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川西高原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作 者: 戚珊珊
导 师: 张小平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分离 内生放线菌 抑菌 鉴定
分类号: Q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放线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放线菌产生的大量生理活性物质,可作为抗菌剂、酶与酶制剂、抗病毒、抗肿瘤剂的来源。目前人们已完成了大量抗生素筛选工作,放线菌产生的新抗生素越难被发现,因此开始从不同的材料中寻找新的抗生素。植物中的内生放线菌与宿主在进化历程中长期共生,形成了独特的遗传和代谢体系,内生放线菌能够产生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在医药、农林、环境保护及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对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进行研究。利用4种选择性培养基,9种碳源,对采自四川西部高原地区的10种药用植物进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共计分离214株内生放线菌。不同植物,不同分离部位获得的内生放线菌数目均有较大差异。各种培养基的分离效果不同。改良高氏二号培养基和腐殖酸培养基分离效果较好。培养基抑制剂组合为:50μl/ml重铬酸钾和100μl/ml放线菌酮。这组抑制剂能够较好的抑制杂菌,对放线菌的生长影响较小。选择50株内生放线菌,检测其对3种植物病原菌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大多数内生放线菌能不同程度的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40株内生放线菌对植物病原菌产生抑制,17株内生放线菌对至少两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Y3101和Y3104,对三种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这两株菌分离自鼠尾草。抑菌试验说明供试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菌株能够拮抗植物病原菌,具有产生新的活性物质的潜力。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对内生放线菌类群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内生放线菌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对14株抑菌效果较好的内生放线菌,结合表型特征观察以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进行了初步鉴定。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Y3056被鉴定为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niger), Y3057为浅多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pluricolorescens), Y3066为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 Y3069为桑普逊链霉菌(Streptomyces sampsonii),Y3078为土味链霉菌(Streptomyces odor ifer), Y3083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 Y3087为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Y3095为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 Y3099为淤泥链霉菌(Streptomyces limosus), Y3101为褶皱链霉菌(Streptomyces plicatus),Y3103为杀真菌素链霉菌(Streptomycesfungicidicus), Y3104为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 Y3106为沙场链霉菌(Streptomyces arenae), Y3109为脱叶链霉菌(Streptomyces exfoliatus)。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文献综述  10-21
  1.1 植物内生菌  10-12
  1.2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研究进展  12-18
    1.2.1 植物内生放线菌  12-13
    1.2.2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  13-14
    1.2.3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14-18
  1.3 内生放线菌的应用  18-20
    1.3.1 内生放线菌的抗菌活性  19
    1.3.2 内生放线菌的抗虫活性  19-20
    1.3.3 内生放线菌的除草活性  20
  1.4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0-21
2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21-22
3 材料与方法  22-31
  3.1 实验材料  22-24
    3.1.1 生物材料  22
    3.1.2 培养基  22-23
    3.1.3 病原菌菌株  23
    3.1.4 试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23-24
  3.2 试验方法  24-26
    3.2.1 药用植物的采集及预处理  24
    3.2.2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  24-26
      3.2.2.1 样品的表面消毒  24-25
      3.2.2.2 表面消毒效果检查  25
      3.2.2.3 培养基和抑制剂的确定  25
      3.2.2.4 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培养  25
      3.2.2.5 内生放线菌的纯化  25
      3.2.2.6 菌株的保藏  25-26
  3.3 内生放线菌抑菌活性试验  26-28
  3.4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鉴定  28-31
    3.4.1 表型鉴定  28
    3.4.2 内生放线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  28-31
      3.4.2.1 放线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8-29
      3.4.2.2 16S rDNA的PCR扩增  29-30
      3.4.2.3 16S rDNA全序列测定  30
      3.4.2.4 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0-31
4 结果与分析  31-41
  4.1 表面消毒效果检验  31
  4.2 抑制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31-32
  4.3 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32-34
  4.4 内生放线菌的抑菌实验  34-36
  4.5 内生放线菌的表型观察  36-38
  4.6 内生放线菌的分子鉴定  38-41
    4.6.1 内生放线菌菌株系统发育树  39-41
5 结论与讨论  41-44
  5.1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分离结果讨论  41-43
  5.2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抑菌作用讨论  43
  5.3 供试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系统分类地位  43-44
6 总结与后续工作展望  44-47
  6.1 小结  44-45
  6.2 后续工作展望  45-47
参考文献  47-54
致谢  54-55
附录  55-73

相似论文

  1. 附面层抽吸对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TH453
  2. 缝隙式扩压叶栅流动机理研究,TK474.8
  3. 高温分离器布置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动力场影响的研究,TK229.66
  4.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5. 分离镜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及抖振抑制,TP273
  6.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7. 乙草胺降解株Y3B-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X172
  8.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9.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10. 三种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O621.13
  11.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12.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13.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14. 芴甲氧羰基-D-色氨酸及D-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O631.3
  15. 雪莲果低聚果糖提取分离及分析研究,TS255.1
  16.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17.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18. 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研究,R29
  19. 杨梅落果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TQ914.1
  20.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21. rd29A驱动RdreBlBI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