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感染及术后全身抗生素选择对鼓室成型术预后的影响

作 者: 唐建富
导 师: 姜学钧
学 校: 中国医科大学
专 业: 耳鼻咽喉学
关键词: 慢性中耳炎 耳流脓 鼓室成型术 病原菌 抗生素 胆脂瘤
分类号: R764.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前言 第一例鼓膜成形术由Marcus Bancer在1640年实施,距今已三百多年。鼓室成形术也已开展50多年。许多因素包括医疗及非医疗方面的因素影响鼓室成形术适应症的选择。现在鼓室成形术的适应症已放宽。在临床工作中不干耳或耳流脓不再是鼓室成形术的绝对禁忌症。病原菌感染尤其是耐药菌感染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术后很难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适应症的扩大,病原菌感染以及术后全身抗生素的选择是否对鼓室成形术预后有影响?为探讨这些问题,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996年6月-2000年6月四年间174例鼓室成形术进行回顾性调查。目的是指导适应症选择及术后全身抗生素选择。 材料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996年6月至2000年6月四年间的174例鼓室成形术,年龄7-70岁。平均年龄34.7岁,男97,女67,其中Ⅰ型61耳,Ⅲ型72耳,Ⅳ型41耳,开放式鼓室成形术(Ⅲ、Ⅳ型)75耳。伴乳突凿开及年龄小于14岁的Ⅰ型,Ⅱ型不在本调查中,并除外了糖尿病及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所有调查对象为同一术者。手术方法:大多数患者采用局麻,患者要求或年龄太小的给予全麻。鼓膜移植材料均为颞肌筋膜,用夹层法或内贴法植入。Ⅰ型均耳后切口取颞肌膜。胆脂瘤型中耳炎开放式手术:耳后切口,切取颞肌膜后将乳突表面骨膜和表面结缔组织(总厚度3-5mm)一同掀起做成蒂在上方宽1-1.5cm,长3cm的U形瓣,凿取上鼓室外侧壁,鼓窦和乳突腔表面的健康乳突皮质骨片,并磨取骨粉,然后行乳突切除,清除中耳病变,尤其要检查咽鼓管鼓室口,若发生阻塞或粘膜肥厚要加以处理。术腔要用自体骨片、骨粉、U形肌骨膜瓣及异体软骨充填。听骨链重建用同种肋软骨。所有手术都使用生物胶。术后给予全身抗生素7日,7日拆线并耳内换药。·随访:头二周,每周一次,之后视情况延长随访间期,随访至少半以上。不足半年者不在本调查之列。判定标准:1鼓膜完整、干耳。2听力改善:以纯音测听sooHZ、1 KHZ和2000HZ三个频率平均值为听平水平。①气导提高巧dB以上;②气骨导差<20dB;③气导水平40dB以上。满足以上条表件1项者为听力改善,否则为无效。术后第1、3、6个月复查听力,以6个月时听力为准。3鼓膜穿孔直径>.1乃鼓膜直径为大穿孔,鉴l/3为小穿孔。 查阅这些病例资料并记录:年龄、性别、穿孔部位及大小,术前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耳道分泌物,术式,术后切口愈合及术后住院日,干耳时间,术前、术后听力等。统计学方法:t检验及x,检验。结果 共计174例鼓室成形术,年龄范围7一70岁平均34.7岁,男97,女77,其中I型61例,开放式111、W型共计75例;干耳35%(61/174),脓耳65%(113/174);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8%(43/74),阴性42%(31刀4)。致病菌前三位依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43),绿脓杆菌(7/43),金黄色葡萄球菌(5/43),其他共计22例,阴性31例。 I型鼓室成形术,鼓膜穿孔总愈合率为%.7%,总听力改善率为83.6%。术前干耳组为97.4%(37乃8),术前脓耳组为95.7%(22/23),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鼓膜大穿孔组鼓膜愈合率为95.7%(44/46),鼓膜小穿孔组为100%(巧/巧),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夹层法鼓膜愈合率为95.6%(43/45),内贴法鼓膜愈合率为100%(16/16),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干耳组听力改善率为84.2%(32/38),术前脓耳组听力改善率为82.6%(19/23),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鼓膜大穿孔组听力改善率为82.6%(38/46),鼓膜小穿孔组听力改善率为86.7%(13/15),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夹层法听力改善率为84 .4%(38/45),内贴法为8 1 .3%(13/14),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 .05)。 开放式111、W型鼓室成形术总听力改善率为76%,术后干耳率为%%,干耳组听力改善率80%(12/15),脓耳组听力改善率75%(45/6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干耳组干耳率93%(14/15),脓耳组干耳率为%.7(58/60),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 术前细菌培养阳性组听力改善率为72.7%(24/33),阴性组听力改善率为81.8%(9/1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培养阳性组93 .9%(31/33),阴性组100%(11/1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术后用对病原菌敏感抗生素组术后平均住院日(n .3土3.1)天,不敏感组术后平均住院日(12.5士4.8)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2)。术后用对病原菌敏感抗生素术后干耳率94.4%(17/18)、平均干耳时间为(19.4士4.0)天,不敏感组干耳率93.3%(14/巧)、平均干耳时间为(20 .3士4.6)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讨论 本组调查对象共计174耳,术前干耳仅35%(61/174),其中I型62%(38/61),111、W型术前干耳仅20 .2%(23/1 13)。术前细菌培养74例,阳性率为58%(43/74)。鼓室成形术的病人术前常有感染,每个人都想在术前控制感染以降低手术难度及减缓病情发展,治疗包括使用滴耳剂等局部抗生素及全身抗生素。本组病例耳溢脓者术前二日常规使用泰利必妥滴耳剂。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慢性中耳炎病原菌出现了抗药菌株,保守治疗很难

全文目录


一、 中文摘要  3-9
二、 英文摘要  9-17
三、 英文缩略语  17-18
四、 前言  18
五、 实验材料  18-19
六、 实验方法  19-20
七、 实验结果  20-24
八、 讨论  24-27
九、 结论  27-28
十、 参考文献  28-29
十一、 致谢  29-30
十二、 个人简介  30

相似论文

  1.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2. 几种抗生素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TS252.54
  3. 防治土传辣椒青枯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4. 芝麻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种质抗枯萎病特性研究,S435.653
  5. 绿益康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S828.5
  6. 海南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研究,TQ927
  7. 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根除及耐药关系的探讨,R57
  8. 急性药物性内耳损伤中CaV1.3钙通道及三种细胞凋亡因子的检测及变化,R764
  9. 抗生素对土壤生物化学特征的影响效应,X131.3
  10. 典型工业污染土壤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修复技术研究,X53
  11. 福州市皱纹盘鲍养殖病害调查研究,S944
  12. 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中耳胆脂瘤的应用价值研究,R764
  13.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及免疫学致病机制研究,R563.1
  14.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机制研究,R446.5
  15. 桃花汤治疗虚寒下利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研究,R259
  16. 2007-2009年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R181.3
  17. 微生物源追踪技术应用于工业、生活双重污染水体的效果评价,X52
  18. 土霉素废水脱氮技术研究,X703
  19. 厌氧颗粒污泥法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的研究及应用,X703
  20. PMA-qPCR选择性检测水中活性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R123.1
  21. 硝化细菌应用基础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耳鼻咽喉科学 > 耳科学、耳疾病 > 中耳疾病 > 中耳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