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

作 者: 吴姝妍
导 师: 曾华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选择 货币供应量 利率 协整检验
分类号: F8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测和直接调控的并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的金融指标。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常常不能直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只能通过调控那些与最终目标有密切联系的中介目标,从而间接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若要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必须首先掌握有关最终目标的资料信息,以便据以相机抉择,变动和操纵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因而,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取向,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展变化的分析,总结出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经验启示;采用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量、GDP、CPI、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近14年来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检验货币供应量及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论文给出了检验结果,得出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仍具有一定效力,但其有效性下降,而且将最终不适宜作为中介目标;利率虽然和最终目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较强的可控性,但在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以及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之前,利率还不能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结论。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应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层次、改善制度环境等手段,提高货币供应量的效力;同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发展金融市场,在条件成熟时,将利率引入中介目标。论文具体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协整分析理论综述;第三章为中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第四章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第五章为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第六章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政策建议;第七章为结束语。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引言  10-20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0-11
  1.2 本文研究方法  11-12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12-13
  1.4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20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3-16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6-20
第二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协整分析理论综述  20-34
  2.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设立的原因、意义及标准  20-22
    2.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设立的原因及意义  20-21
    2.1.2 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21-22
  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相关理论  22-29
    2.2.1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  22-23
    2.2.2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  23-25
    2.2.3 中介目标最适度选择理论  25-26
    2.2.4 汇率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  26-27
    2.2.5 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  27-28
    2.2.6 以银行信贷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  28-29
  2.3 协整分析理论  29-34
    2.3.1 协整关系  29-30
    2.3.2 协整检验  30-32
    2.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32-34
第三章 中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34-44
  3.1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过程  34-37
    3.1.1 美国中介目标的变化  34-35
    3.1.2 英国中介目标的变化  35
    3.1.3 加拿大中介目标的变化  35-36
    3.1.4 德国中介目标的变化  36
    3.1.5 瑞士中介目标的变化  36-37
  3.2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介目标的变化  37-38
  3.3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发展变化  38-40
  3.4 国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40-44
第四章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44-58
  4.1 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相关性的基本分析  44-45
  4.2 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相关性的实证检验  45-50
    4.2.1 变量、样本空间的选取和数据说明  45-47
    4.2.2 实证分析结果  47-50
  4.3 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分析  50-56
    4.3.1 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基本分析  50-53
    4.3.2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可控性减弱的原因  53-56
  4.4 本章小结  56-58
第五章 利率作为我国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58-66
  5.1 我国利率体制改革历程  58-59
  5.2 利率作为我国中介目标相关性的实证检验  59-62
    5.2.1 变量、样本空间的选取和数据说明  59-61
    5.2.2 实证分析结果  61-62
  5.3 利率作为我国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分析  62-63
  5.4 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分析  63-65
  5.5 本章小结  65-66
第六章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政策建议  66-72
  6.1 增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力  66-68
    6.1.1 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体系  66
    6.1.2 将货币政策的规则与灵活性有效结合起来  66-67
    6.1.3 加快经济金融体制改革  67-68
  6.2 创造条件使利率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68-72
    6.2.1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68-69
    6.2.2 完善与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69-70
    6.2.3 循序渐进将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70-72
第七章 结束语  72-74
参考文献  74-78
致谢  78-7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9

相似论文

  1.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2.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F224
  3. 我国股市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F822.0;F224
  4.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传导方向的再研究,F224
  5. 江苏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127;F224
  6.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F822.0;F224
  7. 基于金融支持的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224
  8. 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问题研究,F832.51;F822.0
  9. 我国区域性中小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研究,F832.2
  10.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F224
  11. 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国际汇市联动分析,F831.52;F224
  12. 我国利率政策与经济周期研究,F822.0;F124
  13. 资产价格的波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F822.0;F224
  14. 基于货币错配视角下的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F224
  15. 资产负债管理在哈尔滨银行的应用研究,F832.2
  16. 利率波动周期与中美比较,F837.12;F224
  17. 基于双方违约风险的利率互换定价模型研究,F224
  18. 货币供应量对CPI变动影响的实证研究,F726;F224
  19. 结构性投资产品的定价与实证研究,F830.91
  20.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F812.0;F224
  21. 基于单指标模型的投资组合影响因素分析,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货币 > 中国货币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