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基因型研究

作 者: 李宏娟
导 师: 刘聚祥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基础兽医学
关键词: 大肠杆菌 O血清型 耐药性 ERIC-PCR 基因分型
分类号: S852.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0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我国部分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性变迁趋势,并从分子水平对其流行特点和耐药机制进行探讨,从而为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治和新兽药开发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分3部分:1、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O血清型分析自我国东北、河北、山东、华东四地区养鸡场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症状的病、死鸡中分离出33株细菌。经生化实验鉴定出21株分离菌为大肠杆菌,通过对雏鸡及小鼠的致病性试验,证明该21株大肠杆菌均为高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相结合的方法,对2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O血清型鉴定,共8株大肠杆菌确定为3种血清型,分别为O88(4株),O26(3株),O78(1株),共占分离菌株的38.1%,13株未定型(其中2株发生自凝);O88血清型在东北、山东、华东地区均有分布,O26血清型在河北、山东、华东地区均有分布,所以O88和O26为优势血清型。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分布复杂,地区差异较大,O血清型鉴定为更好的预防大肠杆菌病提供科学根据。2、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Kirby-Bauer菌液涂布法对2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氟苯尼考、链霉素、四环素等12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为100%,余下的依次为诺氟沙星95.24%、四环素95.24%、多西环素95.24%、环丙沙星90.48%、氧氟沙星85.71%、链霉素66.67%、氟苯尼考57.14%、红霉素47.62%、庆大霉素33.33%、新霉素19.05%和阿米卡星19.05%。2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而且均表现多重耐药,最少的4耐,最多的12耐,平均达8耐。不同地区分离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敏感药物不同:东北地区分离株对氟苯尼考、新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河北地区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和新霉素敏感;山东地区分离株对新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华东地区分离株对12种抗生素均不敏感。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临床上科学用药提供了依据。3、应用ERIC-PCR方法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对分离的2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提取基因组DNA,采用ERIC-PCR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其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根据各菌株间的Nei相似系数绘制基因进化树,21株分离菌株被分成A,B,C,D,E,F,G,H,I,9个ERIC基因型,主要基因型为D型,11株:3株东北株、3株河北株、4株东北珠、1株华东株;其次为E型,东北、山东、华东各一株;其它基因型各一株。比较不同ERIC基因型与血清型和耐药谱之间的关系,发现同一血清型有相同的ERIC基因型,也有不同的ERIC基因型,不同血清型也可为同一基因型;耐药谱相同的菌株其ERIC基因型基本相同,也有个别耐药谱相同的菌株其ERIC基因型不同;同一基因型有相同耐药谱的菌株,也有耐药谱差异较大的菌株。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引言  10-18
  1.1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10-12
    1.1.1 鸡大肠杆菌病及其危害  10
    1.1.2 鸡大肠杆菌病防治难题  10-11
    1.1.3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血清型  11-12
  1.2 大肠杆菌耐药性  12-15
    1.2.1 耐药性的产生  12
    1.2.2 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12-13
    1.2.3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13-14
    1.2.4 大肠杆菌耐药性现状及耐药性检测意义  14-15
  1.3 基因组DNA分析法的建立  15-18
    1.3.1 ERIC结构特征  16
    1.3.2 ERIC-PCR技术的应用  16-18
2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O血清型分析  18-29
  2.1 材料  18-19
    2.1.1 病料来源  18
    2.1.2 试剂  18
    2.1.3 微量生化发酵管  18
    2.1.4 标准O型分型血清  18
    2.1.5 试验动物  18
    2.1.6 仪器设备  18-19
  2.2 方法步骤  19-23
    2.2.1 培养基及试液的制备  19-20
    2.2.2 大肠杆菌分离纯化  20-21
    2.2.3 大肠杆菌生化鉴定  21
    2.2.4 动物试验  21-22
    2.2.5 菌种保存  22
    2.2.6 分离菌O血清型鉴定  22-23
  2.3 结果  23-27
    2.3.1 剖检结果  23
    2.3.2 培养特性与形态特性  23
    2.3.3 生化特性  23-25
    2.3.4 动物试验  25-26
    2.3.5 2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结果  26-27
  2.4 讨论  27-29
3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29-39
  3.1 材料  29
    3.1.1 菌株  29
    3.1.2 抗生素  29
    3.1.3 试剂  29
    3.1.4 仪器设备  29
  3.2 方法步骤  29-32
    3.2.1 药敏纸片的制备  29-31
    3.2.2 药物敏感性试验  31
    3.2.3 结果判定  31-32
  3.3 结果  32-37
    3.3.1 自制药敏纸片检验结果  32-34
    3.3.2 2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34-35
    3.3.3 不同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  35
    3.3.4 2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情况  35-36
    3.3.5 2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  36-37
  3.4 讨论  37-39
4 应用ERIC-PCR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基因分型  39-45
  4.1 材料  39
    4.1.1 菌株  39
    4.1.2 酶及试剂  39
    4.1.3 仪器设备  39
  4.2 方法步骤  39-41
    4.2.1 试剂及培养基制备  39-40
    4.2.2 基因组DNA提纯  40-41
    4.2.3 ERIC-PCR扩增  41
    4.2.4 ERIC-PCR产物分析  41
    4.2.5 ERIC-PCR重复性可行性验证  41
    4.2.6 数据处理  41
  4.3 结果  41-43
    4.3.1 基因组DNA检测  41
    4.3.2 ERIC-PCR可行性  41-42
    4.3.3 ERIC-PCR指纹图  42
    4.3.4 菌株的聚类分析  42
    4.3.5 不同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型分布  42
    4.3.6 ERIC基因型与血清型及耐药谱之间的关系  42-43
  4.4 讨论  43-45
5 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53
附录  53-58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8-59
作者简介  59-60
致谢  60-61
发表论文  61-65

相似论文

  1.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试剂盒的研制,S154.3
  2.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3.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4.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表达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2.65
  6. 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分析,S852.61
  7. 61株鸭源鸡杆菌部分耐药基因及其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S852.61
  8. 腐生葡萄球菌M36耐有机溶剂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Q78
  9.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10. 灵芝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的研究,S567.31
  11. 江苏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S854
  12. 6年间儿科感染性疾病细菌谱及耐药性变迁临床研究,R446.5
  13. 乳酸菌DM9054、DM9057的安全性评价,R371
  14. 微生物转化合成2’-脱氧腺苷,TQ464.3
  15. 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微卫星DNA改变,R737.33
  16. 2007-2009年重庆市沙门菌血清型流行特征及聚集性食物中毒调查,R155.3
  17. 结核分枝杆菌Rv3807c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R246
  18. 皮肤鳞状细胞癌病损的细菌学分析,R739.5
  19. RRM1、MDR1与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R737.33
  20. 基于恒压式超高压技术的黄瓜汁杀菌与保鲜研究,TS255.5
  21. 脉冲式超高压处理对食品的杀菌和贮藏期品质的影响,TS255.3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基础科学 > 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 > 病原细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