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上市公司MBO定价公允性评价的研究

作 者: 梁若英
导 师: 郭化林
学 校: 浙江财经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定价 公允性 评价
分类号: F276.6;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英文简称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者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与国外MBO单纯作为一种市场化的企业并购工具不同,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更多的担负着产权改革重任,尤其是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产权不明晰以及国有股减持退出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动机大大超出其本身的商业价值。而对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上市公司而言更加的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业绩。也正是因为此,管理层收购在出现之初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与追捧。但是,因为我国特殊国情造成的股权分割、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不健全使得不能准确判断管理层收购的交易价格是否真实公允反映了企业的产权价值,是否造成了国有和集体资产的流失,因此造成了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实施和发展的主要困境。本文正是围绕“管理层收购定价公允性”的主题进行研究开来。全文共有五章,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文章先介绍了MBO在国内外的发展进程以及国内的政策背景,并对MBO的定价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分析。第二章在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对公允性的含义进行了广泛地阐述,并具体论述了公允性评价原则的理论基础,为下文研究定价公允性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第三章的实证分析从财务角度考察MBO定价公允性的影响因素。具体先从MBO参与者、企业自身价值、国家政策法规以及对管理层历史贡献的认定四个方面来阐述它们对交易价格的影响作用;再通过回归方法对选取的74次交易活动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发掘实际股权转让中交易价格的显著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第四章则从证券法中“三公”原则为切入点,按照从上而下的逻辑,并结合前文实证分析的结果,选取其中显著性较高的三个财务因素作为衡量定价公允性的定量指标,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公允性评价体系,并利用模糊工具对影响价格的定性因素进行模糊量化,最后引入案例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应用。最后一章对全文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和不足之处。论文的最大特色主要体现在对MBO定价公允性的全面实证分析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引入了三个虚拟变量作为影响因素。分别是管理层收购阶段、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是否大于6%和转让股权性质,希望通过前两个指标来考察我国的政策规定对交易价格的影响,后一个虚拟变量旨在衡量政府部门和管理层在实际收购交易时是否会考虑具体的股权性质。第二,根据实证分析结论,从公允性的广义含义扩展开来,构建MBO定价公允性的指标体系,有效地对定性因素进行模糊量化,为定价公允性的判断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法。第三,根据前文的实证分析和评价体系,设想一套优化的定价程序,建议在竞价过程中使用听证会制度、问责制度以及完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说,通过搜集接近10年的数据,论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交易价格有了更全面的分析,突破以往研究样本数据少的限制,结果也相对更具说服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定价评价体系,为MBO在中国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个参考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第一章 绪论  9-23
  第一节 研究背景  9-11
  第二节 MBO 定价的研究现状  11-18
  第三节 MBO 定价公允性问题的提出  18-19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9-20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20-21
  第六节 研究框架及内容  21-23
第二章 MBO 及其定价公允性评价理论  23-33
  第一节 MBO 的理论基础  23-27
  第二节 公允性含义的理论  27-29
  第三节 公允性评价原则的理论基础  29-33
第三章 上市公司MBO 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3-50
  第一节 上市公司MBO 定价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33-36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MBO 定价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36-47
  第三节 实证结论比较与分析  47-50
第四章 上市公司MBO 公允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0-67
  第一节 公允性评价体系构建的三公原则  50-55
  第二节 MBO 定价公允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5-61
  第三节 MBO 定价公允性评价体系的应用  61-65
  第四节 优化的定价程序  65-67
第五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不足  67-71
  第一节 本文结论  67-68
  第二节 政策建议  68-69
  第三节 局限性  69-71
参考文献  71-75
附录  75-76
致谢  76-77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6.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7.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8.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0.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3.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4.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5.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6.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7.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8.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19.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20.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2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