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气相中La~+,Lu~+,Ti~+及VO_2~+活化有机小分子C-X(X=F,O和C)键机理的理论研究

作 者: 刘泽玉
导 师: 王永成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两态反应 势能面交叉 反应机理
分类号: O64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十几年来,一些实验化学家在利用感应偶合等离子体/选择离子流动反应管(ICP/SIFT)串联质谱仪等研究过渡金属离子M+及其氧化物阳离子MO+与有机小分子的气相催化反应中,发现过渡金属离子和它们的氧化物阳离子对小分子有机物的C-H键、C-F键、C-O键和C-C键等具有独特的活化作用。近年来,人们在研究这类反应的过程中还发现反应的基态反应物和基态产物通常有着不同的自旋态,整个热反应前后频繁出现自旋多重度改变的现象,即反应不遵守“自旋守恒定律”。反应过程涉及两个或多个势能面,反应始终保持在能量较低的势能面上进行,这类反应通常被称为“两态反应(Two-state reactivity,TSR)”。然而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和自旋守恒定律的影响,这种因自旋翻转引起的反应物和产物有着不同的自旋态现象在反应中常被忽略。直到1994年,随着高技术实验手段的发展,在反应过程中人们监测到了该类反应的确违背了“自旋守恒定律”,势能面交叉是两态反应根本机制的说法才被人们慢慢地接受。如今,出于对催化反应过程中精确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的需要,两态反应已经引起了国际上实验化学家和理论化学家的浓厚兴趣。本文根据两态反应(TSR)原理,参考Armentrout、B(?)hme、Schwarz和Schr(?)der等人的实验观测结果,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方法对某些过渡金属离子及过渡金属氧化物阳离子活化小分子的C-F键、C-O键及C-C键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概述了量子化学这一前沿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以及两态反应理论的研究背景和进展,并简要地介绍了某些量子化学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量子化学理论及实践基础。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们分别选取了La+和Lu+、Ti+以及VO2+与小分子有机物CH3F、CH3OCH3以及C2H4在气相中的反应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这些过渡金属离子及过渡金属氧化物阳离子对C-F键、C-O键以及C-C键的活化机理,并对两态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采用高级别计算基组,对不同反应路径在不同自旋态势能面上的各驻点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然后,在运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IRC)方法验证了各反应路径可靠性的基础上对反应路径做了简单的描述。接下来运用Hammond假设和Yoshizawa等人的计算方法搜索到不同自旋态势能面之间的交叉缝(crossing seam,CS)并确定了势能面交叉点(crossing point,CP)的结构和相对能量,研究了在有效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反应体系由一势能面经系间窜越到另一势能面的电子自旋翻转行为,根据计算所获得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综合分析可能的反应路径,最终确定整个反应的最佳反应通道。本文所有理论研究结果均与前人实验观测结果相吻合。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一章 引言  10-19
  第一节 量子化学的发展和应用  10-12
  第二节 两态反应的研究背景及进展  12-15
  第三节 本文主要工作  15-16
  参考文献  16-19
第二章 量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  19-36
  第一节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19-21
    1.1 基本概念  19
    1.2 假设 I-状态函数和几率  19-20
    1.3 假设 II-力学量与线性Hermite算符  20
    1.4 假设 III-力学量的本征状态和本征值  20-21
    1.5 假设 IV-态随时间变化的Schr(o|¨)dinger方程  21
    1.6 假设 V-Pauli互不相容原理  21
  第二节 定态 Schr(o|¨)dinger方程和三个基本假设  21-23
    2.1 定态 Schr(o|¨)dinger方程  21-22
    2.2 非相对论近似  22
    2.3 Born-Oppenheimer近似  22-23
    2.4 轨道近似(又称单电子近似)  23
  第三节 从头算分子轨道理论  23-27
    3.1 闭壳层分子的HFR方程(Hartree-Fock-Roothann方程)  24-25
    3.2 开壳层分子的HFR方程  25-27
  第四节 密度泛函理论  27-28
  第五节 电子相关问题  28-32
    5.1 电子相关能  29
    5.2 组态相互作用(CI)  29-30
    5.3 相关簇(耦合簇)方法(CC)  30-32
  第六节 过渡态理论  32-34
  参考文献  34-36
第三章 气相中La~+、Lu~+活化 CH_3F分子C-F键的理论研究  36-49
  第一节 引言  36
  第二节 计算方法  36-37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37-47
    3.1 校准  37-38
    3.2 La~++CH_3F体系  38-44
    3.3 Lu~++CH_3F体系  44-47
  第四节 结论  47
  参考文献  47-49
第四章 气相中Ti~+活化 CH_3OCH_3分子C-O键的理论研究  49-60
  第一节 引言  49-50
  第二节 计算方法  50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50-57
    3.1 结构和能量  50-55
    3.2 势能面交叉问题  55-56
    3.3 最佳反应路径  56-57
  第四节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7-60
第五章 气相中VO_2~+活化C_2H_4分子C-C键的理论研究  60-69
  第一节 引言  60-61
  第二节 计算方法  61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61-66
    3.1 结构和能量  61-64
    3.2 势能面交叉问题  64-65
    3.3 VO_2~++C_2H_4反应的最佳反应路径  65-66
  第四节 结论  66
  参考文献  66-69
致谢  69-70
附录  70

相似论文

  1.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2.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3. 部分有机反应成环机理和反应选择性的理论研究,O643.12
  4. 喹啉环取代喜树碱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R914
  5. 含吡啶基团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O627
  6. 正庚烷HCCI过程低温燃烧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的理论研究,O643.21
  7. WC/石墨烯复合体的电子结构及电子输运性质,O613.71
  8. 维生素类清除自由基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S201
  9. WnC0,±(n=1-6)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O641.1
  10. (OsnN)0, ±(n=1-6)团簇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O641.1
  11. ZnO掺杂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O614.241
  12. 亚氨基二苄气相催化脱氢制亚氨基芪反应工艺研究,TQ463.2
  13. 金红石二氧化钛磁性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O614.411
  14. 过渡金属与乙腈自旋翻转反应的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研究,O621.13
  15. 天然与人工体系中黄素类化合物激发态性质的理论研究,O629
  16. 钼团簇及氮化钼团簇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O561
  17. 有机分子器件I-V特性的研究,O561
  18. 星际分子SiC_4H的异构体及光谱的理论预测,O561.3
  19. A_a型缔合流体的密度泛函理论,O414.1
  20. 荷电硬球流体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O414.1
  21. X/Graphene(X=H,Fe,Co)体系的磁性和电子性质,TB383.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结构化学 > 化学键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