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海传统社区邻里环境研究

作 者: 王佳宁
导 师: 孙施文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邻里环境 石库门里弄 社会联结 空间要素
分类号: TU-0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78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住区在社会舆论中由来被标以“邻里亲和”的特征,作为与当代都市邻里相对比的一类传统邻里,它既象征着所有原始邻里关系固有的社会、人文价值,又代表了上海立市之初始建立的地方底蕴,因而理解其邻里环境的具体情态和客观机制就成了掌握上海地区邻里文化、营造有传统价值的居住环境的必要途径。本文针对上海石库门邻里的客观价值,力求从环境心理和行为学的角度对上海石库门里弄这种住区空间形式进行表现和缘由的分析探讨,从可见的物质要素入手来理解石库门里弄对邻里价值的贡献,并为此内在作用过程建立起粗略的逻辑框架。 基于“环境—心理—行为”的一般关系,文章建立的逻辑框架具有通用的行为学和社会学基础,应用于邻里领域后形成了“住区—邻里认知—邻里交往”的结构关系。三个部分间属于反映—被反映、影响—被影响的交互关系,由此分别展示了空间环境中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社会联结状态,以及可能与此两类表现相关的物质环境特征。根据这样的通用框架,本文进一步把上海地方人文传统背景融会其中,以接近上海里弄实际现象的发散思考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形成了层进的两级框架,建立了理解邻里环境的一种索引方式。通过上海地方框架对现实里弄住区进行实例调查,框架的三个部分得到了具体描绘:前两部分的状态显示出上海石库门在邻里方面的确切意义,而第三部分与前两部分间的关系也指出了支持这些意义的物质空间基础。通过三个部分间的互联关系,文章更精炼了上海地方框架的内涵,从繁杂的要素框架中抽出“亲切小尺度空间”、“紧密空间联系”、“聚敛通道接口”,以及“人性化近住宅空间”等突出空间特征,作为上海石库门里弄的邻里空间的内涵界定或操作的指向。 从里弄框架在典型上海石库门里弄和相似社会背景的其它住区上的对比运用得出结论认为,石库门里弄的邻里意义主要在于实用的邻里关系、能够提供丰富而密切的交往行为,并进而为开展邻里支持、实现邻里的社会价值提供直接基础。但它在邻里问题上也存在缺陷,因为它相对其它住区并不有利于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结,在交往行为发生的可选择性上也有不少局限。加之邻里关系在整个住区系统中的重要性评价趋低,说明石库门里弄这种住区形式仅具有有限的利用价值。据此,本文提出运用上海石库门里弄空间形式的思考要点,为

全文目录


提要  6-8
ABSTRACT  8-13
第1章 序论  13-51
  1.1 问题的提出  13-27
    1.1.1 邻里概念及其意义  13-17
    1.1.2 邻里问题概述  17-23
    1.1.3 上海邻里问题  23-27
  1.2 邻里研究的维度  27-47
    1.2.1 邻里的社区性研究  27-33
    1.2.2 空间作用研究  33-39
    1.2.3 环境实证  39-44
    1.2.4 设计应用  44-47
  1.3 研究总述  47-51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47-48
    1.3.2 研究方法  48-49
    1.3.3 论文思路  49-51
第2章 邻里环境的基础研究  51-77
  2.1 概念辨析  51-56
    2.1.1 邻里环境和邻里空间  51-52
    2.1.2 邻里关系和邻里交往  52-55
    2.1.3 社会联结和社会网络  55-56
  2.2 邻里环境体系的基础研究  56-77
    2.2.1 邻里环境体系的基础构造  56-62
    2.2.2 邻里空间使用  62-69
    2.2.3 邻里交往行为  69-77
第3章 邻里环境的考察体系  77-124
  3.1 通用邻里环境体系整理  77-101
    3.1.1 邻里认知  77-80
    3.1.2 邻里行为  80-85
    3.1.3 邻里空间  85-101
  3.2 上海石库门邻里环境体系整理  101-124
    3.2.1 上海石库门里弄  101-107
    3.2.2 上海石库门里弄的邻里体系  107-114
    3.2.3 邻里环境要素体系调整  114-124
第4章 石库门里弄实例描述性调查  124-216
  4.1 调查研究的过程  124-130
    4.1.1 案例地块的选择  124-129
    4.1.2 调查内容  129-130
  4.2 实例状态描述分析  130-216
    4.2.1 个人特征  130-137
    4.2.2 邻里认知  137-146
    4.2.3 邻里行为  146-200
    4.2.4 邻里空间  200-216
第5章 石库门里弄实例内涵分析  216-270
  5.1 石库门罩弄邻里环境体系的深究  216-266
    5.1.1 邻里认知和邻里行为  216-222
    5.1.2 空间使用和邻里空间  222-245
    5.1.3 邻里交往和空间使用  245-263
    5.1.4 邻里认知与邻里空间  263-266
  5.2 石库门里弄邻里空间体系的精练  266-270
第6章 石库门里弄空间形式的应用意义  270-286
  6.1 现实局限  270-281
    6.1.1 里弄邻里关系的价值局限  270-278
    6.1.2 里弄的价值局限  278-281
  6.2 邻里环境空间体系的应用要点  281-286
    6.2.1 住区整体空间状态  281-282
    6.2.2 具体空间条件  282-284
    6.2.3 行为需要的考虑  284-286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286-307
  7.1 研究结论  286-303
    7.1.1 石库门里弄的邻里关系及其相对意义  286-293
    7.1.2 石库门里弄邻里空间及其相对意义  293-300
    7.1.3 总结  300-303
  7.2 意义评估  303-304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304-307
致谢  307-308
参考文献  308-311
附录A 邻里环境访问卷  311-316
附录B 邻里环境使用跟踪记录表  316-317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17
  个人简历:  317
  已发表论文:  317

相似论文

  1. 从上海外滩近代建筑看近代“海派”建筑风格,TU-86
  2. 偏差青少年的社会联结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C916
  3. 大学生社会联结、自我分化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B849
  4. 儿童与社区环境,TU984.12
  5. 论促进城市社区空间的邻里环境塑造,C912.8
  6. 城市设计创新初探,TU984.18
  7. 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K928.5
  8. 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TU984.114
  9. 江南水网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要素的“有机选择”与重构,TU984.18
  10. 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素的研究,TU986.2
  11. 隐映城间,TU984.111
  12. 深圳仙湖数字植物园空间格局分析与制图研究,Q94-3
  13. 基于GIS的阜新市城区土地定级研究与应用,P273
  14.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J525
  15. 逝者如风,TU251.2
  16. 从心理行为研究商业建筑入口空间,TU-025
  17. 从两次设计实践看我国“多馆合一”类城市公共文化建筑,TU242
  18. 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J525.2
  19. 生活在理想的片断中,TU984.12
  20. 杭州运河两岸开放空间公共性研究,TU984.1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建筑科学基础理论 > 建筑环境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