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樟子松枯梢病流行规律和测报技术的研究

作 者: 庞丽杰
导 师: 项存悌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林业
关键词: 樟子松 枯梢病 流行规律 测报技术
分类号: S76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林病流行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运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樟子松枯梢病流行规律和测报技术进行了研究,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病菌孢子飞散规律和病情调查的定性因子和定量因子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已明确了林分因子(树种、林龄、造林密度等)、生态因子(坡向、坡位、土壤等)和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降水等)交互作用是樟子松枯梢病流行的主导因素。 以与病害密切相关的九项气象因子为指标,对黑龙江省22个市县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将黑龙江省樟子松枯梢病的危险等级划分为重发区、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四级,这与病害调查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用2000年和2002年生长季尚志一面坡2块固定标准地每月一次的连续病情调查数据,分别对指数模型、韦布尔和理查德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的拟合分析,松枯梢病流行的时间动态以Weibull生长模型为最优进展曲线,同时也说明樟子松枯梢病属于多循环的复利病害。 通过对尚志固定测报样地的病情观测数据与前期气象因子作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y=-10.6+1.241y0+0.288t,初始病情和温度为入选因子,相关系数R=0.962,在P<0.001水平相关显著。经模型内外数据的检验,预报精度较高。

全文目录


摘要  5-6
英文摘要  6-7
前言  7
1 文献综述  7-19
  1.1 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  7-13
    1.1.1 植物病害流行学的概念  7-8
    1.1.2 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的特点和范围  8-13
      1.1.2.1 研究对象  8-9
      1.1.2.2 研究重点  9
      1.1.2.3 研究的时空动态  9-10
      1.1.2.4 流行规律、测报和管理技术  10-13
  1.2 松枯梢病流行学的研究  13-18
    1.2.1 流行因素的研究  13-14
      1.2.1.1 林分因素  13
      1.2.1.2 气象因素  13-14
    1.2.2 测报技术的研究  14-15
      1.2.2.1 病情测报  14-15
      1.2.2.2 损失估测  15
    1.2.3 松枯梢病流行与衰退病  15-16
    1.2.4 松枯梢病研究的趋势  16-18
  1.3 研究目标、主要任务内容和技术关键  18
  1.4 研究思路和预期的目的、意义  18-19
2 樟子松枯梢病的流行因素  19-23
  2.1 研究方法  19-20
    2.1.1 样地调查  19
    2.1.2 孢子捕捉方法  19
    2.1.3 病原菌分离培养  19-20
  2.2 结果与分析  20-23
    2.2.1 病害流行与寄主关系  20
    2.2.2 病害流行与立地条件关系  20-21
    2.2.3 病害流行与气象因子关系  21-22
    2.2.4 病害流行与侵染源和传播的关系  22-23
3 樟子松枯梢病危险等级的划分  23-28
  3.1 黑龙江省自然地理概况及樟子松的分布  23
    3.1.1 黑龙江省自然地理概况  23
    3.1.2 樟子松的分布  23
  3.2 材料与方法  23-25
    3.2.1 聚类样点与聚类因子的选择  23-24
    3.2.2 聚类分析  24-25
  3.3 结果与分析  25-28
    3.3.1 聚类分析结果  25
    3.3.2 危险等级划分  25-28
4 病害季节流行动态  28-31
  4.1 研究方法  28-29
    4.1.1 植物病害流行的生长模型  28
    4.1.2 资料来源和数据处理  28-29
    4.1.3 模型建立和优化  29
  4.2 结果分析  29-31
5 樟子松枯梢病测报技术  31-36
  5.1 材料和方法  31-33
    5.1.1 材料来源  31-33
    5.1.2 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33
  5.2 结果分析  33-36
    5.2.1 发生期预测  33-34
    5.2.2 发生量预测  34-36
6 结论与讨论  36-40
  6.1 结论  36
  6.2 讨论  36-40

相似论文

  1. 大兴安岭新林地区樟子松树轮δ13C的气候意义,S791.253
  2. 男装经典形象研究,TS941.1
  3.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衰退成因及有效防治措施研究,S791.253
  4. 鳗鲡致病菌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流行规律调查,S943
  5. 樟子松指接材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TS652
  6. 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SM-05对松枯梢病生防作用,S763.7
  7. 杨木和樟子松单板紫外光诱发变色的研究,TS653
  8. 帽儿山地区5个树种细根生产、死亡和周转比较研究,S718.4
  9.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层光分布规律及对生长影响的研究,S791.253
  10. 丧失顶端优势的樟子松突变体蛋白质组学研究及Rad23基因克隆,S791.253
  11. 樟子松挥发油成分及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R284
  12. 高温热处理木材的性能及分类方法探索,S781
  13. 塞罕坝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容器苗培育基质研究,S791.253
  14. 山东省核桃(Juglans regia)主要病害病原鉴定,S436.64
  15. 油茶炭疽病发生与林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及叶片结构抗病机理的研究,S763.7
  16. 基于有限元法木材力学性能模拟及优化设计研究,S781.2
  17. 不同小生境下樟子松和油松生长状况的研究,S791.253
  18. 樟子松的生长规律及影响因子的研究,S791.253
  19. 彰武松和樟子松不同生长阶段抗旱生理生态特性比较,S791.24
  20. 炭团菌抑菌活性成分及其对松枯梢病菌的影响,S763.7
  21. CO_2浓度升高对樟子松落叶松氮素吸收特性和生长的影响,S79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 病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