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发展研究

作 者: 尹教霞
导 师: 许庆朴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 国家职能理论 全球化
分类号: A81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00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家职能问题是马克思国家学说的重大理论问题,系统地考察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及其发展变化无疑会极大地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也对现实中的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家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不断实现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对马克思的国家职能理论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学说的真理性应当在实践中检验,实践的过程也是对一种学说的再认识过程。建立与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相适应的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必须正本清源,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正确认识和不断发展马克思的国家职能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历史地考察国家职能的演进,结合时代背景对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进行现实的再思考。其目的在于系统阐述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同时,能够对国家及其职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文的主体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综合分析。国家职能理论是马克思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理论的内容也决定了国家职能的理论基点。从马克思理性国家观到唯物主义国家观的转变过程,也可以看出国家职能理论的形成轨迹。本文从古希腊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源头上理清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思想渊源,它们对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的国家职能理论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显著特征:强调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在具有强大行政权的前提下,具有相对独立性;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职能必然回归社会。第二,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历史发展。国家职能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根据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历史的发展,列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开始了对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践行和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葛兰西强调了现代国家实施意识形态“领导权”职能的重要性,是对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重要补充。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职能理论,他们从各自的历史条件出发使马克思的国家职能理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第三,全球化背景下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发展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从历史角度来看,国家职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家职能不管是重心还是内涵都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转移。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整个世界,对民族国家权力和职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化不但给民族国家的主权带来了深刻的冲击,而且使国家职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侵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职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内容和特点,需要我们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国家职能理论。本文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历史纵向考察和现实横向思考相结合,阶级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具体的研究马克思的国家职能理论,是此文的微小创新点,以求能对现代国家职能的发展有所裨益。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引言  10-12
一、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综合分析  12-32
  (一)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形成及理论基点  12-20
  (二) 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视角  20-23
  (三) 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显著特征  23-29
  (四) 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重大影响  29-32
二、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历史发展  32-47
  (一) 恩格斯对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重要贡献  32-36
  (二) 列宁在实践中对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36-39
  (三) 葛兰西对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补充和深化  39-42
  (四) 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42-47
三、全球化背景下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发展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  47-59
  (一) 国家职能的重心和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47-51
  (二)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权力和职能的影响  51-55
  (三) 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发展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  55-59
结束语  59-61
注释  61-66
参考文献  66-68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3.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4. 消费领域中的民族主义,G206
  5.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6.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A811
  7.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8.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9.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普世价值,G02
  10. 梅茹耶夫文化哲学思想研究,G02
  11. 《为中国量身打造》奢侈品产业的新挑战,F723
  12. 学术资本主义与科技政策的相互影响,G322.0
  13. 从共同体视角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A811
  14. 马克思的统一科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初探,G301
  15. 《莱茵报》时期报刊活动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影响,A811
  16. 宜家家居采购和供应管理模式与改善策略研究,F721.7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研究,F272
  18.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A811
  19. 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911
  20.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解读,X2
  21.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技术追赶路径研究,F273.1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专题汇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