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作 者: 谢锐
导 师: 马利
学 校: 湖北中医学院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肾衰竭 慢性 中医药疗法 脾肾气(阳)虚型 健脾益肾 活血泻浊 方剂 临床观察
分类号: R27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方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RF提供临床论证。资料与方法:按中华内科杂志标准及全国中医肾衰研讨会标准,选择CRF患者中医辨证属脾肾气(阳)虚兼湿浊、血瘀或水气证型者80例,随机分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药用炭片(爱西特)治疗,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腹胀、便秘者加服用大黄碳酸氢钠片(大黄苏打片)对症处理;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用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方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临床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总二氧化碳结合力(TCO2),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40例中,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治疗组40例,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用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方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比单用爱西特疗效好。(2)两组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运用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方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较单用爱西特好。(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总二氧化碳结合力(TCO2),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BUN、UA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和BUN均降低,Ccr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r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虽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肾功能发面,优于对照组。但是在治疗贫血方面,两组效果均不明显。(4)安全性观察:对照组有5例出现腹胀、食欲下降,4例出现便秘,经加用大黄苏打片后,症状缓解,治疗期间有4例发生感冒;治疗组有4例出现腹泻(每日3次以上),经减少大黄用量后,症状缓解,治疗期间无1例发生感冒,余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1、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方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阳)虚型患者,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爱西特;2、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方通过补益脾肾、活血泻浊的作用,对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属脾肾气(阳)虚型为主者,在全面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衰竭进展方面优于单用爱西特。3、运用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方治疗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少,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全文目录


缩略词表  4-6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1
前言  11-12
临床资料  12-18
  1.1 病例选择  12-13
  1.2 研究方法  13-15
  1.3 观测项目  15-17
  1.4 疗效判定标准  17
  1.5 统计方法  17-18
结果  18-20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18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18-19
  2.3 两组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19-20
  2.4 不良反应  20
讨论  20-27
  3.1 慢性肾衰发病的认识  20-22
  3.2 CRF的治疗  22-24
  3.3 本院经验方--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方对CRF的治疗  24-27
小结  27-28
参考文献  28-32
文献综述  32-44
致谢  44

相似论文

  1.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2.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3. 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分析,R771
  4. 腕踝针对肩关节周围炎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R246
  5.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R726.8
  6. 中西医两种方法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60例临床疗效观察,R726.8
  7. 益气破瘀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R259
  8. 定颤颗粒治疗腔梗后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277.7
  9. 痰瘀风清丸治疗痰瘀风动型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R277.7
  10. 电温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R246
  11. 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及临床研究,R277.7
  12. 脑力苏胶囊治疗肾虚痰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277.7
  13. 痰热清注射液在肺切除术后的应用研究,R269
  14. 加味桑菊饮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的临床观察,R272
  15. 麻杏化痰汤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哮)的临床观察,R272
  16. 化瘀消癥汤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R714.22
  17. 盆宁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的临床观察,R711.3
  18. 复方明珠软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R657.16
  19. 补肾疏肝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R271.1
  20. 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R259
  21. 健脾除湿法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观察,R27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其他学科 > 中医泌尿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