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我国行政审判中的调解制度

作 者: 刘伟光
导 师: 朱??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行政审判 调解制度 检讨批判 适用性 立法完善
分类号: D92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2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我国行政审判实践,运用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学科理论,采用历史、逻辑、比较分析等方法,阐述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和一般理论,检讨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是非功过,分析改革完善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完善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立法构想。全文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从我国调解制度的起源入手, 概述建国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特别是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第二章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一般理论。阐述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概念、内容、性质和地位,阐明不适用调解原则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分析行政诉讼程序中调解与审判的关系,比较我国行政审判中的调解与非诉讼调解、民事诉讼调解以及外国诉讼和解的联系和区别。第三章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检讨。论述我国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的可能性,主张不服行政裁决、行政合同、具体行政指导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质疑我国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认为对涉及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和生命权造成损害而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案件不能适用调解,同时,还分析我国行政赔偿诉讼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改革完善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章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改革与完善的立法构想。修改我国《行政诉讼法》,从立法体例、结构和内容上,健全、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程序的调解制度。改革调解模式,实行调审分离、审前调解的调解模式:规制调解原则,保留当事人自愿和合法的调解原则,取消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调解原则,建立不公开和保密的调解原则;重构调解的适用范围,确定五类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完善调解程序,从调解的申请、期限、处所、终结和费用等方面予以完善。

全文目录


引言  5-6
第一章 我国行政审判调解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6-9
  一、 我国调解制度之起源  6
  二、 建国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演变  6-7
  三、 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之发展  7-9
第二章 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一般理论  9-23
  一、 调解在我国行政审判中的地位  9-11
    (一) 关于不适用调解原则是否是我国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问题  9-10
    (二) 关于行政赔偿诉讼程序中调解与审判关系的问题  10-11
  二、 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的性质  11-15
    (一) 与我国非诉讼调解的区别  12-13
    (二) 与我国民事诉讼调解的异同  13-14
    (三) 与外国诉讼和解制度的比较  14-15
  三、 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内容  15-23
    (一) 关于调解的适用范围  16-21
    (二) 关于调解的原则  21
    (三) 关于调解的效力  21-22
    (四) 关于调解瑕疵的救济  22-23
第三章 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检讨  23-40
  一、 我国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之反思  23-28
    (一) 我国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的可能性  23-26
    (二) 我国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性分析  26-28
  二、 我国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之批判  28-34
    (一) 我国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的质疑  28-29
    (二) 我国行政赔偿诉讼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9-34
  三、 改革完善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之分析  34-40
    (一) 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适用问题的争论及看法  34-36
    (二) 改革完善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必要性  36-37
    (三) 改革完善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可行性  37-40
第四章 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改革与完善的立法构想  40-48
  一、 改革调解模式  40-42
    (一) 实行调审分离、审前调解的模式  40-41
    (二) 调审分离、审前调解的立法价值  41-42
  二、 重构调解适用范围  42-43
    (一) 适用调解的行政赔偿诉讼案件  42
    (二) 适用调解的行政诉讼案件  42-43
  三、 规制调解原则  43-45
    (一) 保留当事人自愿和合法的调解原则  43-44
    (二) 废除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调解原则  44
    (三) 建立不公开和保密的调解原则  44-45
  四、 完善调解程序  45-48
    (一) 关于调解的开始  45-46
    (二) 关于调解的进行  46
    (三) 关于调解的终结  46-47
    (四) 关于调解的费用  47-48
结束  48-49
主要参考文献  49-51

相似论文

  1. 受贿罪若干问题案例分析,D924.392
  2. 网络赌博犯罪问题的研究,D924.3
  3. 我国现行民事调解制度之反思,D925.1
  4. 完善治安调解制度的思考,D926
  5.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探析,D924.392
  6. 论逃税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D924.3
  7. 完善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问题研究,D926
  8. 当前行贿犯罪手段的新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D917
  9. 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刑事规制研究,D924
  10. 论我国法院诉前委托调解机制的构建,D925.1
  11. 德国著作权法修改及实施研究,DD913
  12.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浅析,D924.3
  13. 论刑事责任年龄,D924.1
  14. 基于参数辨识的电力系统动态等值方法研究,TM712
  15. 微博在企业内部传播中的适用性研究,F272
  16.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支持系统研究,U418.6
  17. 在和谐社会语境下完善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D925.1
  18. 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D926.34
  19. 行政再审制度的伦理审视,D925.3
  20. 死刑错案问题研究,D925.2
  21. 刑事补充侦查制度研究,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