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衰退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功能特性变化的研究

作 者: 王贵民
导 师: 陈国祥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超微结构 衰老 杂交稻 类囊体膜 保护酶 抗氧化物质
分类号: S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验以全展后的两优培九剑叶为主要研究材料,以全展后的汕优63剑叶为对照,主要研究了在不同衰老期的功能叶片的光合功能特性、抗氧化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1 在剑叶的全展早期,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合速率、PSⅠ和PSⅡ的活性、叶绿体放氧活性皆呈上升趋势,但叶绿体中ATP的含量下降;膜透性、MDA含量、超氧阴离子含量变化不明显或变化不大、保护酶系统中SOD、POD的活性不断提高、CAT活性稍下降;抗性物质中GSH含量上升,但ASA和脯氨酸的含量下降;叶绿体的体积较小、呈梭形,叶绿体的基粒片层排列紧密。表明在这一时期杂交水稻剑叶的功能不断完善。两优培九和汕优63差异不显著。 2 在水稻剑叶衰老过程中,保护酶系统与抗氧化物质两大系统共同作用,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阻止了膜脂过氧化物MDA的大量产生,维护细胞膜系统完整性。其中SOD、POD、谷肮甘肽-抗坏血酸氧化还原系统发挥主要的保护作用,CAT在杂交水稻的衰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3 杂交剑叶全展中后期间,与汕优63相比较,两优培九在剑叶的功能持续期,可溶性蛋白含量,PS还原能力,PSⅡ放氧活性,光合速率,光合高值期,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排列方式等方面占优势,是其高产的部分原因;两优培九在保护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上占优势,是抗衰老能力强的主要原因;另外,两优培九的保护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上占有一定优势,在衰老过程中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较少,细胞和叶绿体的膜结构较完整,又能提高杂交稻的光合作用,籽粒发育获得较多养分,最终在产量上占优势。 4 水稻剑叶全展后期,叶绿体被膜破坏,片层分离,叶绿体的基粒排列疏松,垛叠解体;保护酶系统与抗氧化物质清除氧自由基作用不明显,活性氧自由基大量积累,膜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解偶联,光合作用、呼吸代谢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发生紊乱,叶片完全衰老。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前言  9-18
  一 我国水稻研究现状  9-10
  二 水稻剑叶衰老的机理  10-12
  三 杂交稻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的研究进展  12-18
    (1) 叶片的光合能力与杂交稻衰老  13-14
    (2) 叶片衰老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14
    (3) 叶片衰老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14-15
    (4) 叶片衰老与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的关系  15-16
    (5) “库”和“源”对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  16
    (6) ATP含量与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关系  16-17
    (7) 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结构的变化  17
    (8) 叶片衰老过程中某些内源抗氧化性物质的变化  17-18
  四 对水稻剑叶衰老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18
第一章 杂交水稻剑叶衰老过程中光合功能特征变化的研究  18-33
  1 材料与方法  18-23
    1.1 实验材料  18-19
    1.2 实验方法  19-23
  2 实验结果  23-33
    2.1 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变化  23
    2.2 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变化  23
    2.3 衰老过程类囊体膜PSI电子传递活性变化  23-24
    2.4 衰老过程PSⅡ电子传递活性变化  24-25
    2.5 衰老过程叶绿体放氧活性变化  25
    2.6 衰老过程叶绿体ATP含量变化  25-26
    2.7 衰老过程叶绿体光合磷酸化活性变化  26
    2.8 衰老过程叶绿体或类囊体膜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6-27
    2.9 衰老过程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  27-33
第二章 杂交水稻衰老过程中抗氧化系统活性变化的研究  33-44
  1 材料与方法  33-35
  2 试验结果  35-40
    2.1 杂交稻剑叶膜透性变化  35
    2.2 杂交稻剑叶衰老过程中超氧阴离子变化  35-36
    2.3 衰老过程中杂交稻剑叶中MDA含量变化  36
    2.4 杂交稻剑叶衰老过程中CAT活性变化  36-37
    2.5 杂交稻剑叶衰老过程中POD活性变化  37-38
    2.6 杂交稻剑叶衰老过程中SOD活性变化  38
    2.7 衰老过程中杂交稻GSH和ASA含量变化  38-39
    2.8 衰老过程中杂交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39-40
  3 讨论  40-44
第三章 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44-46
第四章 结论  46-48
图版说明  48-50
图版Ⅰ  50-51
图版Ⅱ  51-52
图版Ⅲ  52-53
图版Ⅳ  53-54
图版Ⅴ  54-55
参考文献  55-64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64-67
致谢  67

相似论文

  1. 天然来源的抗衰老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R285.5
  2.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3.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4.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叶衰老差异及调控研究,S513
  5. 河南和云南烤烟碳氮代谢比较研究,S572
  6. 树鼩和猕猴精子冷冻保存工艺的创建和优化的研究,S865.1
  7. 斑马鱼肠道微细结构及肠粘膜屏障的研究,Q95-33
  8. 氮肥运筹对转基因棉Bt蛋白表达与降解的调控作用,S562
  9. 四川会理烤烟叶片生长发育及物质代谢特性研究,S572
  10. 血红素加氧酶参与细胞分裂素对暗诱导小麦离体叶片衰老的缓解作用,S512.1
  11. 胚胎期母体暴露氰戊菊酯加速CD-1小鼠年龄相关性行为改变,R714.2
  12. 拘束冷应激对大鼠组织超微结构及HSP70表达的动态影响,S858.91
  13. 黄瓜土传枯萎病致病机制及其生物防治研究,S436.421
  14. 不同生长势古香樟外观形态与生理特性分析,S792.23
  15.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及超微结构的影响,R587.1
  16. 不同电压击昏对宰后鸡肉品质的影响,S831
  17. 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生理和物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S572
  18. 芜菁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R284.1
  19. 藁本内酯对抗D-半乳糖和过氧化氢致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R285.5
  20. 小鼠不同脑区NSF含量的年龄相关性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的关系,R741
  21. 不同水稻品种对灰飞虱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