直接运算,信息损失少,其结果精确地反映各个评价方案间的差距。应用RSR法对TOPSIS法的排序结果进行分档,扩展了TOPSIS法,弥补了TOPSIS法的不足。同时TOPSIS法也克服了RSR法由于非参数转化可能造成信息量损失的缺陷,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2)所编SAS计算程序的绝大多数程序语句后都附上了详细的注释,具有较好可读性。在对多评价对象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时,无需建立SAS数据集,只需根据每次的实际情况更改评价对象数和指标数,输入同趋势化的数据后,经过两步可以得到综合评价排序和分档的结果。3.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的初步应用研究(1)横向比较:广西2005年14个地级市结防机构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广西2005年14个地级市结防机构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结果由好及次的排列顺序为:南宁市、贵港市、桂林市、崇左市、柳州市、贺州市、玉林市、河池市、梧州市、百色市、防城港市、来宾市、北海市、钦州市。其中南宁市和贵港市处好“好”档,桂林市、崇左市、柳州市、贺州市、玉林市、河池市、梧州市、百色市和防城港市处于“中”档,来宾市、北海市和钦州市处于“差”档。并且对各档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了方差分析,F=91.35,P=0.000,可认为三档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之后对各档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任何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好”档组结核病防制效果要好于“中”档组,“中”档组结核病防制效果要好于“差”档组。(2)纵向比较:百色市2005年至2010年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百色市2005年至2010年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结果由好及次的排列顺序为: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其中对2010年和2009年处于“好”档,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处于“中”档。对两档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了两样本t检验,t=3.020,P=0.039,可认为两档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好”档结核病防制综合评价效果要好于“中”档。结论:(1)运用特尔菲法能够建立比较客观、全面的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将TOPSIS法和RSR法相结合用于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即能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又能对排序结果进行分档,提高了统计分析的效能,使结核病防制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具有准确性、客观性、实用性。(3)排序和分档的综合评价SAS程序具有通用性、高效性、实用性的优点,可以大大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4)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资料来源的可及性及实施的可操作性,使得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在结核病防制工作实践中切实可行。在实际应用中,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的排序及分档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相符合,综合评价结果对结防工作的全面均衡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3-9
ABSTRACT  9-19
前言  19-27
  全球结核病的流行及防制现状  19-21
  我国结核病的流行及防制现状  21-22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22-23
  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现状  23-2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建议  24-25
  国内外结核病防制效果的评价现状  25-27
第一章 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7-60
  第一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27-30
  第二节 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0-53
  讨论  53-59
  小结  59-60
第二章 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SAS计算程序的编写  60-75
  第一节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60-66
  第二节 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66-69
  第三节 TOPSIS法和RSR法相结合进行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的SAS计算程序编制  69-73
  讨论  73-74
  小结  74-75
第三章 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应用研究  75-85
  前言  75-76
  对象与方法  76-78
  结果  78-82
  讨论  82-84
  小结  84-85
全文总结  85-87
参考文献  87-94
附录  94-130
论文发表(博士在校期间)  130-131
致谢  131-133
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133

相似论文

  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O225
  3.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4. 基于并行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TP18
  5.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6. 临沧特色烤烟品质区划研究,S572
  7. 江苏省秸秆资源评价与规模化能源利用发展研究,S38
  8. 国庆小菊观赏性和耐旱、涝性的综合评价,S682.11
  9. LNGF公司硼泥综合利用项目投资机会研究,F426.72
  10. 城市特色文化与城市景观建设研究,S731.2
  11. 阳城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X936
  12. GY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方案研究,G239.22
  13. 烤烟感官质量评价方法研究,S572
  14.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风险防范研究,F842.6
  15. 芦岭煤矿10煤层顶板特征及回采覆岩破坏研究,TD327.2
  16. 基于不确定因素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研究,TU722
  17. 葫芦岛市连山区综合防灾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TU984.116
  18. 煤炭矿区规划环评中的循环经济评价研究,F426.21
  19.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问题研究,G645.1
  20.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企业竞争对手评价系统,F272
  21. 煤矿矸石山危害安全评价及绿化复垦分析,TD849.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结核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