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独立性

作 者: 文晋渝
导 师: 费安玲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物的瑕疵担保 责任制度 独立性 论物 买卖合同法 我国合同法 合同法体系 违约责任体系 民法典体系 产生的原因
分类号: D9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60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合同法特别是买卖合同法在经济交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事人双方通过买卖合同实现物质的交换,满足社会主体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正是针对买卖合同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实现合同的目的就是合同法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是买卖合同中所特有的一项责任制度,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买卖合同中出现瑕疵物给付的情况下,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实现对合同的救济。而这种独立的责任制度,在现代德国债法改革中被归结在债的一般不履行法中,也就是说将对瑕疵物的给付的救济归结在债不履行法中,由债不履行法统一予以救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不再作为一项单独的责任制度加以规定。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从一项独立的制度到其独立性的灭失,必定有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原因。本文以历史和比较的分析方法,试图分析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独立性灭失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对于买卖合同中瑕疵物给付的情况是如何加以救济的。以此为借鉴,比较分析我国的民法特别是在没有完整的民法典体系的民法体系下,合同法对于瑕疵物的给付如何给予救济,得出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在我国的合同法中,应当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制度而存在的结论。如果将一种制度简单的消灭而为另一种制度所吸收,能否符合逻辑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阻塞了一种有效的救济途径。本文正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缘起。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在罗马法中的规定,以及在现代各国的法律中,有关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规定。第二部分主要对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本身的构成要件和其性质的不同观点做了详细的介绍,以期对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本身有明确的认识。第三部分介绍了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发展。一个事物不是从产生之日起就一成不变,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为了实现它的基本功能,随着现代商品交易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仅仅从制度的内部的改革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缺憾。 李永军:《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32页。<WP=5>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传统的债不履行法的内容以及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不可克服的缺憾产生的原因和传统的债不履行法的局限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债不履行法的角度出发。第五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讨论了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独立性的问题。为了克服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本身的缺憾,就要对债不履行法重新整合,在此基础上,对于瑕疵物给付的救济通过债不履行法就可以充分的给予救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已经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第六部分主要讨论在我国合同法中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主要从该制度在我国的产生的原因,我国合同法中不同于传统的债不履行法的违约责任体系等角度,与德国等国加以比较,得出在我国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是与违约责任相并列的一种独立的制度,它在我国的合同法体系下,也必定是一种独立的责任制度的结论。但是世界各国对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改革对我国的法律制度的规定也不是完全没有借鉴意义,对于我国合同法中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而言,也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全文目录


引 言  8-9
第一章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缘起  9-14
  一、 罗马法中的有关规定  9
  二、 大陆法系传统债不履行体系中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  9-12
    (一) 传统的债不履行法  9-11
    (二)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地位  11-12
  三、 各国关于给付物瑕疵的立法概况  12-14
第二章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概述  14-18
  一、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构成要件  14-17
    (一)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构成要件  14-15
    (二)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内容  15-17
  二、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性质  17-18
第三章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发展  18-25
  一、 从制度性质的角度的分析  18-21
  二、 从瑕疵概念的角度的分析  21-24
    (一) 瑕疵概念解释的扩大  21-22
    (二) 救济方式的局限  22-24
  三、 小结  24-25
第四章 债不履行法的改革  25-32
  一、 债法改革的原因  25-28
  二、 债不履行法改革中基本理念的变化  28-29
  三、 以“义务违反”概念为核心的体系的建立  29-32
    (一) 债不履行法的改革状况  29-30
    (二) 以“义务违反”为核心的债不履行体系的分析  30-32
第五章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独立性的灭失  32-38
  一、 独立性灭失的可能性  32-33
  二、 独立性灭失的必然性  33
  三、 独立性灭失的结果  33-36
  四、 小结  36-38
第六章 我国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  38-53
  一、 合同法颁布前有关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规定  38-39
  二、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产品责任  39-42
    (一) 产品责任概述  39-41
    (二)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与产品责任制度的关系  41-42
  三、 我国合同法中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  42-49
    (一) 合同法中有关物的瑕疵的规定  42-43
    (二) 我国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43-45
    (三) 我国民事责任制度的独立性  45-48
    (四) 我国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关系  48-49
  四、 我国合同法中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9-53
    (一) 瑕疵的认定方法没有令当事人更容易受到保护  49-50
    (二) 救济方式不能为当事人提供妥善的救济  50-51
    (三) 我国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改革趋势  51-53
结 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5

相似论文

  1. 转型期腐败问题研究,D630.9
  2. 物权请求权论,D913
  3. “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之反思,D913
  4. 侵权行为法在民法典体系中的独立问题研究,D913
  5. 试论人格权在民法典体系中的地位,D913
  6. 关于中国合同法的违约体系之研究,D923.6
  7.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研究,D913
  8. 论合同法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影响,D913
  9. 债权人代位权研究,D923.6
  10. 论预期违约情形下的合同解除,D913
  11. 论根本违约,D913
  12. 预期违约制度探析,D913
  13.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制度研究,D913
  14. 论合同的解除,D923.6
  15. 论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D913
  16. 违约损害赔偿可预见规则研究,D913
  17. 对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探究,D922.295
  18. 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H319
  19. 比较法视角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法律规制研究,D912.2
  20. 论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原则,D922.28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