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体裁分析:中文脱口秀的开头与结尾

作 者: 马宇立
导 师: 潘永樑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专 业: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脱口秀 体裁分析 语言特征 语料库 认知结构 语言学研究 communicative 语言实现 交际目的 脱口秀节目
分类号: H1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4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谈话节目(或按其英语名称“talk show”音译为“脱口秀”)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正在蓬勃发展。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后,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如今国内已有各类脱口秀节目约179个。 从语言学角度看,脱口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首先,从它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带有娱乐表演性质(“秀”)的即兴讨论(“脱口”)。这就保证了它作为即时性口语语料的真实度。节目的众多又确保了语料的数量。对真实口语语料的研究目前正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其次,由于脱口秀不同于其它口语体裁的交际目的(communicative purposes)—交流与娱乐并举,信息与休闲兼具—决定了它具有与其它口语体裁不同的体裁特征。对其进行研究必将得到很多新的发现。最后,鉴于口语语料收集以及处理的难度,目前对脱口秀的研究仍是凤毛麟角。学术文献报导过的少数几项研究也只是以英语脱口秀为研究对象,而对中文脱口秀的语言学研究几乎没有,从体裁分析的理论角度对脱口秀进行研究更是未见于报导。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研究的结果更集中,我们选定了中文脱口秀的开头与结尾这两个不可或缺的部 i。Aj]il!y.--------------------------theariarelertrithethethethethethe 分作为研究对象。 理论上,我们从体裁分析哈enre anabeis)的角度出发, 综合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文体学以及语用学的一些成果,根 据 Vijay K.Bhatia提出的分析框架,针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提 出了自己的分析步骤。我们根据体裁分析的基本要点,确立 了对中文脱口秀开头与结尾自上而下、由浅及深进行描述的 分析枢架,即对语言特征的量化分析、对语言特征与其实现 功能之间对应关系的归纳、以及对其认知结构的总结。为方 便分析,我们将前两步合二为一,形成了第四章对语言实现 形式的功能分析。而第五章则对中文脱日秀的开头和结尾的 认失话步结构(cognitive move structure)进行了概括和证明, 并进一步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其可靠性和可推广性进行验 证。这两章构成了本文的主体。 我们为了进行本项研究,专门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中文脱 口秀文本语料库。其中的语料包括前期分析描述所需的三档 节目以及用作案例分析以验证上述结论时要用的一档节目。 这些节目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其代表性、收集的数量、录制和 转录的准确性、以及各档节目每一期选择的随意性,从而保 证了语料的信度与效度。建成的语料库包含 150期节目,总 字数超过75,000字。我们还为原始语料设计了两套赋码:即针对语言特征的赋码和认知结构的赋码。最终赋码数量达到6,000个以上。这个语料库不仅满足了本项研究的需要,而且经过一定的修改后还可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语料文本。 本文得出的结论验证了我们对中文脱日秀这种语言体裁的认识:其语言实现形式是为其交际目的服务的,语言特征与功能紧密相关;中文脱口秀的开头与结尾具有非常集中一致的认知结构。这些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跨文化研究和脱口秀的语言研究有启发性。 本文做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如用体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文脱口秀,努力填补对中文脱口秀研究本身以及研究角度上的两个空白;建立特殊用途语料库,运用网络下载以及转录两种方法成功地收集了大量的语料,为口语语料的研究方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全文目录


Chinese Abstract  6-9
Tagging Scheme of the Corpus  9-10
Figures and Tables  10-12
Acknowledgements  12-14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4-19
  1.1 Why talk shows?  14-16
  1.2 Why Chinese talk shows?  16-19
CHAPTER TWO THE STATE OF ART  19-31
  2.1 Media study on talk shows: a television genre  19-22
  2.2 Linguistic research: multiple approaches  22-28
  2.3 Scarcity of genre analysis on the talk show  28-31
CHAPTER THREE RESEARCH PRELIMINARIES & THEORETICAL BASIS  31-53
  3.1 Genre and genre analysis  31-36
    3.1.1 Genre: its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31-33
    3.1.2 Genre analys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33-36
  3.2 Talk show as a spoken genre  36-38
  3.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8-44
  3.4 Research objectives  44-45
  3.5 Data collection & data management  45-53
    3.5.1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talk shows  45-47
    3.5.2 Corpus and data collection method  47-51
    3.5.3 Corpus tagging and parsing  51-53
CHAPTER FOUR FUNCTIONAL ANALYSIS OF LANGUAGE REALIZATIONS  53-86
  4.1 Major functions of the opening and the ending and related linguistic realizations  53-76
    4.1.1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55-65
      4.1.1.1 Relationship-building and title  56-58
      4.1.1.2 Relationship-building and aw  58-62
      4.1.1.3 Atmosphere-creating and joke/hum  62-64
      4.1.1.4 Interpersonal elements in the ending  64-65
    4.1.2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the ideational functions  65-75
      4.1.2.1 Types of sentences  66-69
      4.1.2.2 Tense and voice  69
      4.1.2.3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69-74
      4.1.2.4 Lexical choices  74-75
    4.1.3 Correlation tests of the language features  75-76
  4.2 Comparative features within and across programs  76-86
    4.2.1 Linguistic variance within the same talk show  77-80
      4.2.1.1 The addressee variable  77-79
      4.2.1.2 The topic variable  79-80
    4.2.2 Linguistic variance across different programs  80-86
      4.2.2.1 Steps to test the degrees of formality  82-86
CHAPTER FIVE COGNITIVE ANALYSIS OF GENRE CONSTRUCTION  86-105
  5.1 Move structure of the opening  86-94
  5.2 Move structure of the ending  94-98
  5.3 Verification of move structure: a statistical case study  98-105
    5.3.1 The opening move structure of Legal Report  100-102
    5.3.2 The ending move structure of Legal Report  102-105
CHAPTER SIX CONCLUSION  105-112
  6.1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106
  6.2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106-109
  6.3 Prospects for further research  109-112
APPENDIX Ⅰ STATISTICS OF THE MS ELEMENTS  112-118
APPENDIX Ⅱ SAMPLE DATA OF THE CORPUS  118-121
BIBLIOGRAPHY  121-123

相似论文

  1. TV2.0视阈下的电视脱口秀节目构成研究,G222
  2.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解析,G222
  3. 体裁分析:杨澜访谈录之东方看奥运,H15
  4. 二语定冠词习得的一个现象:探析首次提及名词时的过度使用,H319
  5. 中美媒体政治新闻语篇的语类分析,H315
  6. 网上中美企业简介体裁对比分析,H315
  7. 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王熙凤话语语用策略分析,H13
  8. 网络英文旅游景点介绍语篇的体裁分析,H315
  9. 英文会议纪要的体裁分析,H315
  10. 奥巴马演说词反复的顺应性研究,H311.9
  11. 英文语言学著作中作者自序的语类分析,H314
  12. 旅游文本的体裁分析与补偿翻译,H059
  13. 英语商务索赔信函中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研究,H313
  14. 从体裁互文性的角度对中国公司公开性语篇的分析,H315
  15. 交际目的与称呼语的顺应机制,H313
  16. 危机公关中公司声明的体载分析,F272
  17.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H315.9
  18.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对英文促销信的体裁分析,H315
  19. 评价系统理论观照下英语商务投诉信函中实现投诉目的之语言特征研究,H315
  20. 从语境角度分析英汉互译中语言的得体,H315.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写作、修辞 > 风格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