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村落形态发展研究

作 者: 王海涛
导 师: 车震宇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旅游城市化 村落形态 影响因素 发展策略 丽江市 龙泉村 白华村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具有资源优势的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成为这些城市的支柱产业,并使得旅游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丽江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张,许多城市边缘区村落不断被城市化,对村落形态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本文以丽江市龙泉村和白华村为例,通过对旅游城市化背景下村落形态的发展变化历程、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村落向小城镇形态可持续发展策略。本文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本章首先对目前国内外旅游城市化、城市边缘带、村落及其形态相关研究作一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题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等,为论文的后续写作提供理论和框架支撑。第二章:本章在对丽江及其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其旅游城市化的发展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并对丽江旅游城市化对其周边村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第三章:本章首先对龙泉村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形态布局、景观特色、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旅游开发和村落保护等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龙泉村与城市位置关系、村落整体形态、街道空间形态和建筑单体形态的变化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形态变化特征。第四章:本章首先对白华村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形态布局、景观特色、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旅游开发和村落保护等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白华村与城市位置关系、村落整体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建筑单体形态的变化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形态变化特征。第五章:本章指出村落形态发展变化存在的问题:层次丰富的村落空间形态的丧失;街道空间形态的衍化;建筑形态的异化。从更深层次剖析问题的影响因素,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地貌因素、资源因素和区位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与制度因素、思想观念因素、规划设计因素)和旅游城市化因素,并绘制出了村落形态变化影响因素模式图。第六章:本章针对村落形态发展变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现代系统理论和自组织系统动力方法论等相关理论。根据这些理论的启示,提出村落向小城镇形态发展模式——建设旅游型村镇,并提出具体发展策略:明确目标,坚持“保护第一”原则;规划先行,提供科学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深挖文化内涵,适度发展旅游业;大力宣传,提高村民自发性参与意识。第七章:本文的结论。通过前面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3
图表录  13-18
第一章 绪论  18-36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8-20
    1.1.1 旅游城市化  18-19
    1.1.2 村落  19
    1.1.3 村落形态  19-20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0-23
    1.2.1 选题的背景  20-22
    1.2.2 选题的意义  22-23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30
    1.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6
      1.3.1.1 旅游城市化方面的研究  23-24
      1.3.1.2 城市边缘带方面的研究  24-25
      1.3.1.3 村落及其形态方面的研究  25-26
    1.3.2 国内相关研究  26-29
      1.3.2.1 旅游城市化方面的研究  26-27
      1.3.2.2 城市边缘带方面的研究  27
      1.3.2.3 村落及其形态方面的研究  27-28
      1.3.2.4 丽江村落及其形态方面的研究  28-29
    1.3.3 研究述评  29-30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30-32
    1.4.1 研究对象  30-32
    1.4.2 研究内容  32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33
    1.5.1 研究的目的  32-33
    1.5.2 研究的意义  33
  1.6 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  33-36
    1.6.1 研究方法  33-34
    1.6.2 写作框架  34-36
第二章 丽江旅游城市化研究  36-47
  2.1 丽江市概况  36-37
  2.2 丽江旅游业的发展  37-38
  2.3 丽江旅游城市化的发展演变  38-42
    2.3.1 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的转变  38-39
    2.3.2 城市空间的扩展  39-41
    2.3.3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41-42
  2.4 丽江旅游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42-44
    2.4.1 区位交通的推动  43
    2.4.2 资源优势的拉动  43
    2.4.3 政策制度的牵动  43-44
    2.4.4 经济发展的带动  44
  2.5 丽江旅游城市化对其周边村落的影响  44-46
  2.6 本章小结  46-47
第三章 龙泉村(束河古镇)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  47-68
  3.1 村落概况  47-52
    3.1.1 地理位置  47
    3.1.2 历史沿革  47-48
    3.1.3 村落的布局形态  48-50
    3.1.4 村落景观  50-51
    3.1.5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51-52
  3.2 村落的旅游开发  52-54
  3.3 村落保护  54-56
    3.3.1 村落的完整性保护  54-55
    3.3.2 单体建筑的建设与保护  55-56
  3.4 村落形态的发展变化  56-67
    3.4.1 村落与城市位置关系的变化  57
    3.4.2 村落整体形态的变化  57-59
    3.4.3 街道空间形态的变化  59-63
    3.4.4 建筑单体形态的变化  63-65
    3.4.5 村落形态的变化特征  65-67
      3.4.5.1 村落向村落发展的形态变化特征  65-67
      3.4.5.2 村落向小城镇发展的形态变化特征  67
  3.5 本章小结  67-68
第四章 白华村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  68-86
  4.1 村落概况  68-72
    4.1.1 地理位置  68
    4.1.2 历史沿革  68-69
    4.1.3 村落的布局形态  69-70
    4.1.4 村落景观  70-71
    4.1.5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71-72
  4.2 村落的旅游开发  72-74
  4.3 村落保护  74-76
    4.3.1 村落的完整性保护  74-75
    4.3.2 单体建筑的建设与保护  75-76
  4.4 村落形态的发展变化  76-85
    4.4.1 村落与城市位置关系的变化  76
    4.4.2 村落整体形态的变化  76-78
    4.4.3 街道空间形态的变化  78-81
    4.4.4 建筑单体形态的变化  81-83
    4.4.5 村落形态的变化特征  83-85
      4.4.5.1 村落向村落发展的形态变化特征  83-85
      4.4.5.2 村落向小城镇发展的形态变化特征  85
  4.5 本章小结  85-86
第五章 村落形态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86-103
  5.1 龙泉村与白华村案例对比  86-87
  5.2 村落形态发展变化存在的问题  87-88
  5.3 村落形态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88-102
    5.3.1 自然因素  88-92
      5.3.1.1 地形地貌因素  89-90
      5.3.1.2 资源因素  90-91
      5.3.1.3 区位因素  91-92
    5.3.2 社会因素  92-100
      5.3.2.1 经济因素  92-94
      5.3.2.2 政策与管理因素  94-97
      5.3.2.3 思想观念因素  97-98
      5.3.2.4 规划设计因素  98-100
    5.3.3 旅游城市化因素  100-102
    5.3.4 影响因素框架  102
  5.4 本章小结  102-103
第六章 村落向小城镇形态发展的思考与策略研究  103-117
  6.1 村落向小城镇形态发展的理论基础  103-106
    6.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04
    6.1.2 现代系统理论  104-105
    6.1.3 自组织系统动力方法论  105-106
  6.2 村落向小城镇形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106-116
    6.2.1 保护策略——明确目标,坚持"保护第一"原则  107-109
    6.2.2 保护与发展并重策略——规划先行,提供科学的政策与管理保障  109-110
    6.2.3 保护与发展并重策略——加大宣传,提高村民自发性参与意识  110-112
    6.2.4 发展策略——深挖文化内涵,适度发展旅游业  112-116
  6.3 本章小结  116-117
第七章 结论  117-119
  7.1 本文结论  117-118
  7.2 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18-119
致谢  119-120
参考文献  120-128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28-129
附录B:村落居民调查问卷  129-131
附录C:村落游客调查问卷  131-132

相似论文

  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4.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5.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6.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研究,TU244.2
  7.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8.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9.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10.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11.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12.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13.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15.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16.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17.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18.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19.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20. 中亚热带典型植物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及来源探究,S718.4
  21. 中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F323.3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