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应用热激处理抑制蝴蝶兰组培褐变
作 者: 杨玲
导 师: 黄绵佳;葛红
学 校: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热激处理 褐变 蝴蝶兰 组织培养 总酚 PAL PPO POD
分类号: S68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3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蝴蝶兰(Phalaenopsis sp.)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是一种高附加值的花卉产品。蝴蝶兰为单茎气生兰,分株繁殖系数很低,组织培养是蝴蝶兰的主要繁殖手段,但其组培中存在着褐变现象,严重时可导致外植体死亡,是制约蝴蝶兰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难题。人们采用了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但是,或因抑制褐变效率不高,或会导致分化率下降,或者是操作程序复杂、生产成本增加,使得这些方法在规模化生产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可用于规模化生产的可靠方法。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热激处理有抑制褐变的显著效果。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用热激方法抑制蝴蝶兰组培褐变的报道。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摸索出一条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抑制褐变的新方法,即采用热激处理来减轻蝴蝶兰组培过程中褐变的发生。本研究以蝴蝶兰为材料,研究分析了其培养过程中的褐变规律;研究了热激处理对蝴蝶兰褐变指数、总酚含量、以及褐变相关酶(如PAL、PPO和POD)活性的影响,进而探索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控制褐变所需的最佳热激处理条件,包括热激处理温度,热激处理时间及热激处理后恢复时间。另外,研究了热激处理对蝴蝶兰不同品种组培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45℃条件下,6分钟的热激处理,经过48小时后进行切割接种的蝴蝶兰叶片,能显著减轻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的发生。在该热激条件下,接种后第十五天,采用热激处理的褐变指数比未经热激处理的降低了约4倍;接种后第9天,各处理总酚含量变化最大(总酚含量的变化量是指第9天的值与初始值之差),热激处理后的总酚含量的增量与对照总酚含量的增量相比,降低了3倍。热激处理对褐变相关酶的活性也有显著影响,接种后第9天时,热激处理组与对照组PAL活性差异最大,对照的PAL活性比接种时增大了近5倍,而热激处理后只增加了不足2倍;接种后第3天,对照的POD活性比初始值增大了3倍,而热激处理后的POD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PO的活性变化虽然没有POD那样明显,但经热激处理后的PPO活性也显著低于对照。因而,应用热激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蝴蝶兰组培过程中发生的褐变,并能抑制褐变过程中总酚含量及PAL、PPO、POD三种酶活性的增加。2、对不同蝴蝶兰品种(20个品种)的研究还发现,不同花色的蝴蝶兰品种所固有的总酚含量与褐变指数无相关性,而褐变指数却有随褐变前后总酚含量的变化量变化的趋势,即总酚含量变化量越大,褐变指数越大。3、对三种不同花色蝴蝶兰品种(F5、15和B3)进行热激处理的研究表明,采用热激处理能够显著减少褐变较重的品种(15和B3)中总酚的含量的变化,并降低褐变相关酶(PAL、PPO、POD)的活性,从而减轻蝴蝶兰培养过程中褐变的发生。因此,应用热激处理抑褐变较重的蝴蝶兰品种组培褐变具有潜在的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试验将热激处理应用于控制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普遍发生的褐变,尝试了一种新的高效安全的控制褐变的方法,这对于规模化、工厂化生产高质量的蝴蝶兰种苗具有指导意义。
|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1 前言 10-24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褐变研究 10-11 1.2 与褐变相关的酚类与酶 11-15 1.2.1 酚类物质 11-13 1.2.2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13-14 1.2.3 多酚氧化酶(PPO) 14-15 1.2.4 过氧化物酶(POD) 15 1.3 植物中的热激反应和热休克蛋白 15-17 1.4 迄今防止褐变的方法 17-20 1.4.1 培养基中加入褐化抑制剂 17-18 1.4.2 培养基中加入吸附剂 18 1.4.3 控制培养条件 18-20 1.5 热激处理在褐变中的应用 20-21 1.6 蝴蝶兰组培褐变研究进展 21-23 1.7 本项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3-24 2 材料与方法 24-31 2.1 试验材料 24-25 2.2 实验设计 25-28 2.2.1 热激处理最佳条件的研究 25-27 2.2.2 热激处理对不同花色品种蝴蝶兰组培褐变的影响 27-28 2.3 测定方法 28-30 2.3.1 褐变指数 28 2.3.2 总酚含量测定 28-29 2.3.3 PAL 活性测定 29 2.3.4 PPO 活性测定 29 2.3.5 POD 活性测定 29-30 2.4 主要仪器与试剂 30-31 2.4.1 仪器设备 30 2.4.2 主要试剂 30-31 3 结果与分析 31-53 3.1 热激处理最佳条件的研究 31-45 3.1.1 不同6-BA 浓度与褐变的关系 31-32 3.1.2 致死温度 32-33 3.1.3 热激温度的选择 33-37 3.1.4 热激时间的影响 37-41 3.1.5 热激恢复时间的影响 41-45 3.2 热激处理对蝴蝶兰不同花色品种组培褐变的影响 45-53 3.2.1 不同花色蝴蝶兰品种组培褐变规律研究 45-48 3.2.2 热激在三种蝴蝶兰品种中对褐变抑制作用 48-52 3.2.3 热激处理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 52-53 4 讨论 53-66 4.1 抑制蝴蝶兰褐变的最佳热激条件 53-58 4.1.1 热激的温度 53-56 4.1.2 热激时间 56-57 4.1.3 热激的恢复时间 57-58 4.2 热激处理可以显著抑制蝴蝶兰褐变 58-59 4.3 热激处理对总酚及其相关酶影响的可能机制 59-63 4.3.1 热激处理影响总酚含量的可能机制 59-61 4.3.2 热激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 61-63 4.4 热激处理抑制蝴蝶兰褐变具有潜在的广泛的应用价值 63-65 4.4.1 不同花色蝴蝶兰品种组培褐变规律研究 63-64 4.4.2 热激对褐变严重的花色品种的褐变抑制效果显著 64-65 4.5 热激处理抑制蝴蝶兰组培褐变的应用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65-66 5 结论 66-67 参考文献 67-77 附录 77-78 缩略词表 78-79 附图 79-81 致谢 81
|
相似论文
- 曲拉精制干酪素褐变因素及工艺优化研究,TS252.5
- 牡蛎蛋白饮料色泽变化及其控制技术研究,TS254.4
-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Q949.93
- β-半乳糖苷酶固定化及低乳糖奶制备技术的研究,TS252.4
- 环境因子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S685.11
- 蝴蝶兰新品种‘恒巨双龙’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S682.31
- 蝴蝶兰花序分生组织基因LFY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蝴蝶兰的遗传转化,S682.31
- 豆梨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形成机制及其恢复技术研究,S661.2
- 梨栽培品种制汁适应性及其褐变的生理基础研究,S661.2
- 蝴蝶兰(Phalaenopsis)脱毒快繁关键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S682.31
- 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研发及在园林植物组培中的应用,S688
- 大豆花叶病毒保存方法及安徽省大豆主产区SMV株系动态变化的研究,S435.651
- 高丛蓝莓组培体系及种子萌发率的建模研究,S663.9
- 光环境调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Q945
- 滨梅繁殖技术初步研究,S685.99
- 桂花糯米糖藕食品的工艺研究,TS255.5
- 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的凤仙花突变体组织培养及其诱变机制分析,S681.1
- 地被植物勋章菊在苏州地区的引种及应用研究,S688.4
- 山核桃合子胚发育、体胚再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664.1
- 早春短命植物绵果荠植株再生体系建立,S567.23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 > 多年生花卉类 > 其他花卉类 > 兰科植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