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宁夏贺兰山杜松(Juniperus rigida)表型多样性与化感作用研究

作 者: 刘雨
导 师: 胡景江;李登武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杜松 物种多样性 表型多样性 化感作用
分类号: Q94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杜松(Juniperus rigida)属柏科(Cupressaceae)刺柏属(Juniperus),由于人为干扰破坏、生境片断化的影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已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是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点,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杜松也是贺兰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组成群系。因此,对其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运用植物种群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及多种数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杜松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表型多样性化感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本区杜松的可持续经营、管理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杜松群落植物种类较为简单,群落中共出现种子植物24种,隶属于16科、22属。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占总种数的8.33%;被子植物14科、20属、22种,占总种数的91.67%,包括双子叶植物11科、16属、18种,单子叶植物3科、4属、4种。2.杜松群落结构较简单,基本上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以及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和地被植物。群落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种群Ⅱ杜松较稀疏,树间距离较大;而种群Ⅲ较郁闭,树间距离小。3.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杜松群落内,杜松的实生苗很少见,主要是靠无性繁殖的方式来延续种群的。4.杜松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种群间共有11个性状指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群内共有7个性状指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型分化系数即种群间变异为66.63%,大于种群内的变异(33.37%),种群间变异是杜松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20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杜松表型性状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其表型变异呈梯度规律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叶宽逐渐增大;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叶长和一级侧枝总数都逐渐增大;枝下高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杜松6个种群划分为4类。5.杜松不同水浸提液及挥发油中均存在植物生长抑制物质,其对油菜、小麦和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种影响效应与水浸提液浓度显著相关。其中,当水浸提液浓度为0.10gDw·mL-1时,多数指标均达到显著的抑制作用或部分指标达到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降低了小麦和油松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当凋落物水浸提液浓度为0.025gDw·mL-1时,对小麦和油松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浓度为0.10gDw·mL-1时,对小麦和油松幼苗体内抗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亦使幼苗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增加。对5种水浸提液的定性鉴定显示,凋落叶、果皮和根中含有酚类化感物质。结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结论,分析认为,生境条件恶劣、竞争能力弱、新植株生成困难(结实率低、种子萌发率低、幼苗生长条件差等)等原因致使杜松种群天然更新困难、生存状况不佳,呈衰退的演化趋势。加之外界干扰破坏(主要是人为干扰),不但直接造成种群内杜松数量的减少,而且导致其生境的片断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重了杜松濒危的趋势。虽然杜松种群内表型多样性也较高,但不同种群间已产生严重的表型分化,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已十分必要。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4
  1.1 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12
  1.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5
    1.2.1 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12-13
    1.2.2 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方法  13-14
    1.2.3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量度方法  14
    1.2.4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应用研究  14-15
  1.3 植物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15-18
    1.3.1 国外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16
    1.3.2 国内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16-18
  1.4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18-21
    1.4.1 化感物质种类与合成途径  18-19
    1.4.2 化感物质产生与释放途径  19
    1.4.3 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  19
    1.4.4 化感作用的生物检测方法  19-20
    1.4.5 化感作用的应用前景  20-21
  1.5 杜松的研究进展  21-23
    1.5.1 杜松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用途  21-22
    1.5.2 杜松的地理分布  22
    1.5.3 杜松研究概况  22-23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24
第二章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  24-27
  2.1 地理位置  24
  2.2 地质、地貌和土壤  24
  2.3 气候、水文和植被  24-27
第三章 宁夏贺兰山杜松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27-33
  3.1 研究方法  27-28
    3.1.1 样地的选择及其调查  27
    3.1.2 数据分析  27-28
  3.2 结果与分析  28-31
    3.2.1 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28
    3.2.2 群落垂直结构分析  28-30
    3.2.3 群落物种多样性  30-31
    3.2.4 杜松天然种群的郁闭度  31
    3.2.5 无性繁殖特性  31
  3.3 讨论  31-33
    3.3.1 宁夏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问题  31
    3.3.2 群落物种多样性问题  31-32
    3.3.3 杜松天然种群的郁闭度  32
    3.3.4 无性繁殖特性  32-33
第四章 杜松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研究  33-49
  4.1 材料与方法  33-34
    4.1.1 种群选择与材料采集  33
    4.1.2 性状测定方法  33
    4.1.3 统计分析  33-34
  4.2 结果与分析  34-46
    4.2.1 杜松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形态变异特征  34-35
    4.2.2 杜松各形态性状变异来源及种群间的表型分化  35
    4.2.3 杜松表型的形态变异特征  35-40
    4.2.4 杜松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0-41
    4.2.5 杜松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41
    4.2.6 杜松表型性状和生态因子相关关系  41-46
    4.2.7 杜松天然种群表型聚类分析  46
  4.3 讨论  46-49
    4.3.1 种群内与种群间表型变异特征  46-47
    4.3.2 表型变异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47-49
第五章 杜松化感作用研究  49-59
  5.1 材料与方法  49-50
    5.1.1 供试材料  49
    5.1.2 研究方法  49-50
  5.2 结果与分析  50-57
    5.2.1 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50-53
    5.2.2 挥发油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53
    5.2.3 凋落物水浸提液对2 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53-57
    5.2.4 酚类化感物质定性鉴定结果  57
  5.3 讨论  57-59
第六章 结论  59-61
  6.1 群落物种数量特征、多样性及郁闭度  59
  6.2 杜松的表型多样性  59
  6.3 杜松的化感作用  59
  6.4 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  59-61
参考文献  61-69
致谢  69-70
作者简介  70

相似论文

  1. 南京明城墙垂直墙体上维管植物多样性及传播机制研究,Q948.1
  2. 中条山麻栎群落数量生态研究,Q948
  3. 晋、陕、宁、蒙锦鸡儿群落生态特征研究,Q948
  4. 煤矿开采区植被退化定量监测与评价,Q948
  5. 水绵和刚毛藻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干扰作用对四种沉水植物的影响,X524
  6. 山西果园杂草数量生态与管理策略研究,S451
  7.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蜡梅遗传多样性研究,S685.99
  8.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9. 南平林分物种多样性分析评价研究,S718.5
  10. 中国喀喇昆仑山禾本科植物研究,Q948
  11.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研究,Q948
  12. 拟建福建泰宁—建宁高速公路评价区植被及物种多样性分析与评价,Q948
  13. 湖南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数字化平台的设计及构建,Q948
  14. 胶州湾中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研究,S932.4
  15. 青藏铁路格拉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几种主要乡土树种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S718.4
  16. 大岗山栎类次生林林分结构及生长规律研究,S718.5
  17. 长沙市郊典型林分林下植被与土壤养分特性研究,S718.5
  18. 水稻化感抑草作用的功能性状分析,S511
  19. 几株典型赤潮藻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研究,X55
  20. 武陵山地小花木荷群落学研究,Q948
  21. 长沙市区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Q958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植物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