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COM组件的分布式应用

作 者: 郭国文
导 师: 饶文碧
学 校: 武汉理工大学
专 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关键词: ASP COM 组件 分布式对象
分类号: TP3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5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基于Web的Browse/Server应用系统不断发展,目前的Web技术虽然拥有不少独特的优点,但无法胜任大规模的企业计算,将ASP技术与COM相结合来开发分布式Web应用,能够以局部的更新适应需求的变化,并与企业内的其它应用集成。客户端对象通过Web服务器直接调用应用服务器对象,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Web技术、组件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今后Web系统的一大发展趋势。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是一种基于二进制标准与编程语言无关的软件规范。该规范定义了怎么样以一种独立于语言和位置的方式调用对象,怎么定义和标识组件,以及怎么样创建对象。基于COM构架的中间业务逻辑层能够很好地采用这些特性来构建一个稳定的、易于维护和升级、能支持扩展的应用系统。 本论文进行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的Web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首先对分布式结构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说明了基于Web的三层结构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对分布式对象进行阐述,深入研究了分布式对象的三种主流技术:COM/DCOM技术、CORBA技术和Java/RMI技术,并通过对这三种技术进行的分析、比较,说明了COM组件技术的优势,并简要说明了Windows DNA架构的组成部分;进而说明基于COM组件技术的三层结构。 最后本论文结合一个具体应用——网上考试系统介绍了基于组件技术Web的系统的开发过程,首先分析了网上考试系统的系统背景,然后讨论了需求分析和实现技术的选择,通过对Web数据库技术进行概述,提出了本系统的技术路线——把ASP和COM结合起来,形成基于COM的Web应用。然后进行系统详细设计,包括总体设计、组件设计、对象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访问设计,最后对考试组件的实现、应用系统的部署进行了详细说明,完整地阐述了基于COM组件开发的全过程。

全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7-11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7-8
  1.2 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8-9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9-11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9-10
    1.3.2 本文的结构  10-11
第2章 分布式结构的发展及分布式对象技术  11-23
  2.1 分布式结构的发展  11-14
    2.1.1 早期的计算机结构  11
    2.1.2 客户/服务器结构  11-13
    2.1.3 三层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3-14
  2.2 分布式结构所采用的技术  14-19
    2.2.1 概述  14-15
    2.2.2 CORBA技术  15-16
    2.2.3 Java/RMI技术  16-17
    2.2.4 COM/DCOM技术  17-19
  2.3 常用分布式对象技术的比较  19-23
第3章 基于COM组件技术的应用开发  23-39
  3.1 WINDOWS DNA  23-29
    3.1.1 Windows DNA体系结构  23-25
    3.1.2 Windows DNA服务  25-26
    3.1.3 基于DNA三层应用的优势  26-29
  3.2 COM+  29-34
    3.2.1 COM+概述  29-32
    3.2.2 COM+特性  32-33
    3.2.3 COM+中的对象创建过程  33-34
  3.3 COM应用开发  34-39
    3.3.1 应用开发支持  34-36
    3.3.2 基于属性的C++编程语言  36-39
第4章 分布式应用系统实例--网上考试系统  39-58
  4.1 系统背景  39-40
  4.2 需求分析  40
  4.3 系统实现技术的选择  40-46
    4.3.1 Web数据库技术概述  40-41
    4.3.2 当前主流的Web数据库开发技术  41-44
    4.3.3 本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  44-46
  4.4 系统设计  46-51
    4.4.1 总体设计  46-47
    4.4.2 组件设计  47-48
    4.4.3 对象设计  48
    4.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8-50
    4.4.5 数据访问设计  50-51
  4.5 考试组件的实现  51-54
  4.6 考试系统的特点  54-56
  4.7 考试系统的部署  56-58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8-61
  5.1 系统优点  58-59
  5.2 系统不足  59
  5.3 展望  59-61
参考文献  61-64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64-65
致谢  65

相似论文

  1. 光电对抗试验系统软件平台开发,TP311.52
  2. 飞行模拟中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CDU组件设计与仿真,TP391.9
  3. LXI自动测试系统集成技术研究,TP274
  4. LXI 1553B总线通信模块设计,TP273
  5. 自动测试系统数字化设计平台研制,TP274
  6. LXI计数器研制,TP274
  7. 教学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8. 部队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9. 基层部队人员日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TP311.52
  10. 基层部队网站的设计与建设,TP311.52
  11. 部队人员住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TP311.52
  12.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矿山事故隐患安全评价系统的设计,TD79
  13. 基于GIS的青海广播无线覆盖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P208
  14. 基于组件技术和ASP技术的省司法信息网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5. 初中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实现,G434
  16. 康复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TP311.52
  17. 军队现役干部考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8. 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918.2
  19.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TP311.52
  20. 数学公式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1. 基于WebQuest的职校电子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