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集体记忆与精英行动

作 者: 张雷
导 师: 易剑东
学 校: 北京体育大学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 宗族 集体记忆 精英 共同体 场域 社会资本
分类号: G852.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借助社会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并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以太极拳发源地河南陈家沟为个案,探讨该村落宗族中以太极拳为文化内核的集体记忆与其精英行动在历史变迁中的互动,进而客观地揭示其内在相互的关系,以期为太极拳文化的深入研究采集社会学、人类学的个案素材。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田野描述及理论分析,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陈家沟,精英行动不断创造着宗族新的集体记忆,这些充满意趣和传奇的故事不断堆积,在这样选择性记忆中成长的精英,便自觉地依附于同一文化属性-太极拳,这种文化遗产已经内生为产生宗族内聚力的精神依托,甚至上升为部分精英的准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世俗的文化影响着该宗族的生存形态。(2)陈家沟的陈氏宗族在传承太极拳的过程中,滋生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核,她在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形态、政治取向下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和扩散力,不过这有赖于外部条件的支持和内在属性的变化。(3)在普遍缺乏宗族意识的中原地区,陈家沟的陈氏宗族并不拥有更为特殊的仪式,在“大共同体”过去的行动中,宗族集体记忆所依赖的物质元素也基本被摧毁,然而在陈家沟以太极拳师承传递为表征的若干实力单元的互动关系,则呈现出较深的文化归属的矛盾和内聚力,这种分化和粘合改变了以血缘认同为象征的宗族的内部格局,使宗族的发展具有了一种内生的张力。这些证据亦对解构所谓传统宗族范式的理论框架提供了潜在的可能。(4)借助于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宗族的集体记忆被强化,与精英的行动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而陈氏太极拳传递表中更多当代女性和非陈姓成员的收录,显示在社会转型期,家族传统的重建刺激了扩大自身社会资本的内在需求。(5)宗族精英通过太极拳在不断拓展存在“场域”的行动中,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主动或被动地依附于不同的组织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利益并非是陈家沟人传承太极拳文化的首要动因,不过现在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成为某些人的主要动机。由于太极拳特殊的文化属性,一些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开发行为已经对这块文化土壤的生存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危害。(6)依托太极拳的巨大文化魅力和时空穿透力,陈家沟这个偏僻而相对封闭的村落,却不可替代地扮演起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先锋角色,甚至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其中潜藏的内在机制,对中国其他类型的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存在借鉴和示范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5
1 导论  5-19
  1.1 研究选题与意义  5-7
    1.1.1 研究选题的形成  5-6
    1.1.2 研究设想与意义  6-7
  1.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7-12
    1.2.1 集体记忆理论的回顾  7-8
    1.2.2 精英理论研究的回顾与“精英行动─集体记忆”的理论建构  8-11
    1.2.3 社会人类学对汉人社区村落、宗族研究的进展  11-12
    1.2.4 研究假设  12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4
    1.3.1 研究对象  12
    1.3.2 研究方法论  12-13
    1.3.3 具体研究方法  13-14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14-19
    1.4.1 集体记忆  14-15
    1.4.2 精英  15-16
    1.4.3 共同体  16-17
    1.4.4 场域  17-18
    1.4.5 社会资本  18-19
2 温县及陈家沟的概况  19-21
  2.1 温县的历史沿革和地理概况  19
  2.2 陈家沟的概况  19-21
3 陈氏宗族集体的记忆  21-32
  3.1 集体记忆中宗族的来历及开基祖  21-22
  3.2 集体记忆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立、发展和演变  22-23
  3.3 陈氏家庙与宗族的集体记忆  23-26
    3.3.1 家庙—陈氏宗族集体记忆的象征  23-24
    3.3.2 重修家庙过程中集体记忆对宗族精英的选择性确认  24-25
    3.3.3 讨论  25-26
  3.4 陈氏宗族集体记忆的文本  26-28
    3.4.1 牒谱—陈氏宗族集体记忆的文本之一  26-27
    3.4.2 续修牒谱过程中集体记忆对宗族精英的选择性确认  27
    3.4.3 后革命氛围中陈氏宗族精英舍命保全集体记忆文本的行动  27-28
    3.4.4 讨论  28
  3.5 地方志、拳志—官方文本对宗族集体记忆的强化  28-31
  3.6 “杨露禅学拳处”的修建—一个外部力量的嵌入对集体记忆的选择性强化  31
  3.7 小结  31-32
4 陈氏宗族集体记忆中精英的行动  32-47
  4.1 集体记忆中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的行动  32-34
    4.1.1 集体记忆中陈王廷怒杀鼓吏的行动  32-33
    4.1.2 集体记忆中陈王廷创拳的行动  33-34
  4.2 明清时期陈氏宗族精英在“元场域”中的行动  34-37
    4.2.1 大天神、二天神“双英破敌”  34
    4.2.2 陈家沟仲甡、季甡智取“大头王”  34-36
    4.2.3 八旬陈公兆力斗疯牛  36-37
    4.2.4 陈继夏结识苌乃周  37
  4.3 社会激变时期陈氏宗族精英的行动  37-39
    4.3.1 陈氏宗族精英扩大社会资本的行动  37-38
    4.3.2 大灾荒中陈氏宗族精英的行动  38-39
  4.4 后革命氛围中陈氏宗族精英的行动  39-41
    4.4.1 后革命氛围中“小共同体”内、外宗族精英话语权威的不断跌落  39-40
    4.4.2 毛主席语录对精英行动有限的支持  40
    4.4.3 邓小平题词与日本人到访对精英行动持续的推动  40-41
  4.5 改革开放后陈氏宗族精英的行动  41-43
    4.5.1 陈氏宗族精英在海外场域的行动  41-42
    4.5.2 陈氏宗族精英将“太极拳”市场化的行动  42-43
  4.6 陈氏宗族集体记忆中女性精英的行动  43-44
  4.7 “小架”和“大架”—精英行动在内部的博弈  44-45
  4.8 小结  45-47
    4.8.1 陈氏宗族集体记忆与精英行动的互动  45-46
    4.8.2 从场域、话语与组织三维建构中对陈氏宗族精英的行动的解析  46-47
5 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47-48
  5.1 结论  47
  5.2 后续研究建议  47-48
6 致谢  48-49
7 主要参考文献  49-51
详细摘要  51-52

相似论文

  1.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2. 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有效实现,G424.21
  3. 教师自主发展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51.1
  4. “教学做合一”式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与实践,G622.4
  5. 微博:草根话语权的假象,G206
  6.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7. 农村宗族活动中族员的行为策略研究,C912.82
  8. 依托网络教研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G434
  9.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研究,G434
  10.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中职教研活动重构,G717
  11. 师生共同体视野下的幸福教育,G456
  12. 大学生学习绩效提升研究,G642.0
  13. 农村精英转化的政治传播策略,G206
  14. 中国报纸副刊编辑形态与文化建构研究,G213
  15. 网络传播中的精英现象探究,G206
  16. 论库恩科学合理性思想,N02
  17. 与生活对话,J209.2
  18. 浅析民间信仰与宗族聚居村落维系,K892
  19. 从虚拟到现实—试析虚拟社区之传播明星地位对现实生活中人脉的影响,G206
  20. 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G635.1
  21. 知识的黏着性、组织社会资本对零售企业跨国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F72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 > 中国武术 > 拳术 > 太极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