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凤翔泥塑当代变迁研究

作 者: 杨萍
导 师: 吕品田
学 校: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凤翔泥塑 变迁 可持续发展 去乡土化 艺术商品 文化产业
分类号: J5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71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陕西凤翔泥塑当代变迁的个案研究,力图揭示其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生存发展策略和规律,在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国家战略目标下,寻求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以实际考察为基础,借鉴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方法。论文认为在传统乡土社会环境中,凤翔泥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当地及周边地区民众中广为应用和流传,承载着祈禳、迎送、娱教等丰富的社会功能。二十世纪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使凤翔泥塑失去了以原有意义和方式继续存在的社会基础。尤其到八十年代后,由于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得到专业人士的研究和改造,引起媒体的关注和宣传,加之泥塑艺人自身主动的变革,凤翔泥塑经历了“去乡土化”的变迁过程,转化为现代民间艺术商品,为现代大众所接受,并由此逐步形成多种运作方式的新型文化产业。凤翔泥塑的当代变迁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也对新时期民族文化的振兴和建设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全文目录


引言  6-7
第一章 原生态的凤翔泥塑  7-27
  一 原生态环境  7-11
  二 起缘与分布  11-13
  三 作者与受众  13-15
  四 技艺与制作方式  15-18
  五 作品  18-22
  六 功能与传播  22-27
第二章 变迁中的当代凤翔泥塑  27-40
  一 作者专业化和受众外来化  27-29
  二 技艺的两方面变化和制作方式产业化  29-31
  三 作品的变化  31-34
  四 功能审美化和传播推广化  34-40
第三章 凤翔泥塑当代变迁的分析  40-49
  一 变迁的社会环境  40-41
  二 变迁的动力  41-44
  三 变迁的“去乡土化”倾向  44-49
余论 关于民间艺术发展之路的提示  49-52
  一 以民间艺术带动乡村经济生活重组  49-50
  二 藉民间艺术促进民族文化建设  50-52
图版  52-57
附表1 凤翔泥塑作品列举表  57-58
附表2 凤翔泥塑纹饰列举表  58-59
致谢  59-60
参考书目  60-61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3.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4.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5.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6.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7.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8. 云南石林撒尼人传统服饰现状研究,K892.23
  9. 昨天能自然到今天吗—教育引领,G629.2
  10.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11.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12. 浙江近代乡村教育与农村人口变迁,G529
  13. 《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G239.29
  14.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15.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16.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7.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8. 农村嫁妆消费变迁研究,C912.82
  19.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20. 城市生活方式的变迁与休闲体育项目的选择,G812.0
  21. 农耕体育文化传承的变迁与当代危机,G807.4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中国工艺美术 > 民间工艺美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