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面向信息社会的传播学专业教育研究
作 者: 余俊峰
导 师: 陈少华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信息社会 传播学 专业教育
分类号: G20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就全球而言,信息化始于20世纪中期,其主要标志是全球性广播电视网、电话电信网和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信息技术在工农业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家庭以及一般社会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化催生了一种新兴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关系,通常称之为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已改变了传播的概念、格局、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影响了传播的人才观念、传播学的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信息社会改变了传播学的学科地位和身份。同时也对传播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播学专业教育已经发展为包含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四位一体的完整教育教学体系。各学历层次之间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不同。本文从国内传播学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在传播学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模式、专业实验教学、课程设置、实习与就业、本科与硕士的衔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对比分析美国传播学专业教育专业定位、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基础上,得出美国传播学专业教育对我国传播学专业教育的启示。最后,结合信息社会对传播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在传播学专业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详谈传播学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信息时代传播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对策和发展建议。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6 1.1 研究背景 8 1.2 选题意义 8-9 1.3 论文研究内容 9-10 1.4 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10-12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12-13 1.6 相关文献综述 13-16 2 信息社会与传播学专业教育 16-31 2.1 信息社会概述 16-22 2.2 信息社会的传播特征 22-23 2.3 信息社会对传播、传播学及其专业教育的影响与要求 23-31 3 中国大陆传播学专业教育现状及分析 31-56 3.1 传播学专业教育概述 31-33 3.2 传播学本科专业教育 33-44 3.3 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教育 44-54 3.4 传播学专业教育现状与信息社会要求的差距 54-56 4 美国传播学专业教育分析及启示 56-66 4.1 美国传播学专业教育概况 56-58 4.2 美国传播学专业教育的专业定位 58-60 4.3 美国传播学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60-61 4.4 美国传播学教育个案分析——伊利诺伊大学传播学院 61-63 4.5 美国传播学专业教育对大陆传播学专业教育的启示 63-66 5 对中国大陆传播学专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6-74 5.1 中国大陆传播学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66-68 5.2 信息社会中国大陆传播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68-70 5.3 对中国大陆传播学专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70-74 致谢 74-75 参考文献 75-78 附件1 国内部分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实验室名称、实验课程一览表 78-80 附件2 我国部分传播学专业硕士学校及专业方向一览表 80-82 附件3 关于传播学本科专业教育的调查 82-85 附录4 关于传播学专业硕士教育的调查 85-87
|
相似论文
-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 山寨春晚的缘起及发展,G206
- 传播学与数学的历史渊源研究,O11
- 传播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实效性研究,D64
- 传播学视角下的“粉丝”文化研究,G206
- 网络恶搞的传播与规范,G206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空缺现象研究与解决对策,H195
- 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管理模式的探析,G807.3
- 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受热捧的传播学分析,G206
- 布努瑶密洛陀文化传承探究,C955
- 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G206
- 浅论中国音乐学院阮专业教学,J692
- 胡适报刊宣传活动与其新闻传播学说研究,I206.6
- 传播学受众理论与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E221
- 我国全媒体出版的传播解析及发展初探,G206
- 微博传播的5W探析,G206
- 新时期我国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研究,Q-4
- 信息时代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631.1
- 论科技期刊的网络化编辑方法,G237.5
- 从传播学理论看影视配音翻译的本土化,H059
- 传播学范式批判与重塑,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