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俗旅游视野下的晋商大院

作 者: 王志强
导 师: 武文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民俗 民俗旅游 祁县民俗博物馆 晋商 晋商大院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明清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在近代商业、经贸和金融史上,晋商的形成与发展确是一种罕见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它在货殖、金融、企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辉煌的业绩与独特的贡献,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晋商精神,更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总结和精神铸炼,是民族传统、时代韵律、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的凝结与升华。晋商们在发家后,大都会在家乡建筑规模宏大的楼宇庭院,他们将建筑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体现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菁华,规模宏大、设计合理、建筑精美,尤其是在大院中随处可见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更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极品。晋商大院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山西商业文化和山西民俗文化,堪称是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艺美术学等方面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民俗旅游、影视、摄影、文化价值。在当代社会中,传统民俗的复兴及其与旅游的紧密结合,使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各个地域招揽游客的重要的筹码。本文就是通过对祁县民俗博物馆进行比较深层次的开掘,从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侧面进行关照,呈现晋商的主要文化特征和精神,展示出以祁县民俗博物馆为代表的晋商给我们现代人带来的对于民俗旅游的一系列的启示。以此来唤醒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晋商大院的民俗旅游,进而投入到保护晋商大院的行列中来。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一 前言  7-12
  (一) 祁县民俗博物馆简介  8-9
  (二) 民俗及其他  9-12
二 历史篇  12-23
  (一) 以乔家为代表的晋商的形成  12-14
  (二) 晋商的经营之道及其对现代商业的启示  14-17
  (三) 晋商的文化特征及其表现  17-23
三 现在篇  23-33
  (一) 祁县民俗博物馆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23-24
  (二) 祁县民俗博物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24-26
  (三) 祁县民俗博物馆所产生的人文效应及其他效应  26-27
  (四) 从晋商大院民俗旅游的特征和开发原则  27-33
四 将来篇  33-40
  (一) 晋商大院文化对山西其他文化所产生的作用  33-35
  (二) 发展大院旅游所需面对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5-40
五 结语  40-41
参考文献  41-43
后记  43

相似论文

  1. 常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当代启示,D648
  2.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调查研究,G852.9
  3. 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G812.4
  4. 山西商报《晋商周刊》研究,G216.3
  5. 论大众传媒时代的晋商文化传播,F729
  6. 山西省文水县“文水鈲子”的民俗主体与民俗传承调查研究,K892.4
  7.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及其民俗旅游研究,F592.7
  8. 树根雕中传统人物造型艺术研究,J314.2
  9. 威风锣鼓及其民俗学考察,J632.5
  10. 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H195
  11. 对外汉语民俗文化课堂教学研究,H195
  12. 杨家埠木板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4
  13. 记忆与口述:山东鄄城谢家砖塑的艺术特色探究,J314.9
  14. 中国吉祥纹样在糕点类食品包装中的应用与研究,J522
  15. 山西省方山县方言词汇研究,H172.2
  16. 城镇化背景下民间手工艺传承保护研究,J528
  17. 民俗学视域下的朱仙镇木板年画研究,J218.3
  18. 民俗视角下的两当民歌调查研究,J607
  19. 《招魂》的民俗文化研究,I207.22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俗体育文化研究,G852.9
  21. 鄂西三胡乡苗族民居建房习俗研究,TU241.5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