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创新型城市运行机制研究
作 者: 李星
导 师: 张梅青
学 校: 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三螺旋模型 运行机制 三螺旋创新模式
分类号: F29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43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北京、上海等城市均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使得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型城市各主体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功能,其运行机制是什么样的,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对于我国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参考意义。本文按照前提性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的逻辑顺序,采用文献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渊源和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与空白。然后介绍了三螺旋理论的内容、模式演变和应用,说明了基于三螺旋模型研究创新型城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接着,本文对创新型城市的主体角色功能及内外部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互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本文的主体是文章的第五部分,在三螺旋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对创新型城市的主要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包括:协同共生机制、社会网络的根植性、交互式学习、自组织机制以及三螺旋空间创造。最后,本文对北京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进行了实证研究。虽然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从三螺旋模型的角度看,北京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仍没有形成各个主体紧密结合与互动交融的关系,仍存在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缺乏统筹协调的问题,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应发挥的作用没有到位。因此,应该整合首都创新资源,加快形成各主体合作互动的关系,尽早建立北京创新型城市的运行机制并加以完善,推动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此外,论文指出,各城市的现实情况不同,各城市应该根据城市自身基础和条件,开创一条适合城市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的特色化城市发展之路。
|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11 1 引言 11-15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研究意义 12-13 1.3 研究内容 13-14 1.4 研究框架 14-15 2 创新型城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15-25 2.1 创新型城市的理论基础 15-19 2.1.1 城市发展理论 15 2.1.2 经济增长理论 15-16 2.1.3 创新理论 16-18 2.1.4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18-19 2.2 创新型城市的研究现状 19-25 2.2.1 创新型城市起源的研究 19-21 2.2.2 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研究 21-22 2.2.3 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的研究 22-24 2.2.4 创新型城市研究现状的不足 24-25 3 三螺旋模型理论及其在创新型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25-30 3.1 三螺旋模型的理论基础 25-26 3.1.1 科技园区的三元理论 25 3.1.2 国家创新系统 25 3.1.3 三螺旋模型与三元模型、国家创新系统的比较 25-26 3.2 三螺旋模型理论的内容 26-28 3.2.1 三螺旋模型理论的提出 26 3.2.2 三螺旋创新模式的演变 26-28 3.3 三螺旋模型在创新型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28-30 3.3.1 三螺旋模型的应用 28-29 3.3.2 运用三螺旋模型研究创新型城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9-30 4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创新型城市主体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30-36 4.1 创新型城市的主体行为分析 30-32 4.1.1 技术创新链的代表——企业 30 4.1.2 制度创新链的代表——政府 30-31 4.1.3 知识创新链的代表——大学和科研机构 31-32 4.2 创新型城市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2-36 4.2.1 外部影响要素 32-34 4.2.2 内部影响要素 34-36 5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创新型城市运行机制 36-52 5.1 协同共生机制 36-40 5.1.1 企业、政府与大学的交融与耦合 36-39 5.1.2 企业、政府与大学相互保持独立性 39 5.1.3 企业、政府与大学的角色自反 39-40 5.2 社会网络的根植性 40-45 5.2.1 文化根植性 40-41 5.2.2 制度根植性 41-43 5.2.3 社会资本的根植性 43 5.2.4 信任机制 43-45 5.3 交互式学习 45-48 5.3.1 交互式学习的层次 45-46 5.3.2 交互式学习的机制 46-48 5.4 自组织机制 48-50 5.4.1 自组织机制的产生条件 48-49 5.4.2 创新型城市主体的开放性 49 5.4.3 创新来源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条件 49 5.4.4 创新型城市的螺旋诱导过程 49-50 5.5 三螺旋空间创造 50-52 5.5.1 知识空间 50-51 5.5.2 趋同空间 51 5.5.3 创新空间 51-52 6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52-67 6.1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水平 53 6.2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53-57 6.2.1 科技与教育资源分散,未形成协同共生的体制机制 53-55 6.2.2 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尚未形成,交互式学习不够充分 55 6.2.3 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制度根植的优越性尚未体现 55-56 6.2.4 没有提供有效的支撑城市技术创新的文化与信用环境 56-57 6.3 建立与完善创新型城市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57-66 6.3.1 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提升整合首都创新资源的能力 57-58 6.3.2 发挥智力优势,加快形成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网络 58-59 6.3.3 开拓思维,促进创新主体的角色自反 59-61 6.3.4 弘扬创新文化,提升对“文化经营”的关注度 61-63 6.3.5 优先发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交互式学习 63-64 6.3.6 建立交流合作的平台与创新组织机制,完善三螺旋空间 64-66 6.4 说明 66-67 7 结论与展望 67-70 7.1 论文结论 67-68 7.2 研究展望 68-70 参考文献 70-72 作者简历 72-74 学位论文数据集 74
|
相似论文
-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F273.1
- 煤炭企业节能运行机制评价研究,F206
- 我国军队律师职能研究,E266
- 苏州地区人民调解制度运作实证研究,D926
- 基于准则变迁的会计政府监管问题研究,F233
- 国家实验室运行机制研究,G311
-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激励的长效运行机制研究,F276.44
-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研究,F203
- 济南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行机制分析,G633.96
- 高新技术孵化网络的生成与运行机制研究,F276.44
- 当代中国社会法制度建构的困境与出路,D920.0
- 合议庭运行机制研究,D925.1
- 司法便利化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926
- 民间融资的政府监管体制与机制研究,D922.28;D922.1
- 浮动抵押权研究,D923
- 行政立法回避制度研究,D922.1
- 浙江省武术协会现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G852
- 政府网络新闻发布理论与实践探析,G219.2
- 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况与战略措施,F3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