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证型分析

作 者: 李春丽
导 师: 郑燕林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病因 证型 分期
分类号: R27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是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眼科常见病,病因复杂,且出血后吸收困难,治疗棘手。本课题通过研究引起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以及中医证型分期,旨在探讨玻璃体积血各病因的机率分布、发病特点、证型分布及分期情况,为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本课题所选病例来源于1998年12月至2009年1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被确诊为玻璃体积血的住院病人236例,通过填写表格(见附录),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眼别、既往史、诱发因素、眼部专科检查、引起玻璃体积血的病因,经统计分析后,以明确玻璃体积血病因分布、发病特点;同时记录患者自觉症状、舌象、脉象等内容,严格按照中医辨证原则进行辨证分型,同样经过统计分析,以总结各病因的证型分布及分期情况。结果1.本课题玻璃体积血患者中,RVO所致玻璃体积血59例(25%),DR 49例(20.76%),Eales病39例(16.53%)、外伤29例(12.29%),其他病因还有:RD16例、高血压动脉硬化12例、AMD 9例、PVD 7例,青光眼2例、梅毒性视网膜炎2例、陈旧性葡萄膜炎1例、白内障术后1例、coats病1例。2.玻璃体积血不同病因的男女患病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3.玻璃体积血不同病因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4.玻璃体积血各病因间高血压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玻璃体积血证型构成情况为:气阴两虚型占28%,气滞血瘀型占26%,阴虚火旺型24%和血热瘀滞型22%。6.玻璃体积血各病因的中医证型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7.玻璃体积血的中医证型在各分期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我院236例玻璃体积血患者中,其主要病因为RVO、DR、Eales病和外伤,其中以RVO最多。2本研究中玻璃体积血各证型分布频数几乎相等,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火旺型和血热瘀滞型均为玻璃体积血的主要证型。3.玻璃体积血的各病因的中医证型分布有所不同,RVO以阴虚火旺和血热瘀滞为主,气滞血瘀和气阴两虚次之;DR以气阴两虚为主,其次为阴虚火旺;Eales病以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血热瘀滞为主,气滞血瘀次之;眼外伤以气滞血瘀为主。4玻璃体积血的分期与证型的关系:(1)出血期以气滞血瘀型为主,瘀血期以血热瘀滞型和气滞血瘀型为主,死血期以气滞血瘀型为主,干血期以气阴两虚型为主。(2)前三期以气滞血瘀为主,以实证为主;后一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以虚证为主。随着玻璃体积血病程的进展,中医的主要证型是逐步由实证转向虚证的。充分证明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和分期论治具有一致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中英文缩略词  9-10
1 引言  10-11
2 临床研究方法  11
3 标准  11-14
  3.1 玻璃体积血诊断标准  11
  3.2 病例入选标准  11
  3.3 玻璃体积血分期标准  11-12
  3.4 玻璃体积血的中医证类诊断标准  12
  3.5 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  12-13
  3.6 糖尿病诊断标准  13
  3.7 其它相关眼病诊断依据  13-14
4 统计分析方法  14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14-21
  5.1 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分析  14-18
    5.1.1 病因构成情况  14-15
    5.1.2 病因与发病性别的关系  15-16
    5.1.3 病因与发病年龄的关系  16-17
    5.1.4 病因与既往史的关系  17
    5.1.5 病因和民族的关系  17-18
  5.2 玻璃体积血中医证型构成情况  18-19
  5.3 玻璃体积血各病因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9-20
  5.4 玻璃体积血分期和证型的关系  20-21
6 讨论  21-26
  6.1 现代医学玻璃体积血原因分析  21-24
  6.2 中医对玻璃体积血的病因病机认识  24
  6.3 中医辨证分型分析  24-25
  6.4 玻璃体积血中医分期研究  25-26
  6.5 玻璃体积血病因及中医证型的关系  26
7 结论  26-27
8 问题与展望  27-28
致谢  28-29
参考文献  29-31
附录一  31-39
  参考文献  36-39
附录二  39-4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41-42

相似论文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R259
  2.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尿酸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R259
  3. 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R246
  4.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R542.22
  6. 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及59例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R249.2
  7. 围绝经期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R259
  8. 温州市“猪高热病”的发生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S858.28
  9. 164例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肝纤四项的临床分析,R259
  10. 不同证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激素敏感率的研究,R259
  11. 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期中医证型临床分析,R259
  12.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及经颅多普勒临床相关性研究,R259
  13. 大细胞性贫血相关疾病的初步临床探讨,R556.2
  14. 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因素探讨及分期评价,R733.3
  15. 西南地区肝硬化失代偿的相关网络数据库的构建及临床研究,R575.2
  16. 86例青年脑卒中的DSA分析及病因探讨,R743.3
  17. 结肠黑变病158例临床回顾性分析,R574.62
  18.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胆囊结石临床特点分析,R575.2
  19.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分期及疗效监测的应用,R737.33
  20. 青年脑梗死148例临床分析,R743.3
  21. 中国1992、2008和UICC2010分期标准预测鼻咽癌放疗疗效的比较研究,R739.6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五官科 > 眼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