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

作 者: 王灵芝
导 师: 胡凯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高校 学生 网络舆情 引导 机制
分类号: G20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0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这是党面对新形势新阶段做出的重要决策,要求全党要高度重视舆情的研究工作。舆情研究是一个新的亟需开拓和建设的重要学术领域。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高校学生是网民中对社会热点现象反映最为活跃、最为积极、最为敏感的重要群体,极易通过互联网对一些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重视或延误解决,就可能在网上形成炒作,个体情绪可能传染到群体,演变为群体的不满情绪,激化矛盾,爆发形成网络舆情。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并影响着一定范围的社会舆情的生成与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重视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管理和引导,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机制,必将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需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同时更需要在创新中建立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在辩证唯物论基本方法基础上,将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舆论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结合高校实际,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及引导机制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分析和研究。本研究对民意、舆情、舆论、网络舆情的概念和涵义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对高校及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做了界定。从关于舆情研究的理论渊源及网络舆情分析引导的理论入手,论述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形成的客观和认识论两方面的因素,通过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形成的因素及现实原因,指出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特点,揭示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变动的传播规律和涨消规律。在论述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关系及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网络舆情空间由“硬空间”和“软空间”构成,而“软空间”里主要有秩序规定、角色规定、目标规定和部分民族文化传统等制约因素。着重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的汇集与整理、分析与研判、内容管理进行了探索,认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应遵循“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舆情疏导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并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教育、比较教育、典型教育、激励感染等一般教育方法和预防教育、心理咨询、思想转化等特殊教育方法。最后重点建立了协调、交流、网络舆情管理保障、舆情信息汇集和反馈、舆情危机应急预警和处理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的创新点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并借鉴心理学、舆论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和分析,揭示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形成原因、“空间”构成和变动规律;通过研究建立起一套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导论  12-27
  1. 问题的缘起  12-14
  2. 研究综述与评析  14-25
  3. 研究框架以及写作难点和创新点  25-26
  4.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26-27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27-49
  1.1 舆情、民意、舆论及网络舆情的界定  27-41
    1.1.1 舆情、民意、舆论的概念辨析  27-30
    1.1.2 舆情、民意与舆论的异同及内涵  30-32
    1.1.3 网络舆情及其构成要素  32-41
  1.2 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界定  41-49
    1.2.1 高校网络舆情简述  41
    1.2.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及主要特点  41-44
    1.2.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  44-46
    1.2.4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与舆论转换产生的影响  46-49
第二章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借鉴  49-64
  2.1 经典作家及中共领导核心关于舆情研究的基本理论  49-56
    2.1.1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舆情研究的理论基础  49-50
    2.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一系列观点  50-51
    2.1.3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有关"社情民意"的思想  51-56
  2.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原则及方法论指导  56-59
    2.2.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56-57
    2.2.2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57-59
  2.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的理论借鉴  59-64
    2.3.1 西方经典传播理论借鉴  59-62
    2.3.2 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理论借鉴  62-64
第三章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形成与表现  64-83
  3.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  64-70
    3.1.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调查  64-65
    3.1.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  65-70
  3.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  70-76
    3.2.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形成的因素分析  70-72
    3.2.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  72-76
  3.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类型与表现  76-83
    3.3.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  76-78
    3.3.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类型  78-80
    3.3.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主要表现  80-83
第四章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主客体关系及"空间"分析  83-102
  4.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关系  83-89
    4.1.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及特征  83-87
    4.1.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客体及特征  87-88
    4.1.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88-89
  4.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空间分析  89-102
    4.2.1 网络舆情空间的界定  89-91
    4.2.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硬空间"  91-94
    4.2.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软空间"  94-100
    4.2.4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空间的主要特征  100-102
第五章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变动规律探析及舆情信息、危机研判  102-121
  5.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  102-109
    5.1.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  102-103
    5.1.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涨消规律  103-109
  5.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分析与管理  109-117
    5.2.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的汇集与整理  110-112
    5.2.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与研判  112-113
    5.2.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内容管理  113-117
  5.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危机分析与研判  117-121
    5.3.1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117-118
    5.3.2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问题研究  118-121
第六章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和方法  121-139
  6.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主要原则  121-123
    6.1.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  121
    6.1.2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121-122
    6.1.3 舆情疏导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122
    6.1.4 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  122-123
  6.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23-139
    6.2.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一般教育法  123-131
    6.2.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特殊教育法  131-139
第七章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139-151
  7.1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139-141
    7.1.1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139
    7.1.2 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与分工协作  139-140
    7.1.3 培养网上"意见领袖"  140-141
  7.2 建立健全交流机制  141-143
    7.2.1 建立通畅的舆情表达机制  141-142
    7.2.2 建立并完善舆情信息发布和通报机制  142-143
    7.2.3 推动网络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扩大正面舆论  143
  7.3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保障机制  143-145
    7.3.1 建立资金保障制度  144
    7.3.2 完善信息网络的法律保障  144
    7.3.3 健全网络技术保障机制  144-145
  7.4 建立健全舆情信息的汇集、反馈机制  145-148
    7.4.1 建立舆情信息的汇集机制  145-146
    7.4.2 健全舆情信息的分析和研判机制  146-147
    7.4.3 完善舆情信息的报送和反馈机制  147-148
  7.5 建立健全舆情危机应急机制  148-151
    7.5.1 构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148-149
    7.5.2 建立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149-151
结束语  151-153
附录  153-155
参考文献  155-162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62-163
致谢  163

相似论文

  1. 电缆巡检车图像引导技术的研究,U469.6
  2. 居住区中心绿地开放性设计研究,TU985.125
  3.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4.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5.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6. 高端容错计算系统高可靠监控子系统的研究和设计,TP311.52
  7.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8.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9. 基于“童谣体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G621
  10.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11.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12. 人文视角下福州市普通高校公体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07.4
  13.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14.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5.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16.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17.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8.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9.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20.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21.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