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作 者: 邬国斌
导 师: 梁安民
学 校: 广西医科大学
专 业: 肿瘤外科学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抗原呈递 细胞免疫 诱导 激活
分类号: R7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 DC,探讨 DC 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 方法:从人外周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4(rhIL-4)诱导扩增 DC。在双相倒置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 DC 的形态结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DC 细胞表型。体外细胞实验 1:分别以 DC 及巨噬细胞(Mφ)作为刺激细胞,诱导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比较两者诱导激发 MLR 的能力。体外细胞实验 2:DC 分别与 BEL-7402 和 Reh 在 20:1、10:1、5:1 三种效靶比下与效应细胞共同培养 18h,检测 DC 在不同效靶比下对两种癌细胞株的杀伤率。体外细胞实验 3:两组效应细胞 CD3AK 细胞+DC 和 CD3AK 细胞分别与 BEL-7402均采用 20:1 与 10:l 两种效靶比共同培养,检测 CD3AK 细胞对 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杀伤率。动物实验 1:从 C57BL/6 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 DC 并用 B16 肿瘤抗原肽冲击致敏。取正常 C57BL/6 小鼠 30 只,随机分 3 组分别用抗原肽刺激的 DC、DC 或 HBSS 平衡盐溶液进行小鼠体内免疫。先取每组两只小鼠的脾脏 T 淋巴细胞在体外诱导 CTL 活性,比较每组 CTL 杀伤活性。动物实验 2:用三组余下的小鼠分别皮下接种活的 B16 黑色素瘤细胞,比较观察每组瘤体的生长情况。动物实验 3:制备用 3LL 肿瘤抗原肽冲击致敏的小鼠骨髓 DC。正常 C57BL/6 小鼠 24 只,接种 3LL 细胞均长出肺转移瘤。 2<WP=5>随机分三组分别用经 3LL 肿瘤抗原肽冲击致敏的 DC、DC 或 HBSS 平衡盐溶液治疗,35 天后比较每组小鼠肺重量并计数肺内肿瘤结节。 结果:在双相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第 7d 的悬浮细胞大部分具有典型 DC形态特征,细胞表面粗糙,有大量皱折和不规则突起。电镜下观察 DC 细胞胞膜伸出长短不一的突起,细胞核染色较深,形态不规则,多偏于一端,胞浆内富含线粒体,较少溶酶体。由 2.9×105DC 前体扩增至 7.1×106 成熟 DC,扩增了 24.5 倍,培养的第 7~15d 增殖最明显,增殖 24.5~37.5 倍。培养至第 15d,DC 纯度达 80%以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DC 中度表达 CD1a,高表达 CD86、CD40、HLA-DR 等相对特异性标志。体外细胞实验 1:DC 具有较 Mφ更强的激发 MLR 的能力,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体外细胞实验 2:DC 在20∶1、10∶1、5∶1 三种效靶比下对 BEL-7402 细胞和 Reh 细胞均无明显的直接杀伤作用。体外细胞实验 3:CD3AK+DC 实验组 20∶1 与 10∶l 两种效靶比下对 BEL-7402 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 CD3AK 对照组(P<0.01)。动物实验 1:B16 细胞肿瘤抗原肽致敏的骨髓 DC 比未经致敏的 DC 更有效诱导特异性 CTL 细胞毒活性(P<0.01)。HBSS 处理组不能诱导 CTL 细胞毒活性。动物实验 2:B-16 抗原肽刺激的 DC 免疫的小鼠接种 9 天后均未长出肿瘤,未致敏 DC 免疫小鼠能有效抵抗 B16 肿瘤的生长,但不如肿瘤抗原肽刺激的 DC更有效,二者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而 HBSS 对照组所有小鼠均长出肿瘤。动物实验 3:HBSS 对照组小鼠的肺脏重约为 600 mg,肺内肿瘤结节数86.3±21.7,并见多个结节连成块状。未致敏 DC 治疗组小鼠的肺脏重 423mg,肺内肿瘤结节数 67.7±16.1(与 HBSS 对照组比较 P<0.05);抗原肽刺激的DC 治疗组肺重平均约为 312mg,肺内肿瘤结节数 23.6±8.7(与 DC 治疗组 3<WP=6>比较 P<0.01)。结论:1、可从人外周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 rhGM-CSF 和 rhIL-4 联合诱导扩增生成大量 DC。2 DC 具有较 Mφ更强的激发 MLR 的能力,并可辅助增强 CD3AK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3、体外培养细胞实验证明 DC 对肿瘤细胞无明显的直接杀伤作用。4、动物实验提示抗原肽刺激的 DC 具有很强的免疫保护作用,能明显增强小鼠体内免疫细胞(如 CTL)抵抗肿瘤发生、生长的过程。5、DC 是一类作用很强的抗原呈递细胞,能呈递肿瘤抗原物质,增强体内、外免疫效应细胞的杀灭肿瘤细胞作用。

全文目录


一、 本文主要缩略语  3-4
二、 中文摘要  4-9
三、 英文摘要  9-15
四、 前言  15-16
五、 主要试剂与仪器  16-18
六、 第一部分树突状细胞的基础研究  18-28
七、 第二部分树突状细胞的临床研究  28-35
八、 小结  35-36
九、 讨论  36-41
十、 参考文献  41-43
十一、 综述  43-56
十二、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数字电路内建自测试方法的研究,TN79
  2. 延胡索乙素的立体选择性代谢及其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R96
  3. TRAIL对肿瘤侵润CD4~+CD25~+ Treg的调节作用,R730.2
  4.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前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65.13
  5. 槐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用于间型脉孢菌产纤维素酶的诱导研究,TQ925
  6. BABA诱导对黄瓜霜霉病抗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S436.421
  7. 水稻白叶枯病菌受寄主诱导表达基因的鉴定及致病功能研究,S435.111.4
  8. 水稻pib基因内含子1、2对Pib启动子活性影响的转基因分析,S511
  9. 茉莉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S567.239
  10. 血红素加氧酶参与细胞分裂素对暗诱导小麦离体叶片衰老的缓解作用,S512.1
  11. 柱头外露性状应用于棉花杂交制种及其诱导效应研究,S562
  12. 四倍体菊花脑的离体诱导及其育种利用研究,S636.9
  13. 小鼠脂肪源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成骨诱导前后造血调控相关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R329
  14. 树突状细胞在多柔比星诱导的大鼠肾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R692.5
  15. Pib基因启动子3’端缺失体的暗诱导特性分析,S511
  16. HIF-1α在犬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中的表达及意义,R654.1
  17.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样(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R622
  18. 青枯菌PopW蛋白诱导植物抗病功能研究及其转基因烟草的构建,S572
  19. P-选择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免疫功能成熟的影响,R543.5
  20. 细菌发酵液诱导大豆抗寒及抗病性研究,S435.651
  21. 花期可控型菊花新种质的研究,S682.1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肿瘤学实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