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我国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适用

作 者: 张岭
导 师: 刘智慧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撤销权 司法实践 存在问题 立法建议
分类号: D9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债权人撤销权制度起源于罗马法,诸如日本、德国、法国等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均采纳这一法律制度,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虽然我国国内对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学者近年来的努力,对该制度的理论研究也已经有所深入。然而,由于我国《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仍不全面,债权人撤销权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遭到了“冷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该制度在司法适用中仍存在诸多疑难问题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本文首先对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含义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其次,笔者选取了近年来司法实践中的若干典型案例,以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构成要件为脉络,对该制度司法适用现状及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债权人撤销权制度提出建议。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债权人撤销权的含义界定。此部分简要介绍了债权人撤销权的定义及在相关国家民法中的定义,重点对关于该制度性质的各种理论分歧进行了分析,认为债权人撤销权兼具形成权与请求权的双重性质。最后,笔者将债权人撤销权与相对比较容易混淆的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破产法上的撤销权、代位权、请求宣告合同无效中的请求权以及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求厘清上述概念。第二部分为设立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此部分指出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突破了合同相对性的限制,旨在强化债权人权益和债务人自治以及第三人交易安全之间达成平衡。同时,诚实信用原则与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也是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司法适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此部分,笔者通过对司法实践中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我国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目前存在着对“何为合法有效债权”的判断标准不清,债权人撤销权制度适用范围较窄以及对债务人行为的危害性和受让人主观恶意的判断标准模糊的问题。第四部分为对完善我国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建议。此部分对我国债权人撤销权制度中关于“合法有效的债权”的判断标准、债权人撤销权的适用范围、债务人行为有害于债权的判断标准、受让人具有主观恶意的判断标准以及是否应赋予撤销权人“优先受偿权”等问题提出了笔者观点。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含义界定  11-20
  (一) 关于债权人撤销权的定义  11-13
  (二) 债权人撤销权性质的理论分歧分析  13-15
    1. 形成权说  13-14
    2. 请求权说  14-15
    3. 折中说  15
  (三) 债权人撤销权与相关权利的比较  15-19
    1. 与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  15-16
    2. 与破产法上的撤销权  16-17
    3. 与债权人的代位权  17-18
    4. 与请求宣告合同无效中的请求权  18
    5. 与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  18-19
  (四) 小结  19-20
二、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20-24
  (一) 在正义、自由与安全之间进行平衡  20-21
  (二) 诚实信用原则具有基础性地位  21-22
  (三)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与债权人的撤销权  22-23
  (四) 小结  23-24
三、债权人撤销权的司法适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4-31
  (一) 何为“合法有效的债权”?  24-27
    1. “合法有效”债权应成立于何时?  25-26
    2.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是否需要债权到期?  26
    3. 已获得担保的债权人是否可以行使撤销权?  26-27
  (二) 债权人撤销权的适用范围较窄  27-28
  (三) 债务人行为危害债权的判断标准模糊  28-29
  (四) 受让人具有主观恶意的判断标准模糊  29-30
  (五) 对债权撤销权纠纷案件受理情况的统计分析  30-31
四、完善我国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建议  31-46
  (一) 明确“合法有效债权”的判断标准  31-35
    1. 判断“合法有效债权”的基本标准  31-32
    2.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不需要债权到期  32-33
    3. 附有担保的债权需区别判断可否行使撤销权  33-35
    4. 只有以金钱为给付标的的债权才能行使撤销权  35
  (二) 放宽对债务人危害债权的形式限制  35-38
    1. 继承人抛弃继承的行为  36-37
    2. 债务人的恶意抵押行为  37-38
  (三) 完善对“危害债权行为”的判断标准  38-41
    1. 债务人行为危害债权的判断标准  38-40
    2. 债务人危害债权行为应具有的其它要件  40-41
  (四) 明确“受让人具有主观恶意”的判断标准  41-43
    1. 受让人主观恶意的判断标准  41-43
    2. 关于债务人的恶意  43
  (五) 采取“优先受偿规则”,鼓励债权人积极行使撤销权  43-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加快构建我国石油储备法律体系,D922.67
  2. 通榆县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分析,C964.2
  3. 大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建策略,G642.4
  4. 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完善,D926.8
  5. 电子支付法律问题研究,F832.2
  6. 网络诽谤刑事问题研究,D924.3
  7. “醉驾”的罪与罚,D924.3
  8. 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研究,D922.294
  9. 论跨国破产中的管辖权问题,D996
  10. 从刑事司法实践看我国陪审制重构,D926.2
  11. 社会危险性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D925.2
  12. 高职院校政府采购管理问题研究,F812.45
  13. 论日常家事代理权,D923.9
  14. 论我国诉前离婚协议的性质和效力,D923.9
  15. 虚拟财产有关问题研究,D923
  16. 论夫妻同居权的确立及内容,D923.9
  17. 交强险若干问题探讨,D922.284
  18. “人肉搜索”侵权责任研究,D923
  19. 论烟草诉讼,D925.1
  20. 论阐明权制度的构建及运用,D925.1
  21. 不动产抵押权与其他优先权冲突规则研究,D9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