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踏雪寻“驿”

作 者: 薛春霖
导 师: 施维琳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云南驿 村落形态 西南丝绸之路 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
分类号: TU-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云南驿是一个位于云南省祥云县的村落,它有比较久远的历史。昔日以西南丝绸之路为主体的多个历史事件对它的起源、发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这些历史事件在村落当中留下了很多实物,它们承载着云南驿深厚的历史文化,挖掘这些实物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此外,现今的村落形态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结果,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它正处在解体的边缘,在大力倡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今天,对它的研究是必要的。以上的研究可以说是逻辑实证的。众多的历史实物、传统的村落形态表明云南驿应该是历史性村落,它具有其作为“历史性”的价值。该研究力图从一定的评价体系出发,对它的各种价值进行量化,为保护研究做准备。此外,对它的保护是另一个研究的重点。保护历史性村落与在城市中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不同的。因为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对它的保护具有特殊性,不可能生搬硬套城市中搞保护的套路。借鉴城市中的保护经验以及相关的宪章、法规对其保护的方法论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渴望以小见大,为历史性村落的保护提供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目录  7-12
第一章 绪论  12-17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4
    1.1.1 研究的目的  13
    1.1.2 研究的意义  13-14
  1.2 缘何定点云南译  14
  1.3 研究的内容  14-15
  1.4 论文结构  15-16
  1.5 研究的方法  16
  本章注释  16-17
第二章 记忆——云南驿的历史及其物证  17-44
  2.1 云南驿的历史沿革  18-19
    2.1.1 历史沿革  18
    2.1.2 批判的接受与科学的认识  18-19
  2.2 古道与云南驿  19-25
    2.2.1 云南驿的两条古道  19
    2.2.2 西南丝路与云南驿  19-24
    2.2.3 古驿道与云南驿  24-25
  2.3 马帮 马店 天灯杆——西南丝路上的记忆  25-34
    2.3.1 马帮  25-27
    2.3.2 马店  27-33
    2.3.3 天灯杆  33-34
  2.4 民居——"循规蹈矩"下的异彩分乘  34-39
    2.4.1 一个孤例——"五阁齐顶"的钱家大院  34-35
    2.4.2 "前店后宅"与"一门、一窗、一铺台"  35-38
    2.4.3 其它民居  38-39
  2.5 岑公祠——古驿道上的记忆  39-40
  2.6 宗祠 关圣殿 白马寺  40-41
    2.6.1 宗祠  40
    2.6.2 关圣殿  40-41
    2.6.3 白马寺  41
  2.7 滇缅公路与"机窝"——二战时的记忆  41-42
  2.8 本章小结  42
  本章注释  42-44
第三章 现状——云南驿的村落形态  44-62
  3.1 村落形态  45-46
    3.1.1 村落形态的定义  45
    3.1.2 村落形态的研究层次  45-46
  3.2 环境构成  46-50
    3.2.1 自然环境  46-48
    3.2.2 社会生活环境  48-49
    3.2.3 支撑网络  49-50
  3.3 街巷构成  50-56
    3.3.1 概述  50-52
    3.3.2 老街(建国路)  52-54
    3.3.3 彩云路与村子东端边界上的道路  54
    3.3.4 巷道  54-55
    3.3.5 320国道  55-56
  3.4 建筑构成  56-58
    3.4.1 村子的肌理  56-57
    3.4.2 历史性建筑  57
    3.4.3 新建的仿传统建筑  57-58
    3.4.4 "洋房"  58
  3.5 正在消失的历史风貌  58-59
    3.5.1 原有建筑的老化、失修、破败  58
    3.5.2 平整的水泥路面  58-59
    3.5.3 新建建筑  59
  3.6 传统村落形态形成及变化的因素分析  59-61
    3.6.1 传统村落形态形成的因素分析  59-60
    3.6.2 村落形态变化的因素分析  60-61
  3.7 本章小结  61-62
第四章 云南驿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评价  62-85
  4.1 评价的目的  63
  4.2 价值与价值体系  63-66
    4.2.1 云南驿是历史文化遗产  63
    4.2.2 文化遗产的价值——求异性中巩固文化的趋同性  63-64
    4.2.3 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  64-66
  4.3 评价方式  66-78
    4.3.1 对于"传统"的评价  66-67
    4.3.2 对于"现状"的评价  67-69
    4.3.3 综合价值评价  69-78
  4.4 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标准  78-79
    4.4.1 专家评价结果的等级标准  78-79
    4.4.2 民众评价结果的等级标准  79
  4.5 云南驿的评价结果  79-84
    4.5.1 专家评价结果  79-81
    4.5.2 民众评价结果  81-83
    4.5.3 评价结果的分析  83-84
  4.6 本章小结  84
  本章注释  84-85
第五章 云南驿的保护与更新  85-112
  5.1 保护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其科学保护和更新观念  86-87
    5.1.1 保护的必要性、紧迫性  86
    5.1.2 科学保护、更新的观念  86-87
  5.2 保护面临的问题  87-93
    5.2.1 云南驿在保护层次上的定位  87
    5.2.2 经济水平低,经济形态单一  87-89
    5.2.3 复杂的民居问题  89-91
    5.2.4 保护观念非常淡薄  91-92
    5.2.5 吸引开发商投资的资源有限,投入的资金有限  92-93
  5.3 保护得以成功实现的两个动因  93-94
    5.3.1 外界的推动作用  93
    5.3.2 内部的主动作用  93-94
    5.3.3 外界的推动作用与内部主动性的关系  94
  5.4 保护的内容  94-96
    5.4.1 保护范围的划定  94-95
    5.4.2 保护处理对象的确定  95-96
  5.3 保护原则  96-99
    5.5.1 "避免破坏,留住历史的信息"  96-97
    5.5.2 "尊重历史,保护历史的真实性"  97
    5.5.3 以人为本,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以民为本,开展保护工作  97-98
    5.5.4 从有机更新到可持续发展  98-99
  5.6 保护与更新的过程、经济性、机制的探讨  99-103
    5.6.1 保护过程  99-100
    5.6.2 保护与更新的经济性探讨  100-102
    5.6.3 保护的运行机制  102-103
  5.7 保护与更新的技术性探讨  103-110
    5.7.1 特殊历史性建筑的维护与更新  104-106
    5.7.2 普通传统民居的维护与更新  106-108
    5.7.3 新建建筑  108-110
  5.8 本章小结  110
  本章注释  110-112
结语  112-113
(附录1) 图表目录  113-118
(附录2) 参考文献  118-120
(附录3) 云南驿评价调查表  120-127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2.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5.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6.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7.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8.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9.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10.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11. 酵母抗冻性研究及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TS213.2
  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13.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14.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15.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16. 栖霞山景区植物资源调查、保护与开发利用,Q948
  17. 傣族生态文化及其法律保护研究,D922.6
  18.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19.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全菌结合类M蛋白亚单位灭活疫苗的研制,S858.28
  20.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新保护性抗原的鉴定,S855.11
  21. 普洱绿茶精粉对反式脂肪酸副作用的保护作用,R285.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艺术 > 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修缮和仿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