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广东省机动车驾驶培训质量信誉考评指标体系的研究

作 者: 陈丽飞
导 师: 林怡青
学 校: 广东工业大学
专 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关键词: 驾驶培训 质量信誉 考评指标 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 模糊矩阵 信息化
分类号: F7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交通事故发生率和交通事故人员死亡率居高不下,而驾驶员的驾驶水平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安全。同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小汽车大面积进入家庭,因此驾驶员培训质量越发显得重要,驾校的培训质量,教练员的教学水平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基于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均要求对驾校培训质量、教练员教学质量进行考评。随后,我国大部分省市开始摸索驾培质量考评、质量信誉排行榜的工作,但目前国内仍没有省市制定出针对驾驶培训质量信誉方面的比较科学、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本文通过切实的调研、科学的论证和研究,建立质量信誉考评指标体系,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本文课题来自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6-11)“广东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质量信誉考评体系、广东省机动车教练员教学质量信誉考评办法研究”,以广东省驾驶培训行业现况调研为依据,参考国内外驾培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考评机制,设计考评指标体系,并研究了考评方法。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驾校和教练员质量信誉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从驾校和教练员考评内容中概括出一级考评指标,并从一级指标中延伸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再延伸出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驾校和教练员的整个考评体系。2)驾校和教练员质量信誉考评指标体系权值的设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驾校或教练员考评指标的权重和分值进行设计。3)驾校和教练员质量信誉考评方法的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驾校或教练员的考评方法。4)驾校和教练员质量信誉考评系统信息化建设概述。对信息化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概括阐述,并对相关参数的设计提出了初步的思路。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1
Contents  11-14
第一章 绪论  14-32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14-16
    1.1.1 课题来源  14-15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6
  1.2 国内外现况  16-30
    1.2.1 国外现况  16-21
    1.2.2 国内现况  21-25
    1.2.3 广东省现况  25-30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30-32
第二章 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的技术方案  32-37
  2.1 设计原则  32
  2.2 关键问题  32-33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3-37
    2.3.1 研究方法  33-35
    2.3.2 技术路线  35-37
第三章 考评指标的设计  37-51
  3.1 考评指标范围的确定  37-41
    3.1.1 培训过程的分析  37-38
    3.1.2 法律法规的分析  38
    3.1.3 小结  38-41
  3.2 考评指标的设计方法  41
  3.3 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  41-49
    3.3.1 驾校考评指标的设计  42-47
    3.3.2 教练员考评指标的设计  47-49
  3.4 小结  49-51
第四章 考评指标权值的设计  51-61
  4.1 考评指标权值的设计方法  51-53
  4.2 权值的设计  53-59
    4.2.1 驾校考评指标权值的设计  53-56
    4.2.2 教练员考评指标权值的设计  56-59
  4.3 小结  59-61
第五章 考评方法的研究  61-66
  5.1 考评方法  61
  5.2 考评过程  61-65
    5.2.1 选取指标集  61-63
    5.2.2 选取权重集  63-64
    5.2.3 选取评语集  64
    5.2.4 建立模糊矩阵  64
    5.2.5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64-65
    5.2.6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65
    5.2.7 排序  65
  5.3 小结  65-66
第六章 应用与验证  66-77
  6.1 考评指标与权值的应用与验证  66-73
    6.1.1 驾校考评指标与权值的应用与验证  66-68
    6.1.2 教练员考评指标与权值的应用与验证  68-73
  6.2 考评方法的应用与验证  73-76
  6.3 小结  76-77
第七章 考评指标体系信息化设计的概述  77-81
  7.1 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77
  7.2 系统特点  77-78
  7.3 系统结构  78-79
  7.4 系统操作功能介绍  79-81
结束语  81-84
参考文献  84-8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8-90
致谢  90

相似论文

  1.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 大连海域消防力量部署方案研究,U698.4
  3.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4.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O225
  6.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7. 摩托化部队机动辅助系统,TP311.52
  8. 部队军事理论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9.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研究,F320.1
  10. 福建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研究,G434
  11. 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G715.1
  12. 边防军分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13. 初级阶段探矿权评估的价值要素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F426.1
  14. 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大规模定制家具开发和生产解决方案的研究,TS664
  15. 环境脆弱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区域布局研究,X321
  16.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17. 金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F320.1
  18.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F320.1
  19. 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S788
  20. 部队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1.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国内贸易经济 > 服务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