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作 者: 马月霞
导 师: 刘锋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抗CCP抗体 类风湿因子 关节炎,类风湿
分类号: R59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各亚型(RF-IgG、RF-IgA、RF-IgM)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病情估计中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住院及门诊的106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80例其他疾病患者及正常人群分别进行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亚型(RF-IgG、RF-IgA、RF-IgM)检测,比较各组间上述四种自身抗体检测情况,从而探讨四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意义。并将106例RA患者根据病程、骨侵蚀、关节受累多寡分别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上述四种自身抗体的检测情况,从而探讨他们与病程、骨侵蚀、关节受累数目的关系。最后根据RA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的数目,比较了四种自身抗体均阳性组与四种自身抗体均阴性或仅一项阳性组两组之间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从而探讨这几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RA病情判断的意义。结果:上述四种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抗CCP抗体水平在非常早期RA组与中晚期R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RF-IgA及RF-IgM与关节受累多寡数及骨侵蚀有相关性,且它们的水平均在多关节受累组与少关节受累组之间、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RF-IgG则无上述意义;与一种或零种自身抗体阳性的RA患者相比,四种自身抗体均阳性的RA患者,其病程长、骨侵蚀严重、疾病活动度较高。结论:上述四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RA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并可帮助预测RA的严重程度及疾病活动度;抗CCP抗体可能与病程有相关性;抗CCP抗体、RF-IgA、RF-IgM与骨侵蚀及关节受累多寡相关,可作为RA病情判断的指标。

全文目录


提要  5-7
英文缩略词表  7-8
引言  8-10
资料和方法  10-15
结果  15-22
讨论  22-27
结论  27-28
参考文献  28-33
中文摘要  33-36
ABSTRACT  36-40
综述  40-55
  参考文献  47-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干扰素调节因子5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R593.22
  2. 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评价,R593.22
  3. Adalimumab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指标研究,R593.22
  4. RF、GPI、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R593.22
  5. 抗P68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593.22
  6.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的检测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研究,R593.22
  7. 募疗法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8. 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R285.5
  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9和CD27标记的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相关性研究,R593.22
  10. 类风湿因子免疫吸附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R318.08
  11. 交感神经在艾灸治疗实验性RA中的作用机理研究,R245.3
  12.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R259.8
  13. 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R593.241
  14. 全膝关节置换术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R687.4
  15. ZARY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R965
  16. 中国河北汉族人群PADI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Ⅱ,R593.22
  17. 抗CCP抗体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相关分析,R593.22
  18.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细胞周期、增殖及凋亡特征研究,R593.22
  19. DMARDs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及机制,R593.22
  20. 磁共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研究,R593.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全身性疾病 > 免疫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