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都江堰市灾后安居重建的公众参与评价研究

作 者: 白理刚
导 师: 赵炜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公众参与 评价 灾后重建 汶川地震 安居环境
分类号: TU9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历了汶川地震的都江堰市,灾民的物权与参与重建的意识被唤醒。值得肯定的是,当地政府为了保障灾民参与重建的权利,在相关的组织体系、制度建设、资源调配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目前,都江堰市公众参与安居环境重建临近完成,并已经形成了一大创举:有10083套住房,共计127万平方米由居民自建完成,占灾后重建住房重建总面积的20%以上。迄今为止,我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大规模更新与建设在公众参与的层面具备都江堰市的经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如何评价该创举,并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当地政府构想的工作反馈机制,主要是政府对重建工作完成度的简单衡量,尚缺乏对整个公众参与过程的反思。既然灾后重建的目标指向灾民的安居乐业,社会复兴,那么,在此背景下,参与重建的灾民如何感知和评价政府在公众参与方面的作为,无疑是对今后各地政府推广类似工作的有益反馈和启发。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安居环境重建追踪及评价研究》的子课题。选取都江堰市为典型案例,理论上探索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公众参与评价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利用评价结果,形成对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的公众参与综合评述。论文涵盖理论研究、调查研究、评价体系构建、评价结论应用四大方面。通过基础理论研究,都江堰市公众参与的整体特征是灾害背景下、居民主导的、全程性的参与;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认识,此次公众参与的规划建设过程,是系统理性式规划向协作式规划的转变、规划技术导向型向公共政策属性的转变、“精英决策”与“渐进式推动”并存的参与;就其实践内容而言,政府真正致力于解决公众诉求的主题,灾民也实现从社会参与到空间重建各层面的全方位参与,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调查研究部分,对受访者总体状况、参与的过程和效果调查。认为,公众参与的效率、公平性和满意度是研究的重点。先导性的研究发现,调研中涉及的评价问题复杂多元,有必要建立公众参与灾后重建的评价体系,对参与情况进行系统性诊断。在评价体系构建部分,以灾民对公众参与过程的满意度的相关性为标准,筛选调研得到的各评价要素,得出评价因子集。整个评价从综合评价和焦点评价两方面考虑,与之相对应的建立基本指标和拓展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数学模型测量。应用论文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公众参与评价。结果发现,总的满意度评价一般。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中对单一要素和总体情况作出了评价。自由评价报告中对受灾群众不满意的方面作出了评价。总结全文,论文认为:对灾后重建公众参与的评价,需要关注受灾群众角度评议,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入手。由于满意度评价易于获取、测量,评价结论易懂,能及时有效地对重建工作予以反馈,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评价因子筛选技术可行,评价指标体系简明、易操作。从评价得到的结论来看,受灾群众在参与重建过程中,一定程度地认知、理解并影响了安居环境重建的政策,对重建的效果具有相对较好的总体评价。灾民参与灾后社区的复兴工作,对灾后重建的效果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4
第1章 导论  14-31
  1.1 课题背景  14-15
  1.2 研究缘起  15-16
    1.2.1 灾后安居重建中的民众话语权  15
    1.2.2 灾后安居重建中的社会公平  15
    1.2.3 灾后安居重建的可持续性  15-16
    1.2.4 灾后安居重建的满意度  16
    1.2.5 研究的切入点  16
  1.3 研究目的  16-17
  1.4 研究意义  17
  1.5 研究内容  17-21
    1.5.1 概念界定  18-19
    1.5.2 研究框架  19-20
    1.5.3 研究方法  20
    1.5.4 技术路线  20-21
  1.6 国内外公众参与的相关理论评述  21-31
    1.6.1 公众参与的基础理论  21-24
    1.6.2 国外公众参与理论与发展  24-27
    1.6.3 国内公众参与评价的发展  27-28
    1.6.4 对本研究的启示  28-31
第2章 都江堰市公众参与安居重建概述  31-51
  2.1 都江堰市安居重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31-35
    2.1.1 安居重建的目标  31
    2.1.2 安居重建的流程  31-32
    2.1.3 安居重建的基本情况  32-34
    2.1.4 安居重建的现有条件  34-35
    2.1.5 安居重建的要求  35
  2.2 都江堰市政府组织安居自建工作  35-43
    2.2.1 自建工作部署  35-39
    2.2.2 自建流程及内容  39-41
    2.2.3 自建类型  41
    2.2.4 对受灾群众自建问题的处理  41-43
  2.3 受灾群众参与安居自建过程  43-45
    2.3.1 受灾群众安居的需求  43
    2.3.2 参与自建的过程和内容  43-45
  2.4 对公众参与安居自建的整体评述  45-49
    2.4.1 都江堰市灾后自建公众参与的整体特征  45-47
    2.4.2 都江堰市公众参与的理论价值探讨  47-48
    2.4.3 都江堰市公众参与的实践意义讨论  48-49
  2.5 公众参与安居自建的工作成效  49-51
    2.5.1 公众参与安居自建工作的成功之处  49-50
    2.5.2 安居自建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50-51
第3章 都江堰市公众参与安居自建调研  51-69
  3.1 调查设计  51-56
    3.1.1 调查背景  51
    3.1.2 调查目的  51
    3.1.3 调查框架和方法  51-52
    3.1.4 样本的选择原则  52
    3.1.5 样本概况  52-56
  3.2 问卷设计和发放  56-58
    3.2.1 问卷设计  56-57
    3.2.2 问卷发放  57-58
    3.2.3 问卷分析方法  58
  3.3 受访人群特征  58-59
  3.4 公众参与安居自建的过程  59-63
    3.4.1 对自建工作的了解程度  59
    3.4.2 不了解自建的原因  59
    3.4.3 了解自建工作的渠道  59-60
    3.4.4 参与安居自建的态度  60
    3.4.5 参与的自建工作内容  60-61
    3.4.6 参与过程的意愿  61
    3.4.7 参与意愿的表达方式  61-62
    3.4.8 参与讨论的帮助  62-63
    3.4.9 参与过程中的问题  63
  3.5 公众参与安居自建的效果  63-66
    3.5.1 参与意愿表达的充分程度  63
    3.5.2 参与工作所起的作用  63-64
    3.5.3 对参与自建方式的认可  64
    3.5.4 参与中的意见采纳度  64-65
    3.5.5 与工作人员的沟通情况  65
    3.5.6 参与效率性  65-66
    3.5.7 参与公平性  66
  3.6 公众参与安居自建中的问题与建议  66-67
  3.7 调研结论  67-68
  3.8 调研中的评价问题分析  68-69
第4章 都江堰市公众参与灾后重建的评价体系建构  69-103
  4.1 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路  69
  4.2 评价体系建构的基本问题  69-71
    4.2.1 评价的理论地位和内容  69-70
    4.2.2 评价标准的选择  70-71
    4.2.3 可借鉴的学术思想  71
    4.2.4 核心问题  71
  4.3 评价体系建构的经验和方法  71-75
    4.3.1 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公众参与指标  72
    4.3.2 灾后社区恢复中的公众参与评价  72
    4.3.3 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评价  72
    4.3.4 相关评价领域的对比分析  72-75
  4.4 评价体系建构的特殊性考虑  75-78
    4.4.1 灾后重建特征  75-77
    4.4.2 灾害特征对受灾群众参与的影响  77-78
  4.5 评价体系的技术要点  78-86
    4.5.1 基于以灾后社区复兴为目标的评价  78
    4.5.2 评价主体  78-79
    4.5.3 评价原则  79
    4.5.4 评价阶段  79-80
    4.5.5 评价研究设计  80-86
  4.6 评价因子的筛选技术  86-96
    4.6.1 判断影响都江堰市公众参与评价的着眼点及途径  86-87
    4.6.2 影响受灾群众满意度评价的因子筛选  87-96
  4.7 评价指标体系  96-101
    4.7.1 评价指标构建  96-98
    4.7.2 评价指标测量  98-101
  4.8 本章小结  101-103
第5章 都江堰市公众参与灾后安居重建评价  103-117
  5.1 调查评价概述  103
  5.2 调查分析结论  103-109
    5.2.1 数据整理  103-105
    5.2.2 问卷分析  105-109
  5.3 模糊综合评价  109-112
    5.3.1 评价指标赋权  109-110
    5.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110-112
  5.4 自由报告评价  112-114
  5.5 信度和效度检测  114-115
  5.6 本章小结  115-117
第6章 结论  117-124
  6.1 基础研究结论  117-119
  6.2 研究的核心观点及结论  119-124
致谢  124-125
参考文献  125-131
附录1: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简介  131-134
附录2:调查问卷  134-137
附录3:受访者总体状况  137-14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42-143
图目录  143-145
表目录  145-146

相似论文

  1.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TU241
  2.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3.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4.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5.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6.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7.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8.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9.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10.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1.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2.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3.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4.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5.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6.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7.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8. 论我国环境污染预防中的公众参与制度,X321
  19.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20.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21.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