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表面活性剂与β-环糊精的光谱学研究

作 者: 吕卫华
导 师: 杜新贞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β-环糊精 表面活性剂 1-溴代萘 室温磷光光谱 荧光光谱
分类号: O65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7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光谱法研究进展;表面活性剂/β-环糊精1-溴代萘室温磷光研究;不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β-环糊精诱导1-溴代萘室温磷光的对比研究;修饰环糊精/Trinton X-100/1-溴代萘三元包络物空间位阻对比研究。 第一部分对环糊精(CD)的分子结构、基本特性;与客体分子形成包络物的条件及应用领域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对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CD-RTP)的产生机理及理论研究作了简要的介绍,对比了CD-RTP的优缺点,简单评述了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的发展前景。 第二部分研究了不同类型结构的阴离子、阳离子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β-CD诱导1-溴代萘(BN)室温磷光光谱,初步分析探讨了室温磷光的产生机理,对比研究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对体系室温磷光的影响。实验表明,由于β-CD/表面活性剂/BN三元包络物的形成,室温下溶液未经除氧即可观察到BN的室温磷光,同时表面活性剂的荧光被显著猝灭。表明在表面活性剂的苯基与BN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与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nton X-100(TX)协同β-环糊精诱导1-溴代萘可产生强室温磷光,其次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BDDB)最弱。利用竞争包结法及Benesi-Hildebrand法测定了三种表面活性剂与B-CD形成的二元包络物、及进一步与BN形成的三元包络物的表观稳定常数。研究表明,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不带任何电荷,其亲油基团与β-CD空腔作用大,分子大小较其它两种表面活性剂更适合β-CD的空腔,苯基因疏水作用力及进入空腔的特辛基而折向β-CD空腔口,更有利于BN所处的微环境,因而TX-100/β-CD/BN三元包络物磷光最强。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对RTP强度的影响来看,当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之后,RTP强度开始下降。此外也考察了I~-对体系荧光和磷光的影响。 第三部分选择具有相同亲水基团、不同结构的辛基疏水基团和有内源荧光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E-10(OP)和TX协同诱导BN室温磷光,系统考察了OP和TX与β-CD的结合方式、OP和TX与BN相互作用以及β-CD与BN和OP或TX形成三元包络物的稳定性;结合OP和TX的荧光光谱和BN的磷光光谱,根据分子大小和β-CD空腔尺寸,详细阐述了OP和TX参与形成的三元包络物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OP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和TX分子的亲油基团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被包络进p一CD空腔,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二元包络物。对于OP,因正辛基长度比空腔深度大,柔性正辛基链以绕曲的方式占据空腔,苯基可被部分包络。TX含有较短的特辛基,特辛基和苯基全部被包络在空腔中,空腔内结合的水分子被置换出来。与未占据的p一CD空腔相比,极性降低,与BN产生强的疏水相互作用,可进一步与BN形成1:1:1三元包络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因辛基团受到挤压变形,分子的活动受到限制而刚性提高;p一CD空腔的屏蔽作用降低了碎灭剂的影响,有利于的磷光产率的提高,同时1一BrN表现出对OP和Tx分子内苯基的重原子效应而使其荧光碎灭。结构更紧密的高稳定性p一CD/TX/BN包络物,受激TX分子中的苯基在空腔内可将能量转移给紧邻的BN受体分子,产生敏化室温磷光现象。 第四部分对比研究了不同修饰p一CDs/TX/BN三元体系中的空间位阻因素对体系室温磷光的影响,并考察了温度、Kl、NaZSO3、正丁醇对体系室温磷光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p一CD腔口的轻基被甲基取代而有利于Tx被包络,但对进一步包络BN,产生了相应的空间位阻效应,影响了p一CD进一步包络BN分子。从p一CD、TX、BN分子大小考虑,当BN进入已被TX占据的p一cD空腔时,在有限的空间中,TX的特辛基绕曲从而形成结构较为紧密的三元包络物。对于M一p一cD、DM一p一CD,由于CD腔口的一部分轻基被甲基取代,存在着较大的空间位阻,使得TX、BN被空腔包络的程度减小,因此形成的三元包络物没有母体p一cD稳定。当TX的苯环被激发时,TX的苯环可将能量转移给紧邻的受体BN分子,可以观察到BN的敏化室温磷光。且在所考察的p一CD中,敏化室温磷光强度按p一cD>M一p一cD>DM一p一CD顺序递减。对形成的三元包络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上述观点进一步提供了相关信息。而对于HDM一p一CD,由于p一CD两端的2一,6一位上轻基全部被甲基所取代,因此TX、BN同时进入p一CD的空腔时存在非常大的空间位阻,没有形成三元包合物,BN未被有效的保护,因此未能产生磷光。

全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3-4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2
第一章 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研究进展  12-30
  1.1 环糊精结构特点及其形成包络物的条件  12-16
    1.1.1 环糊精的分子结构和基本特性  12-13
    1.1.2 环糊精包络物的形成条件  13-16
  1.2 CD-RTP发光机理及研究进展  16-22
    1.2.1 CD-RTP发光机理  16-18
    1.2.2 CD-RTP研究进展  18-20
    1.2.3 表面活性剂在CD-RTP中的协同增敏作用  20-21
    1.2.4 CD-RTP的特点  21-22
  1.3 课题的立题思想  22-23
  参考文献  23-30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1-溴代萘β-环糊精体系室温磷光光谱及其影响因素  30-45
  2.1 引言  30
  2.2 实验部分  30-31
    2.2.1 仪器与试剂  30-31
    2.2.2 实验方法  31
  2.3 结果与讨论  31-42
    2.3.1 表面活性剂/β-CD二元体系荧光光谱  31-32
    2.3.2 三元包络物的RTP光谱  32-34
    2.3.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RTP的影响  34-35
    2.3.4 β-CD浓度对RTP的影响  35-36
    2.3.5 β-CD:BN:S三元包络物组成和稳定常数  36-39
      2.3.5.1 竞争包结法(Competitive Inclusion Method)  36-37
      2.3.5.2 Benesi-Hildebrand法  37-39
    2.3.6 Ⅰ~-对表面活性剂荧光和BN磷光的猝灭  39-41
    2.3.7 β-CD与BN、表面活性剂的加合作用  41-42
  2.4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5
第三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环糊精协同诱导溴萘室温磷光的对比研究  45-57
  3.1 引言  45
  3.2 实验部分  45-46
    3.2.1 仪器与试剂  45
    3.2.2 实验方法  45-46
  3.3 结果与讨论  46-53
    3.3.1 OP和TX的荧光光谱  46-47
    3.3.2 β-CD对OP和TX荧光光谱的影响  47
    3.3.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β-CD包络物组成及稳定常数  47-48
    3.3.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室温磷光的协同诱导作用  48-50
    3.3.5 敏化室温磷光  50
    3.3.6 正丁醇对室温磷光的影响  50-51
    3.3.7 化学除氧对磷光光谱的影响  51
    3.3.8 碘离子对体系荧光和磷光的影响  51-52
    3.3.9 诱导室温磷光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关系  52-53
  3.4 结论  53-55
  参考文献  55-57
第四章 修饰环糊精/TrintonX-100/1-溴代萘三元包络物空间位阻对比研究  57-72
  4.1 引言  57-58
  4.2 实验部分  58
    4.2.1 仪器与试剂  58
    4.2.2 实验方法  58
  4.3 结果与讨论  58-68
    4.3.1 空间位阻对TX荧光和BN磷光的影响  58-61
    4.3.2 三元体系的敏化室温磷光  61
    4.3.3 β-CDs与表面活性剂二元包络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61-62
    4.3.4 KI对TX荧光的猝灭  62-63
    4.3.5 KI对三元包络物磷光的影响  63-64
    4.3.6 BN对三元体系中TX荧光的影响  64-65
    4.3.7 温度对RTP的影响  65-66
    4.3.8 正丁醇对三元体系磷光光谱的影响  66
    4.3.9 Na_2SO_3对三元体系磷光光谱的影响  66-67
    4.3.10 修饰β-CDs/TX/BN三元体系中的空间位阻  67-68
  4.4 结论  68-70
  参考文献  70-72
附录  72-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添加剂减阻技术在集中供暖系统中的节能应用,TU995
  2. 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洗脱剂筛选及洗脱条件优化,X592
  3. 猪粪堆肥的理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价研究,S141.4
  4.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5. 改性膨润土应急处置泄漏液态有机物的研究,X703
  6.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和荧光光谱法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Q503
  7. 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X703
  8. β-环糊精及化学修饰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O636.12
  9. 荧光法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及应用,O657.39
  10. 煤的湿润特性及新型湿润剂的实验研究,TD714
  11.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R96
  12. 黄芩有效活性成分与杯芳烃超分子体系包合作用的研究,R284
  13. 环境友好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的萃取作用研究,O647.2
  14. 含氮杂环缩醛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423
  15. 环糊精修饰的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及研究,TQ460.1
  16. 新型水性白板笔墨水的研制,TS951.23
  17. 蒽环类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R96
  18. 3-羟基丁酸乙酯及3-(2,2,2-三氟乙酰氧基)丁酸乙酯和PMBCD手性拆分机理的理论研究,O621.25
  19. 介孔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螺旋纳米棒的制备,TB383.1
  20. 扁桃酸甲酯及α-环己基扁桃酸甲酯在全甲基-β-环糊精柱上的手性识别机理研究,O636.1
  21. 长链芳香多羧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O631.3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分析化学 > 仪器分析法(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 > 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