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云霄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作 者: 杨旭升
导 师: 朱朝枝;孙志刚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农村与区域发展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发展 批把 竞争力 效益 政策建议
分类号: F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发展地区特色农业,走特色农业之路是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地区农业发展,增加地区农民收入,繁荣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由于适宜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种资源和区位条件,云霄县非常适合发展特色农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云霄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农民增收比较缓慢。如何改变当地特色农业的现状,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特色农业之路,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意义重大。本文在详细考察云霄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归纳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典型调查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云霄县特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本文第一部分指出云霄县发展特色农业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对特色农业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包括特色农业的经济学涵义、发展特色农业的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特色农业的识别与评价;第三部分则详细分析了云霄县发展特色农业的的条件,包括自然资源禀赋、科技支撑体系、区位条件,政策供给,产品优势等五个方面。第四部分以云霄枇杷为例对云霄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介绍了云霄县枇杷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第五部分是针对云霄县枇杷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发展对策;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8
Abstract  8-9
1 前言  9-14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0-1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1-13
  1.3 研究内容  13
  1.4 研究方法  13-14
  1.5 技术路线图  14
2 特色农业的理论分析  14-22
  2.1 特色的经济学涵义  14-15
  2.2 有关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理论  15-16
    2.2.1 农业产业一体化理论  15
    2.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工理论  15-16
  2.3 特色农业的识别与评价  16-22
    2.3.1 特色农业的内涵  16-18
    2.3.2 特色农业的基本特征  18-19
    2.3.3 特色农业的影响因素  19-20
    2.3.4 特色农业的评价  20-21
    2.3.5 定量分析与评价  21-22
3 云霄县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  22-26
  3.1 自然资源禀赋  22-23
    3.1.1 地形地貌  22
    3.1.2 气候资源  22-23
    3.1.3 土地资源  23
  3.2 农业资源禀赋  23
  3.3 区位条件  23-24
  3.4 社会经济条件  24
  3.5 政策供给  24-25
  3.6 产品优势  25-26
    3.6.1 枇杷及其加工品  25
    3.6.2 无公害蔬菜  25-26
    3.6.3 其它优势产品  26
4 云霄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案例研究——以枇杷为例  26-33
  4.1 云霄县枇杷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26-31
    4.1.1 枇杷种植现状  26-27
    4.1.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现状  27-28
    4.1.3 枇杷标准化生产现状  28-29
    4.1.4 枇杷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29-30
    4.1.5 基地建设现状  30
    4.1.6 枇杷品牌建设现状  30-31
    4.1.7 枇杷市场销路开拓现状  31
  4.2 云霄县枇杷产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33
    4.2.1 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人员素质偏低  31-32
    4.2.2 标准化生产技术到位率不高  32
    4.2.3 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辐射能力弱  32
    4.2.4 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不健全  32-33
5 云霄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33-37
  5.1 壮大专业化服务队伍,缓解劳动力短缺矛盾  33
  5.2 加强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科技推广与应用,保持持续竞争力  33-34
  5.3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枇杷生产组织化程度,改善农民风险抵御能力  34
  5.4 积极开拓销售市场,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  34-35
  5.5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35
  5.6 加快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提升聚集效益  35-36
  5.7 积极推进枇杷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枇杷品质  36-37
  5.8 建立一套完整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体系,建立良种储备制度  37
  5.9 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信息服务功能  37
6 结论  37-39
参考文献  39-41
致谢  41-42
作者简介  42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3.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4.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5.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6.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7.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8.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9.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10.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11.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2.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13.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4.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5.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规则看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态势,G831.3
  16.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7.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9.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630
  20.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21. 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G83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地方农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