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

作 者: 阳晓昀
导 师: 刘明慧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财政学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发展历程 国际经验 对策建议
分类号: F81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060次
引 用: 1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的保证,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9亿农业人口的泱泱大国而言,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在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落后、农民贫困的现象普遍存在,“三农”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现,亟待解决。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支持的手段除了政策倾斜,更重要的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建立有效的支农机制。政府从“十五”时期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起,就一直强调对“三农”的投入;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完善对农民的增收减负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可见,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合理分配财政支农资金,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是当前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依据财政学的基本理论,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基本结构如下:导论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对国外相关理论和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此外,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一部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一般分析。这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然后从农业的基础地位、特殊性等方面入手,结合公共品理论和我国国情分析了财政支农的理论依据和我国财政支农的必然性。第二部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现实考察。本部分首先将建国至今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然后运用统计数据及图表分别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结构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根据第二部分的内容,本部分总结出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有待提高、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农职责不明确、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第四部分:财政支农支出的国际经验与借鉴。本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WTO《农业协议》关于国内支持条款的主要内容;然后考察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日本)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为适应WTO规则所进行的财政支农支出政策调整;最后根据国外经验得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第五部分: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对策建议。本部分综合前文分析,提出了确保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稳定增长、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支农的事权、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根据WTO规则调整我国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等建议;并强调应跟进相关配套措施,如:完善我国关于财政支农的法律法规、发展面向农业的投融资体制、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培训等。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0
导论  10-20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0-11
  二、文献综述  11-17
    (一) 国外研究述评  11-14
    (二) 国内研究述评  14-17
  三、研究方法  17-18
  四、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8-20
第一部分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一般分析  20-31
  一、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界定  20-21
  二、财政支农的理论依据  21-28
    (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1-23
    (二) 农业的特殊性  23-26
    (三) 农业领域的市场失灵表现  26-28
  三、我国财政支农的必然性分析  28-31
第二部分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现实考察  31-56
  一、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历程  31-36
    (一) 初始阶段(1950~1957年)  31-32
    (二) 弱化、波动阶段(1958~1979年)  32
    (三) 体制改革和整固阶段(1980~1992年)  32-33
    (四) 强化阶段(1993~2003年)  33-34
    (五) 高度重视农业的攻坚阶段(2004年至今)  34-36
  二、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状况的实证分析  36-56
    (一) 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分析  36-46
    (二) 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分析  46-51
    (三)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51-56
第三部分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6-66
  一、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有待提高  56-59
    (一) 财政支农政策影响支农支出规模  56
    (二) 财政收支相对规模的制约  56-58
    (三) 财政支出结构的制约  58-59
  二、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59-62
    (一) “两类资金”比例失调  59-60
    (二) 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  60-61
    (三) 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61-62
  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农职责不明确  62-63
  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63-66
    (一) 财政支农支出预算资金不到位  64
    (二)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权限分散  64-65
    (三)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缺乏评估和监管机制  65-66
第四部分 财政支农支出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66-80
  一、WTO《农业协议》与部分国家(地区)的财政支农政策  66-74
    (一) WTO《农业协议》  66-67
    (二)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财政支农政策  67-74
  二、国外经验对我国财政支农的启示  74-80
    (一) 农业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74-75
    (二) 财政支农政策要符合本国国情  75-76
    (三) 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76-77
    (四) 支农方式多样化  77-80
第五部分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对策建议  80-93
  一、确保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稳定增长  80-81
  二、优化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81-84
    (一) 明确财政支农重点  81-83
    (二)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的事权  83-84
  三、提高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84-87
    (一) 整合支农资金  84-85
    (二) 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85-86
    (三) 建立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  86-87
  四、根据WTO规则调整我国财政农业补贴政策  87-88
  五、相关配套措施  88-93
    (一) 完善我国关于财政支农的法律法规  88-89
    (二) 发展面向农业的投融资体制  89-90
    (三)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90
    (四) 重视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培训  90-93
附录: “黄箱”和“绿箱”政策的实施范围  93-95
参考文献  95-100
后记  100-101

相似论文

  1.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2.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G719.2
  3. 盐城蚕桑业发展研究,F326.3
  4. 吉林市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F249.26
  5.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6. 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60-4
  7. 促进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G633.3
  8. 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教育研究,G718.5
  9.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山西焦化产业现状分析,F426.72
  10.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研究,G206
  11. 兰州石化公司员工培训管理改进研究,F426.72
  12. 江西省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F224
  13. 完善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问题研究,X43
  14. 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分析与思考,F299.24
  15. 我国小学学校信息公开问题及对策研究,G627
  16. 章丘市土地整理现存问题研究,F301
  17. 小议劳务派遣中现存的问题和对策,D922.5
  18. 中国微博客的发展困境和策略研究,G206
  19. 石家庄烟草物流中心逆向物流问题研究,F426.8
  20. 我国开征碳税问题的研究,F205
  21. 江西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及计量分析,F426.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财政、国家财政 > 中国财政 > 农村财政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