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蛋白质C端序列分析方法学研究

作 者: 李军勇
导 师: 梁宋平;谢锦云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
关键词: 蛋白质C端测序 标准氨基酸乙内酰硫脲(TH-AA) 偶联试剂 三丁基硅异硫氰酸酯(TBuS-ITC) 三丁基锗异硫氰酸酯(TPGe-ITC)
分类号: Q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1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蛋白质序列分析是蛋白质化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运用Edman降解进行蛋白质N端顺序测定已成为十分完善的技术,并已经实现了自动化。C端与N端一样,在蛋白质分子结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其顺序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对N端封闭的蛋白质进行序列测定,而且对基因克隆有指导意义。纵观蛋白质C端测序方法的发展,由于化学法中的(异)硫氰酸法反应机理与Edman降解十分类似,方法,所以是最有前景的方法。然而,由于C端羧基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致使Schlack-Kumpf降解法的研究进展缓慢。但通过近十年的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很有希望成为常规C端顺序测定的方法。同时近十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使得质谱在分析大分子化学物质成为可能后,在蛋白质顺序分析领域里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 在蛋白质C端(异)硫氰酸法顺序测定技术中,标准氨基酸乙内酰硫脲(TH-AA)的制备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L-氨基酸为原料,采用乙酸酐作活化试剂,TMS-ITC作为偶联试剂,制备了19种TH-AA,另外TH-Pro的制备是用NH4SCN作为偶联试剂获得成功的。反应产物通过RP-PHLC进行分离纯化,同时进一步用紫外光扫描进行鉴定。 (异)硫氰酸法又称为Schlack-Kumpf降解,本文在关键的偶联试剂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对理论上有可能成为偶联试剂的四种化学试剂进行了摸索,最后确定了其中两种是可行的:(1)三丁基硅异硫氰酸酯(TBuS-ITC);(2)三苯基锗异硫氰酸酯(TPGe-ITC)。以上两种偶联试剂都是本文作者合成,并得到了质谱验证。测序过程包括:(1)用乙酸酐活化蛋白质和多肽C端羧基,形成蛋白质和多肽恶唑烷酮衍生物;(2)与偶联试剂发生偶联反应,生成蛋白质和多肽异硫氰酸酯衍生物,然后环化形成蛋白质乙内酰硫脲衍生物;(3)用摘要裂解试刘裂解得到缩短了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肤和C端氨基酸乙内酞硫服。木文采用合成的1()肤(Nlx厂NYQKDALGFL一C00ll)和16肤(NI!2一K人KEsD人(;FLMFvYLv一eooll)为模型肤,并将其偶联到DITC玻璃珠上进行方法学研究。用TBus一1 Tc对10肤进行c端序列测定,成功地鉴定了其c端前4个氨基酸,初始回收率为53.106,重复回收率为5 7.6%。 利用偶联到川 Tc玻璃珠上的10肤,对TPGe一1 TC作偶联试剂的活化剂用量、活化时间、偶联温度和偶联时间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然后以16肤为模型肤用优化的条件进行c端序列分析,取得了较好的一试骑结果,鉴定了该肤c端前8个氨基酸,其初始回收率为6‘.4%,重复回收率为79.6%。

全文目录


缩略表  3-5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10
第一章 前言  10-17
第二章 制备标准氨基酸乙内酰硫脲  17-28
  2.1 试剂与方法  17-20
  2.2 结果与分析  20-27
  2.3 讨论  27-28
第三章 合成用于方法学研究的模型肽  28-40
  3.1 试剂与方法  28-34
  3.2 结果与分析  34-39
  3.3 讨论  39-40
第四章 偶联试剂的探索  40-53
  4.1 偶联试剂探索之一  40-43
  4.2 偶联试剂探索之二  43-45
  4.3 偶联试剂探索之三  45-52
  4.4 偶联试剂探索之四  52-53
第五章 三丁基锗异硫氰酸酯进行蛋白质C端序列分析  53-69
  5.1 试剂与方法  53-55
  5.2 结果与分析  55-66
  5.3 讨论  66-69
第六章 设想与展望  69-71
参考文献  71-78
致谢  78-79

相似论文

  1. PaP3基因组部分基因表达的探讨,Q343
  2. C-端序列分析方法学研究与HWAP-Ⅰ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Q51
  3. 摩氏摩根菌噬菌体MmP1生物学特性及其基因组学的研究,Q939.4
  4.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基因组学研究,R378
  5.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2生物学特性及其基因组学的研究,Q933
  6. 一种蛇毒组分对神经细胞的选择性毒性及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Q51
  7. 基于监督流形学习算法的固有不规则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Q51
  8. 东亚钳蝎昆虫毒素BmK IT中关键活性位点的功能分析,Q51
  9. 力生长因子C端E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研究,Q51
  10. 八助游仆虫中心蛋白N端及其突变体的金属结合性质,Q51
  11. 蛋白质泛素化的生物信息学分析,Q51
  12. 高温动力学方法筛选提高蛋白质热稳定性的突变位点,Q51-33
  13. 亲和温敏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亲和沉淀中的应用,Q51
  14. 间斑寇蛛幼蛛体内毒性成分的分离与活性分析,Q51
  15. 构建及筛选S1型断裂蛋白质内含子用于蛋白质定点标记,Q51
  16. 膜蛋白跨膜螺旋结构预测研究,Q51
  17. 基于改进的ID3算法的蛋白质纯化方法研究,Q51
  18. 基于丰富特征和多核学习的蛋白质关系抽取,Q51
  19. 基于特征融合的膜蛋白跨膜螺旋预测,Q51
  20. 蛋白质关系网络中的络合物发现算法的研究,Q51-3
  21. 鱼类卵黄蛋白原调理作用的研究,Q5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化学 > 蛋白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