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力市场条件下的水火电联合经济调度研究

作 者: 倪佳燕
导 师: 王大光;陈树棠
学 校: 福州大学
专 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电力市场 水电火电 梯级电站 协调优化 网络流模型
分类号: TM7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41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建立和发展,在全国联网各省级电力系统参与区域电力市场竞争的大趋势下,在电力市场条件下,水火电厂联合经济调度的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电力市场现状和发展概况,对福建省电力市场及其参与华东电力市场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福建省水电丰富、梯级水电站较多的具体情况,采用网络流法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解决闽江各支流、干流复杂梯级电站经济调度的模型,建立了计及辅助服务的发电市场日交易计划的模型,开发了解决水火电联合经济调度及相关的报价体系的初级软件,并进行了初步试算和分析。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6-8
  1.1 建立电力市场的主要目的  6
  1.2 国内外电力市场发展状况  6
  1.3 福建省电力系统概况  6-7
  1.4 本文研究内容  7-8
第二章 梯级电站的经济调度  8-19
  2.1 概述  8
  2.2 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  8-11
    2.2.1 网络与流  8
    2.2.2 可行流与最大流  8-9
    2.2.3 增广路径  9
    2.2.4 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9
    2.2.5 最小费用最大流的算法  9-10
    2.2.6 网络的矩阵表示  10-11
  2.3 电力系统中梯级水电站经济调度的数学描述  11-14
  2.4 梯级水电站经济调度的网络模型  14
  2.5 网络费用  14-15
  2.6 实用计算方法  15-16
  2.7 几个实际问题的处理  16-18
  2.8 结论  18-19
第三章 发电市场的短期交易  19-27
  3.1 概述  19
  3.2 计及辅助服务的火电厂综合竞价模型  19-20
  3.3 模型的网络流算法  20-24
  3.4 算例  24-25
  3.5 结论  25-27
第四章 水火电联合系统短期经济调度  27-31
  4.1 水火电优化的数学模型  27-28
  4.2 协调器的设置及计算  28-30
  4.3 结论  30-31
第五章 水火电经济调度软件设计  31-38
  5.1 软件平台功能结构及流程  31-33
  5.2 数据库设计  33-36
  5.3 系统软件特点  36-38
第六章 福建省电力市场探讨  38-41
  6.1 福建省电力工业现状分析  38
  6.2 联网后实时双边交易方案  38
  6.3 双边交易方案的实施过程  38-39
  6.4 发展福建省级电力市场需着重解决的问题  39-41
结论和展望  41-43
  结论  41
  资源配置优化展望  41-43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47
附录  47-50
个人简历  50

相似论文

  1. 水电厂年度合约电量划分及风险控制研究,F224;F426.91
  2. 并网电厂辅助服务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与应用,F426.61
  3. 多电源接入电力系统定价原理研究,F426.61
  4. 电力市场化过程中胜利油田电网运行策略和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F426.61
  5. 安吉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策略研究,F426.61
  6. WJ201H终端在负荷管理系统中的改进与应用,TM73
  7. 基于CVaR的电力竞价市场风险分析,F407.61
  8. 考虑环境成本的调峰权交易研究,F426.61
  9. 流域梯级水电站效益补偿机制研究,TV737
  10. 基于交易计划调整的电力市场阻塞管理,TM73
  11. 企业物流资源协调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研究,F252
  12. 地市电力景气指数研究,F224
  13. 国电云南公司电力发展战略研究,F426.61
  14. 电力市场下节能发电机组组合的研究,TM31
  15. 金融危机对上海电力市场的影响研究,F426.61
  16. 电力市场中发电商收益与风险评估研究,F426.61
  17. 电力市场有效性分析,F224
  18. 电力市场环境下单一水电厂竞价策略研究,F224
  19. 南昌市道路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研究,TU984.191
  20. 三源明珠公司电涌保护器市场营销策略研究,F426.6
  21. 节能发电调度优化模型及方法的研究,F426.6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