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会话语用场”

作 者: 惠天罡
导 师: 张燚
学 校: 新疆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语用场 言语交际 组合关系 语境要素 社会化进程 形式与意义 价值与意义 直接有关 语境研究 言语表达
分类号: H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语境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认为语境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巨系统,要想把其要素穷尽很难做到,所以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最好有一个落脚点,这样也便于研究的深入,本文以言语交际为落脚点,提出了言语交际的平台——“会话语用场”,用“会话语用场”限定了所研究语境诸要素的范围,依据语境要素的异同把“会话语用场”分为三大类:“历时语用场”(伴随人们社会化进程之中,又会影响言语表达与理解的因素共同组成的系统)、“共时语用场”(言语交际当时和话语表达与理解直接有关的因素共同组成的系统)、“即时语用场”(交谈过程中说话人借助的临时的及不期介入说话过程的要素共同组成的系统)。这三个“语用场”是三大聚合群,它们均为动态的开放系统,本文还结合语料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一些特点,以进一步勾勒出“会话语用场”的全貌。 在言语交际中,三大语用场不是单独对言语交际起作用的,而是联合起作用,这种作用恰恰通过它们的组合关系得以体现,本文结合言语交际中话语形式与意义的关系、言语交际是否合拍的种种情况分析了三大语用场的组合关系,进而证明“会话语用场”在言语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外显与内隐的统一、可能与现实的统一的特点。 总之,本文在分析文学作品及日常生活中语料的基础上,对“会话语用场”如何制约、影响言语交际的规律做了初步探索,以证明“会话语用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也希望能对言语交际中语境研究的深化献出微薄之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5
1 国内外对语境的研究状况  5-10
  1.1 国外对语境概念的认识  5-7
  1.2 国内对语境概念的认识  7-9
  1.3 语境的分类  9-10
2 言语交际的平台--会话语用场  10-16
  2.1 “语用场”的由来  10-11
  2.2 “会话语用场”的构成  11-16
    2.2.1 历时语用场  11-13
    2.2.2 共时语用场  13-15
    2.2.3 即时语用场  15-16
3 “会话语用场”中的话语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16-18
  3.1 同一话语形式可以产生不同意义  16-17
  3.2 同一意义不同的话语形式  17-18
4 “会话语用场”中的组合关系对言语交际的制约  18-23
  4.1 语用场中的组合关系促成的“默契”配合  18-20
    4.1.1 常规式合拍(言者有心,听者会意)  18-19
    4.1.2 交际的超期待合拍(言者无心,听者会意)  19-20
  4.2 语用场中的组合关系造成的交际不合拍  20-23
    4.2.1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21
    4.2.2 言者有心,听者无意  21-22
    4.2.3 言者有心,听者有意,但“心”“意”不合  22-23
5 结语  23-24
注释  24
参考文献  24-27
后记  27

相似论文

  1. 论语文教师教学表达力,G633.3
  2. 从广义修辞学视角解读言语接受者的作用及其对表达者的启示,H05
  3.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言语表达现状与对策研究,G635.1
  4. 科学语体与艺术语体的差异性研究,H03
  5. 小学生书面作文言语表达特点的调查研究,G624.24
  6. 语文教学与思维培养,G633.33
  7. 《战国策》言语表达的句内考察,H15
  8.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G633.3
  9. 中学生言语表达技能三级训练模式初探,G633.3
  10. 中日拒绝言语表达的对比研究,H36
  11. 语境特征分析与汉语古典诗词英译,I315.9
  12. 公共管理理论本土化起点分析,D630
  13. 方法与对象,J120.9
  1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工立国”之争的现代意义的探讨,K258
  15. 保定老调的发展脉络探究,J825
  16. 中国传统绘画的弊端批评,J205
  17. 刑事案件中量刑建议运用的实证考察,D924.1
  18. 她们的旅程:寻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I561
  19. 论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A849.1
  20. 法律经济学方法论批判,D90-0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